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看社会化传播(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26

从疫情看社会化传播(上)

  (应清华大学沈阳教授邀请,2月14日(情人节)晚我在钉钉上为雷火志愿者及其他老师同学做了一场直播,应大家要求把它整理成文字分享给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由于只是聊一下我对社会化传播的一些思考,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讲座,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更希望引发讨论,有意见的网友请在文后留言。)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社会化传播的一些思考。我们先讲一下传播学,大家都是学传播学的。我们知道有很多种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等。此前我们传播学主要研究的还是大众传播,也就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这些媒体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把这些媒体叫做大众传媒。但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人们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人际传播,虽然之前也有,但是没有互联网这么方便。在网上可以私信、私聊。比如这次讲课,沈阳教授联系了我,我俩是人际传播。然后呢,我在这个群里跟大家讲,这是一个群体传播,如果把讲课内容放到媒体上就会变成大众传播。然而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许多学者主要还是研究大众传播,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就像教科书里写的那些理论。但是自从有了互联网,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人际交往变得更便利更频繁,虽然我们也研究人际传播,但是相关研究还是没有做得像大众传播这么全面系统。

  从这次疫情来看,我们很明显看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种泾渭分明的情况发生的变化。通常疫情都是通过媒体传播的,但是这一欠我们看到当病毒刚刚出来的时候,李文亮医生等一些专业人士看到了危险,而且把这个信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就是在朋友圈里传播出去。在我国,这种信息是需要授权才可以向公众发布的,于是李医生只能发到朋友圈,但他没有想到圈里的同学、亲友会把他的内容复制下来转发出去。像我们这个群有300多人,那我一发布就有300多人都能看到,如果这300多人转发出去的话,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传十,十传百,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们看到人际传播迅速地切换到大众传播。尽管这跟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不太一样,但是依然能够传播到更多的人,也就是说一对一的传播很快会切换到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形成多种传播方式混杂在一起这样一种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考虑现有的传播理论有没有问题,或者说经典传播理论,分立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还存在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社会化传播。国外有学者提出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中介化传播。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往、沟通和连接这么一个多种传播方式混合在一起的传播。对于这种传播活动,我们怎么认识呢?我发现至今还没有人进行系统的研究,尽管不少人提出问题,提出这个概念,也谈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当然更没有形成一套理论。我可能是比较早对社会化传播做研究的,做一些观察和研究。

  既然现有理论不能适应实际,我们要想为什么不能适应?传播理论遇到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边界的模糊。比方说,刚开始时候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它是一个私密的空间,不像现在许多人的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广场。刚开始时圈里的人都是亲友,都是熟人,开始朋友圈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限制,限500人,这样的存在叫私人空间或者叫私人领域。在这个私人领域的隐私权受到保护,我们也不希望把圈里的内容放到公共领域。但是相对来讲,微博就是中国最大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它是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之间是可以转换的,社交媒体的出现推动了这个转换。我们都是学新闻的,什么叫新闻?现在需要重新定义。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我的观点,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它是一个过程的概念,是一个集成的概念,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比如我在微信微博上随手发了一条信息,可能没有太多人关注,可能不算什么新闻,但是一旦踩到某个节点,有可能就发酵,有可能就放大,有可能就会迅速传播,成为新闻,成为公共事件。比如说有人把某个博士抄袭的论文放在网上,就被更多人知晓,而形成议论形成场。大家都知道翟天临事件,他引发的舆情可以说对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造成非常大的一个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新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还有一个就是在互联网中我们会发现信息传播的路径不一样。以前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路径相对固定。比如说广播电视报纸,或通过发射信号进行播放。或报纸通过发行送到读者手里,渠道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说渠道是很不确定的。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由于各种原因渠道失灵,公众没有接收到这个信息。但是反观互联网的一些爆款文章,它很吸引眼球,戳中用户的痛点,那它就有很大的传播。比如说有些网红,这里的网红不只是指明星,还包括名人、意见领袖,他们在网上发表一些意见、观点,就有可能通过一些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路径迅速地传播,所以这个路径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就会引出很多麻烦,难以监管,难以对信息做一个很好的分析,因为它是不断地变化。这就使得我们原有一些概念,原来认知的东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把这个原因归结于技术,新媒体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互联网平台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分发能力?把这个原因归结为技术强大。我今天在群里看到老师们在研究怎么做网课,里面很多是教授、博士,却需要教务处老师教他们怎么用这些软件。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上网,都有这个技术,但还要看你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技术赋能。这个技术赋能让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它会形成数字鸿沟,我们讲的这个数字鸿沟,不是原来大家理解的那样。不是你会不会用的问题,这是第二层的数字鸿沟,就是你会用但是用得不够好。比如我们都在用这个钉钉,但是有人用得出神入化,有的人用得很笨拙。有的人做公众号可以赚钱,有的人做公众号没几个粉丝,这就说明人们对网络技能的掌握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有些谣言、虚假信息有很大的市场?因为它吻合了许多人的认知,目前很多人的网络素养、媒介素养不是很强,不仅不太会用网,而且也不能识别信息真伪。我曾经看一个老教授发过一篇文章,我一看就是假的,这位老教授也是新闻传播界的,可能他认为发在微信上的文章跟报纸是一样的。其实是不一样的,网上的东西至少在把关上没有那么严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在这次疫情中有很多主流媒体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开设了辟谣的平台。因为谣言、虚假信息实在太多了,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又说那个,真假难辨。别的不说,光是那个日本救灾物资上写得诗就有很多版本的说法,使得你都一时难辨真假。所以这里面很复杂,不仅是谣言的问题,也有认知的问题。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在湖北省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长仅仅为了一个数字,就是你湖北省究竟能够生产多少口罩,在他短短的讲话之中改了三次口。说明我们对一些事实和数据的掌握其实是不断地变化的。可能你不是一下子就拿到最真实最可靠的数据,自己发布都拿不到,更不用说在信息传播中还存在失真、失实等问题等。所以确实存在技术赋能和数字鸿沟这样一些问题,在影响着传播,也给我们对传播规律的认知带来了很多难题。这是我讲的是几个主要的挑战,还有很多其他挑战,我不可能一一点出。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凡是跟互联网相关的在这个风险社会里到处遇到问题、风险和挑战。怎么去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学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