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节目《青春百年圆梦曲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13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节目《青春百年圆梦曲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节目邀请三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青年,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对“五四精神”的理解,畅谈两岸青年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节目分6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小篇章,按照“回首百年”和“书写时代”的逻辑脉络,以史鉴今,层层递进;将大情怀融入小人物的真故事,突出青年是两岸交流的桥梁、消解疑虑的窗口和国家民族的栋梁,呼应习主席曾说的“我们热忱欢迎青年来祖国追梦、筑梦、圆梦”,深化青年应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主题。

  1.有机结合历史主题和时代旋律,传递促统声音。节目围绕“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历史主题,突出青年来追梦、逐梦、圆梦的时代色彩,在当局人为阻隔两岸交流往来的当下,发出促统促融的总台声音;

  2.篇章式叙事,节奏明快、形式创新。“快问快答”+篇章叙事的结构清晰明快,快速切入主题,篇章间的小标题设置悬念,引人倾听;

  3.入脑入心,形成促进两岸交流的社会效果。节目播出后,在两岸台青圈中形成正向积极的影响,据反馈,有不少岛内青年通过被采访对象表达想来求学、生活的意愿。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精神”和“青年作为”是主题宣传的关键词。习主席曾寄语青年说“我们热忱欢迎青年来祖国追梦、筑梦、圆梦”,该作品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出发,围绕青年来陆圆梦的内核,邀请三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青年,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对“五四精神”的理解,畅谈两岸青年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结合历史主题和时代旋律,传递促统促融声音。节目按照“回首百年”和“书写时代”的逻辑脉络,以史鉴今,层层递进;将大情怀融入小人物的真故事,通过青年之口,讲述青年应作为两岸交流的桥墩、消解疑虑的窗口和国家民族的栋梁,突出青年来追梦、逐梦、圆梦的时代色彩,深化青年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主题;在当局人为阻隔两岸交流往来的当下,发出促统促融的总台声音。

  篇章式叙事,节奏明快、形式创新。节目开篇以轻松活泼的“快问快答”快速切入主题,明快的节奏与新鲜的内容相得益彰。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分为6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小篇章,每个篇章均有一个小标题,标题设置悬念,引人倾听。

  入脑入心,形成促进两岸交流的社会效果。节目选择三位普通的青年,从不同视角讲述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具有亲切感和可信度。节目播出后,在两岸台青圈中形成正向积极的影响。据反馈,有不少岛内青年对青年在积极的生活状态表示赞赏和向往,并且通过被采访对象表达想来求学、生活的意愿。

  李俞柔:我选择在工作、促进两岸交流,实际上是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

  郑博宇:今年是五四100周年,我自己也得到了五四的青年奖章,北京市籍的和海淀区籍的,一中两元,这也算是小小地完成个人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郑博宇:习总提到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跟青年一起携手追梦、筑梦、圆梦,其实我们大家也都在圆梦路上。

  李俞柔: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召开了巴黎和会,那时候中国是作为一个战胜国出席,但是列强竟然把它原本在山东攫取的一些特权直接转让给日本,就不是还给中国。然后北大学生知道这个消息了,就挺出来,召集各校学生去。我觉得,这是体现北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的精神。因为我自己在北大也念了三年书,我愿意从岛内过来读书,也是想了解自己的祖国是什么样子,可以算是自己爱国心的萌芽吧。

  张立齐:其实在开始出现新文化运动,当时也有不少的学生到来学习,他们也把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形式这种成果带到去,那个时候是被日本殖民统治。所以,这些同胞回到开展新文化运动以后,也带起了一批在精神上抗日的文化斗争,这让同胞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从过来的文化,也让两岸在被殖民被隔阂的情况下有更多的联结,也让很多被日本皇民化荼毒的同胞能够认识到我是中国人。

  郑博宇:的青年节是因为黄花岗烈士,是3月29日。因为黄花岗当时是反帝制,它也是体现希望国家往更正向、更正确的方向往前走。整体而言我觉得两岸的青年节都是从爱国主义的角度,而且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都希望国更强、更好。两岸同宗同源,都是一样的。现在的当局做了很多“去中国化”,但是两岸本来就是命运与共,本来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应该要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且应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正确的两岸观和认知。

  习:青年朋友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地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郑博宇:因为我本身是做孵化器相关的,帮助更多年轻人来到。我自己有带实习生,都是来读书的或者是来高校交换的学生。那时候是武汉周,我没有时间去,我的实习生就说:我可不可以代表你去?后来我一问才发现,原来他是1949年后的第三代,不知道是他的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是武汉的,他就特别想回去那里寻根,到后来真的他就自己印了名片跑过去了,确实有当时没有过去的亲戚还在,跟他见上面。后来他回到,就开始自己举办“北漂两百天日子”的讲座,他是1995年的,开始跟00后去分享交流。你看到这样的事情,会觉得做两岸交流这件事情,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很多人常说我可能是纽带、是桥梁,但是我更常说我比较像桥墩,因为有稳固的桥墩,才可以搭建出稳健的桥,才可以让更多人渡海而来。

  李俞柔:我毕业之后在的一家媒体工作,嘉宾可能对的一些情况会比较关心,因为我先前也上过,所以我也会就我知道的给他们做介绍。我上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国家,可以把各个领域的精英汇聚到一堂,共商国是,提出在那个领域内,最切合当下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是很有希望的,是有一群人要为这个国家贡献智慧力量去解决问题的。而且我在采访委员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强调一点,就是你别看我们现在提出的建言好像只是讨论,但是我们实际上提出来之后,后面有一年的时间让你去落实,之后会有反馈,告诉委员你这个问题落实到哪儿了。

  张立齐:五四运动给我们看到的就是青年要有使命、要有担当,在国家衰弱的时候,青年要做国家的脊梁,在民族复兴的时候,我们要做国家的栋梁。现在我们国家面对着很多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中美关系,或者我自己关注的两岸问题,这些我都觉得年轻人不能够好像生活好了,就不管这些事情,而是要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关注国际形势,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吧。

  新闻专题节目《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节目青春百年圆梦曲》于2019年5月10日在对台广播栏目《海峡军事漫谈》播出。播出频率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前身中华之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第五套广播频率),于1954年8月15日成立。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广播创办。每天分别用普通话、闽南话、客家线分钟,两套节目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南太平洋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广播全面改版,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和神州之声两套节目,推出符合现代传媒规律,适合听众需求的节目组合。

  2018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中央对广播中华之声、神州之声两套节目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频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