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丨拒绝网络暴力:莫让悲伤逆流成河——一则“网络暴力”危机事件成功化解工作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20

工作案例丨拒绝网络暴力:莫让悲伤逆流成河——一则“网络暴力”危机事件成功化解工作

  原标题:工作案例丨拒绝网络暴力:莫让悲伤逆流成河——一则“网络暴力”危机事件成功化解工作案例

  哭着看完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后,内心伤痛 、压抑,电影中“愿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这句台词在脑海中久久萦绕,联想到曾经化解的一起因“网络暴力”引发的同学间纠纷的危机事件,仍心有余悸!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和新媒体泛滥的信息时代,和谐平安的大学校园也被覆盖在其中。辅导员不仅需要经常性开展校园贷教育、处理校园贷事件,而且也会碰到“网络暴力”引发的交流障碍及危机。以专业素养和心理干预介入其中,避免悲伤逆流成河,是高校辅导员处理此类突发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9年10月22日晚上10:00,刚准备照顾年幼的孩子躺下睡觉,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想起,“请赶紧到女生宿舍XXX去一下,A同学带了一帮人围在B同学宿舍,正在找B同学的麻烦!”多年从事一线辅导员的经历,使她敏锐的意识到事情的急迫性。她已然忘记了白天的疲惫与烦恼,匆忙披上外套,以最快的速度骑车赶到事发现场。到了之后,她第一时间疏散围观人群、安抚当事人双方情绪,分开了解情况后得知:第一,A和B是同班同学,家境都比较优越,A同学性格开朗活泼,人缘较好,是中途转学到所在班级,B同学性格孤僻清高,不爱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第二,A同学来到班级学习,B同学主动向A同学示好,两人关系若即若离;第三,因琐事B同学使用微博小号,在上面发表不文明言论,匿名辱骂他人并吐槽;第四,B同学与同寝室的L同学关系较差,L同学无意把B同学的微博小号透漏给A同学,A同学意识到B同学微博辱骂的是正是自己;第五,A同学因此事情绪失控,发动好友对B同学微博报复性回复,并带领一群好友到B同学宿舍围攻质问。经辅导员及时赶到、妥善干预、心理疏导,此危机事件得以成功化解。

  经过分析,本案是一起“以网络暴力为导火线,触犯法律,涉及同学宿舍及班级人际关系相处,引发校园欺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复杂危机事件。在该事件中,关键词梳理、解释如下:

  学界对网络暴力的界定持三种观点: 微观视角的言语攻击说,即网络暴力仅指一定数量的网民在网络上集体对某个人或群体进行语言攻击或谩骂的行为。[1]中观视角的非物理攻击说,即在网络上采取非物理暴力的方式攻击他人,不限于言语攻击,包括造谣、曝光隐私等。如李华君指出:“网络暴力是一种依托虚拟网络平台,兼具实在暴力因素的网络失范行为。”[2]宏观视角的现实行为延展说,即网络暴力不限于中观非物理攻击,而是由现实延伸到网络,由网络再延展到现实的一系列暴力行为。如赵淑岩认为,网络暴力是社会言论的扩大及社会暴力的延伸。[3]本案例采取宏观视角的现实行为延展说。所谓网络暴力是源自现实生活,依托虚拟网络平台,特定数量的网民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包括发布具有攻击性、伤害性、侮辱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并由网络再次延伸到现实的一系列伤害行为等。这种暴力行为与校园欺凌紧密相连。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生活中遵纪守法的部分大学生,面临匿名化、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一时间丧失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认为自己的网络行为没有任何风险,不需要承担任何代价,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降低,针对社会热点新闻或个人负面情绪,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情绪化的表达个人观点或者宣泄负面情感,逞一时之快而不计后果。

  在本案例中,B同学由于自己的负面情绪,申请微博小号进行辱骂、侮辱、攻击等非理性言语的方式宣泄;A同学及其朋友在B同学的微博下面进行攻击性回复,网络恶意传播B同学的照片等,两人的行为同时符合网络暴力的特点。

  世界各国对于校园欺凌的划分标准有所差异。中国学者认为,校园欺凌应具备四个要素:从主体上看,施暴者和受害人都是青少年;从时间上看,包括校内和校外时期;从空间上看,可能发生在校内和校外;从形式上看,校园欺凌包括、殴打、暴力、集体疏离。[4]综上,本案例中身为青年学生的B同学与A同学在网络上双方恶意谩骂、侮辱、攻击;校内A同学带人寝室围攻,抢夺扣留手机、脚踢、网络视频等行为,初步符合校园欺凌的要素特征。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发生在灾害后一种精神障碍,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常常发生于超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之后。[5]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在网络暴力与校园欺凌中,面对突如其来且汹涌激烈的批评谩骂,如果受害方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往往难以自我调节,会出现恐惧、社交焦虑、失眠等异常心理,严重的可引起抑郁、倾向或者情结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在本案例中,B同学与A同学既是施暴方又是受害方,危机事件后,B同学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担惊受怕、不敢独自走出寝室、不敢独自去上课,想要调换班级、躲避另一当事人的行为;A同学因“人的两面性”受伤后出现情绪低落、愤怒情绪高涨的现象。

