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网暴每个人都应警钟长鸣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2-09

肃清网暴每个人都应警钟长鸣

  4月3日,上海市虹口区一女士求助叮咚小哥余先生,为家住青浦区有听力障碍的父亲送菜。由于疫情封控,叮咚小哥花费4个小时跨越27公里,最终将菜送到了女士父亲所在小区。为表感谢,该女士向叮咚小哥微信、支付宝转账均被婉拒,之后女士又为叮咚小哥充了200元线日 九派新闻)

  本是互帮互助的暖心事,却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部分网友认为女士感谢的200元过少,“我虽然很穷,但我起码也会给个五百”“人家不顾一切不计代价帮助你,你像打发乞丐”等等谴责、嘲讽的言论充斥评论区。随后,女士借助微博大V对该事件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仍抵不住铺天盖地的质疑。事件发酵三天后,网传该女士不堪网暴跳楼,4月7日,当地派出所证实“人已经不在了,案件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

  一个是担忧父亲的孝顺女儿,一个是不计回报的热心小哥,本是佳话一段,却因部分不负责任的网暴言论,演变成了生命逝去的悲惨结局。近年来,我国网暴事件频频发生,且引发诸多恶果。都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何此类“键盘侠”仍层出不穷?

  首先,他们可能是为了博关注,而口出恶言。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焦点效应”,即人们容易把自己看作是一切的中心,希望自己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被大众评论。他们通过发表相反言论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甚至说会刻意反叛来彰显自我的存在。其次,他们的言论大多是出于自我情绪的发泄,而非针对事件本身、观点上的有益讨论。可以看到此次事件的重点本该是“疫情下,人们互帮互助”,“键盘侠”们却揪着“200元”不放,借机挑刺,模糊了事件的重点。

  再者,评论本身是出于自我的对错判断,“键盘侠”们却可能受限于“信息茧房”或自我认知水平有限,轻易做出判断,进而用廉价的正义感,对他人做出道德审判。“我虽然穷,也会给五百”“两百太少了”等言论都是他们出于自身价值观做出的判断,但这种观点却十分的局限,不具有普适性。我们看到,事件中原本1.5小时的路程因为疫情封控叮咚小哥最终用了4个小时,宾馆的住宿费是由叮咚公司提供的而非小哥自己承担,女士一家打算解封后给小哥送锦旗请吃饭当面感谢……太多的细节被“键盘侠”忽视掉,而刻意放大了“被嫌少”的200块。脱离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妄论他人行为,很容易受认知水平局限,掉入片面化的陷阱中。

  此外,网络的匿名化、发表门槛低、犯错成本低等客观因素也给网络暴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如果说网络暴力行为是一只失去理性、蚕食公序的“猛兽”,那么理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平台治理等手段将这一“猛兽”关进笼子里。事实上,在今年的上,全国代表李东生曾针对网络暴力提出建议:“针对网络暴力专门立法,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罚力度,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国家网信办也多次开展“清朗”行动,肃清网络环境。

  但归根到底,健康网络环境的营造,最终还是落到每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上,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须知,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间往往只有一念之差,每一个网民都应当对此警钟长鸣,避免成为网暴的加害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