见闻学院 洪涝灾害中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方法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5-06

见闻学院 洪涝灾害中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方法

  近日来,南方多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自然灾害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如何报道灾情、做好引导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同时也要体现人文关怀。以下一些报道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新闻工作者们做好灾难性新闻的报道。

  面对汛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防汛抗洪抢险宣传报道中,记者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出一个“快”字,从权威部门、权威渠道获得第一手信息,及时发布;准确及时报道汛情、气象、卫生、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报道气象变化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宣传普及预防、辨别、避险、自救等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对强降雨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建筑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提示性报道。

  在防汛抗洪报道中,新闻记者要客观、稳妥、真实、准确地报道灾情,正确把握导向,不过度渲染,不刻意炒作,不为了争夺眼球造假新闻,不为追求速度放弃核实。只有准确无误的信息和报道,才能有力引导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时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汛情预警级别分为蓝色、、橙色和红色,这些鲜艳的颜色在汛期里,被用作表示汛情四个预警级别,汛情预警信息包括汛情、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根据不同级别的汛情,制定不同的报道预案,把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服务民生作为根本落脚点。

  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局降水预报工作和灾害性天气预警级别的确定,及时报地方政府,待批准后由报纸、电视台、广播进行汛情预警的发布,未经预警流程批准前,不能擅自发布、刊发。因灾害原因和伤亡人数,要进行认真评估后才能确定,若报道不准确,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谣言。

  采访时时应避免询问空乏冷血的问题(如“你有什么感觉”),而应询问具体实际的问题(如“你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协助”等)。面对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受访者,不应过度侵扰,不强迫访问哀痛中的人。

  这些影像虽然具有相当的震撼力,但是除了能吸引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好奇外,在对于事件的深入理解上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可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心理阴影,产生不适。

  《卫报》在报道一起30人遇难的交通事故时,头版刊登的照片并不是遇难者家属痛苦的表情特写,而是事发现场附近的两位妇女将脸深埋在双手里的照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照片中的主人公不被认出,同时又能表达出人们的痛苦。这样的选择既尊重了当事人,又恰当地传递出了痛苦的情绪。

  采用便携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现场拍摄的灵活度,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耳朵在捕捉事件的发展过程,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报道方式,第一时间报道前方的抢险救援情况。此外,记者在现场的奔跑寻找拍摄目标的过程观众都可以通过镜头感受,能带来较强的现场感。

  比如,一些人在面对摄像机镜头时常常会掩饰自己。这个时候利用早开机和晚关机捕捉他们休息时的活动与尚未整理情绪时的原始状态,哪怕是一些细微的表情和行为的变化,都会更生动和鲜活。

  长镜头是在运动过程中持续地不间断地记录事件的发展过程,对于事件的完整表现和新闻真实性的把握都是非常有利,能够保障灾难报道的真实性提高新闻的纪实感。30秒以上的连续镜头能够相对完整地对事态的发展进行纪录,也契合观众的想了解事件全貌的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地方台在报道矿难新闻时,电视记者在剪辑时用这样两个空镜头表现矿难现场的情况:一件遇难者身穿的、被鲜血染红的工作服;一个遇难者家墙上已经残破了的“喜”字的剪纸。这两个空镜头用平静的力量来表现了矿难给遇难矿工和家属带来的永远的伤害。

  再比如,凤凰卫视在灾难报道中曾运用大量的空镜头组合,有意避开遇难者遗体和遇难者家属的现场报道,而在遇难者工作生活过的地点场所,用不同角度的空镜头拍摄,叠加背景音乐和旁白,叙述遇难者生前发生的故事。这样的报道与背景渲染,更能唤起人们对遇难者无限的追思,感叹灾难无情和现实生活的美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