  事发第一时间,辅导员紧急赶往宿舍,做好维稳第一要务。疏散围观人群,想一切办法把A同学、B同学隔开,单独谈话了解事情缘由。例如:请A同学好友劝离其离开B同学宿舍;安排B同学室友在宿舍全程陪同等。隔开两人后,辅导员先后到A、B同学宿舍单独了解情况,鼓励学生宣泄情绪,耐心倾听学生诉说其内心感受,并试探二人期望的解决方案。在二人情绪平稳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在整个事件中,自己的哪些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如不妥善化解,将会带来哪些更严重的后果;如何做才能走出现在的困境,将双方的伤害降到最低。

  本次危机事件的导火线,是微博账号恶意谩骂言论的发布。摸清二人的解决态度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果断要求A、B双方立即删除微博内容及评论,并让二人保证,他们本人及其朋友都将不会在网络上继续发布不良言论互相攻击。通过法治教育,使二人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规定的名誉权、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权,如果不悬崖勒马,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分析此事件的利害关系,警示双方当事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该知法守法懂法,不能做网络暴力的制造者,更不能做校园欺凌的发起者。

  针对二人的化解诉求,辅导员妥善安排二人见面,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辅导员首先站在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的法律立场,当面锣对面鼓、客观分析此事件中彼此的是非对错,以及可能产生的系列影响。其次通过使用谈心工作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技巧,牢记谈心目的,解决关键矛盾,引导二人敞开心扉,互相倾诉做出错误行为时的诱发事件及负面情绪,通过换位思考,达到相互谅解。二人握手言和,作出保证,达到此事件和平化解的目的。最后,对二人进行教育引导,引导B同学放开心胸,用正确地方式疏导生活中的负性情绪;引导A同学遇事三思,学会克制情绪,别让冲动毁了自己。

  为了提高所有同学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增强法律法纪观念,规范网络使用行为,净化网络空间,杜绝因法律意识淡薄而造成的不理性的网络暴力事件发生,辅导员以“拒绝网络暴力,争当守法青年”为主题,利用晚点名开展网络使用普法教育。主题宣讲教育从网络暴力的含义、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对网络暴力者的处罚、网络使用建议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育学生对网络信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遵守网络使用底线,做知法守法青年。同时,引导学生面对负面情绪时采取恰当的方式疏导,理性发声,勇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敢于同网络暴力作斗争,自觉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一方面家庭环境在学生性格形成与心理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足够的原生家庭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此事件结束后,在征得二人同意的情况下,辅导员分别与二人父母取得联系,告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希望父母关心关爱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与交友情况。同时,通过真诚与理解、关心与关爱,重新建构、修复二人的同伴、寝室、班级等社会支持系统,医治不良事件带来的心灵创伤。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年华之一,也是一个小型社会。经过大学的与磨砺,多数同学能够发展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大学班级是这个小型社会中一块重要的区域和单元,是靠彼此发光发热温暖对方、照亮他人、获得认可的炼丹炉。然而,由于个性的差异,在这个小熔炉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摩擦和纠纷,这就需要一线辅导员具备明察秋毫、化危为机、导引有方、处置妥善的素质与能力。“化危为安”,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还可以体现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素养。处理校园网络暴力危机事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模式。但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文明的上网行为随之而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主动了解网络使用的相关法律知识,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使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具备辨别能力,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遵守网络使用底线,做知法守法青年,自觉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

  互联网成为了斗争的主战场,这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党员、青年团干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骨干力量,理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承担起网络媒体传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面对网络虚假消息,自身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跟风。发现同学之中有网络负面言论传播,要敢于、带头发声,正面引导,以先锋模范者的实际行动树立网络文明新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不良言论大多是逞一时之勇、跟一时之风、图一时之快,出发点是为了宣泄自己当下无处安放的负面情绪。当学生在负面情绪爆棚时,如果能提供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宣泄途径,或者加以正确疏导,就能降低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对此,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心理课程教师、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要多为学生开展情绪管理相关的讲座、课程或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了解情绪对个人成长成才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情绪,知晓正确排解负面情绪的途径与方式,学会情绪管理;同时也要多渠道及时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及时做好情绪安抚和疏导工作。

  [1]王天楠,谢鹏.网络暴力发展趋势分析及治理路径[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14(09):917-923.

  [2] 张瑞孺.“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J].求索,2010( 12) : 140.

  [3] 李华君、曾留、滕姗姗.网络暴力的发展研究: 内涵类型、现状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 2012 - 2016 年 30 起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J].情报杂志,2017,36 ( 9) : 14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