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宣传安全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二)网络暴力篇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
前不久,四川省德阳市一名女医生及其丈夫,同两名男孩在游泳池内发生冲突,之后事态进一步发展。起初,网上汹涌的中,有不少网友谩骂女医生及其丈夫,网络暴力成为导致女医生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在女医生之后,指向男孩及其家人的网络暴力又迅速滋生。
网络暴力并非无药可治。对侵犯公民隐私信息、侮辱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网络暴力行为,按照法律规定都可以进行处罚,其中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网络暴力多一些警觉,打消“法不责众”等消极心理,为网络厘清规则和边界,才能防止网络暴力伤人、杀人。
一个走向文明、现代的社会,不需要快意恩仇的网络暴力来铲除不平。即使网络暴力指向了可耻、可恶的社会现象或个人,也不值得叫好。只有法律和公权力机关才掌握固定的正义标准和适用标准的执法程序,网络暴力的制造者只不过是在正义的幻象中把网络导向法治无存的“丛林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