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市级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融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真伪难辨,此时更需要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声。然而,传统时政新闻因其过于规范与正统往往不被受众所喜爱。新形势下,地市级媒体如何做好时政报道成了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阶段,各种新型的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壮大。新型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传递,信息内容也精彩纷呈。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则担负着宣传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以及路线的重要任务,是媒体获取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途径。媒体融合大势所趋。在融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报道应当充分应用融媒体技术,使其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同时也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不断提高地市级媒体影响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种媒体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多种多样,受众人群包括各个年龄段,呈现出的信息类型也是多种形式的,并且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人们在阅读信息的时候能够和志同道合之人进行交流。这些都是传统时政新闻报道无法展现出的内容。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却让受众感觉到古板和生硬,正在逐步失去吸引力。因此,时政新闻领域的工作者已经认清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新媒体中的诸多优势,将新的血液融合到时政新闻的报道工作之中,积极变换报道方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让每个受众都能够意识到时政新闻的重要性。
打通平台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是中国最权威、最严肃的时政新闻,每天基本固定在晚间19:00至19:30播出,它的受众群比较固定。互联网时代,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网民也能随时随地收看新闻联播?融媒体给出了解决方案。融媒体体制推动以后,新闻媒体各个平台之间的壁垒被打通,实现资源互享。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除了传统的电视平台,央视还开通了央视新闻微博、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同一个时政新闻根据平台特点进行编辑后,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相应的平台接受时政新闻。因此,为最大化的发挥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我们必须要借助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传播形式来进行时政新闻的全媒体报道,让受众随时随地能够了解到新的新闻内容,不受时间的阻碍以及空间的限制。
这就需要我们地市级媒体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多媒体报道平台,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共享新闻线索和素材,发布终端的各媒体编辑根据平台特点再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不同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发布在不同的平台上,并让广大受众通过不同的方法及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浏览以及阅读时政新闻。
优化语言风格,提高报道的亲民性。优化语言风格包括优化新闻报道内容本身和优化播报方式两个方面。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对新闻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媒体都认识到了语言风格改变的重要性,很多官方微博也开始了语言风格转变的实践。如“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博,改变了原来生硬、正统的语言风格,采取“卖萌”和亲民的语言风格来进行宣传报道,增进了与受众的交流沟通,得到了很多点赞。
这种亲民的、接地气的语言方式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人们更容易接纳,对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是新闻聚集人气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写新闻报道时,记者应当正确把握,选择一些民生问题进行报道,在报道语言风格上、平台视觉效果上,都要做到亲民和友好,结合受众心理特点进行传播,增进与受众的互动。
与此同时,很多时政新闻不被受众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新闻播报形式过于俗套,不够生活化,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对新闻媒体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时政新闻的采编工作者应该积极变换采编方式,让新闻在不失严谨性和真实性的同时能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受众群体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会到时政新闻的重要性。时政新闻的播报者应该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变换自己的叙述风格,利用更加朴实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现象,让受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新闻报道形式能够更具有影响力及亲民性。
增强与受众人群的互动。时政新闻工作者在利用新型媒体传播渠道的时候,最好设置多个板块,让受众既能看到文字类型的新闻,也能播放相关的视频。无论是哪种新闻阅读方式,一定要开放评能。这样,受众可以和其他网友交流,新闻工作者也能够通过这些评论来了解到百姓的心理动态以及切实关心的问题,据此变更自己的播报方式,更新播发内容。如果是视频类型的新闻播报方式,需要开设弹幕功能,让受众能够了解到实时信息。同时,还需要设置点赞功能,以增强时政新闻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新型媒体的不断发展,时政新闻的发展态势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变革,积极变换自己的新闻报道方式以及新闻传播渠道,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让受众随时随地了解到时政新闻的价值,将新闻报道工作发扬光大。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