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通讯员新闻写作的经验与体会
笔者供职于石家庄市某区局环卫大队,曾从事过一个时期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新闻写作上还得到过《燕赵都市报》刘良玉、任学光等记者编辑老师的指点,积累了一些采写经验,取得了一些“见报”成绩。
客观而言,像我供职的基层部门,由于其工作较平凡且单一,不属于新闻高发部门,可供报道的新闻似乎少了一些。稿件屡投不中,倍感沮丧之时,得到编辑的及时点拨:虽然行业之间存在新闻资源的多与少,但只要多观察、勤动脑,再平凡的行业也有“彩”。
记得2002年11月初,正值环卫工人清扫落叶的季节,我见报上有一篇反映邻近区县存在焚烧落叶现象的文章,尽管篇幅不大,但却传递给我这样一个信息:既然时间已快到落叶大量“上市”的旺季,其他地方肯定还会出现焚烧落叶的现象。焚烧落叶涉及环保,不光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更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如此素材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新闻点,加之听闻我单位正愈开展一项旨在教育清扫人员树立清洁环保作业观念,杜绝焚烧落叶的一个倡议活动。我如获至宝,马上深入一线采访,并连夜赶写出《长安区局杜绝焚烧落叶并发出“共同营造一方蓝天”倡议》。此稿件送到报社3天后便刊发了。
欣喜之余,我总结有二:一是抓住了当时季节的热门话题,落叶清扫与焚烧,并与环保大主题搭上了界。二是这一话题已不单是某个单位的个体行为,已扩至全市环卫部门这一“广度”,因为我单位已向全市同行业发出了倡议,所以便具有了一定新闻价值,这也应验了编辑老师的教诲:只要多观察,勤动脑,再平凡的行业也能写出“彩”。
众所周知,新闻贵在“新”。如果通讯员错过新闻的时效性,劝你不要轻易将这“旧闻”一弃了之,不妨换一种体裁和写法,没准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那年9月中旬,正逢石家庄市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长安区局的两名协管员像往日一样在青园街清理违章占道商贩时,发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在摆地摊,当二人上前劝其离开时,老太太激动地说:“不摆摊儿我吃什么,都下午了,我还没吃午饭呢。”两位执法者听说后一面劝慰老太太,一面买来烧饼和矿泉水给老人充饥。老人非常感动,主动退离违章占道路段。其他占道的商贩儿见状也深受感动,纷纷撤离了。
这件事搁往常恐怕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可当时正赶上全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上小商贩和人员在人们印象中,历来是一对很难调和的“冤家”:你占道,我清理,我前脚走,你后脚摆。如此“游击战”惹得执法人员难免举止粗暴,小商贩也颇有怨言。如今出现这么一件以情感人的执法行为,如果当时写篇报道,媒体定会刊出的。可我就愣没“新闻眼”,过了一段时间后经老同志们提示,我才匆匆写出来,送给编辑一看,人家遗憾地说:“事挺好,稿也写得不错,但新闻贵在新……”见我一脸沮丧,编辑便启发我:“新闻不成,你不妨换种体裁和写法试试。”经编辑点拨后,我又瞄准言论,结合以上以情感人的执法事例,写出了《“动粗”与“动情”》一稿。文中写道:商贩儿占道经营给城市干净的脸上添了污渍,清理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执法过程中,非得动粗方能奏效吗?后又引申出结论,只要我们执法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多数商贩儿还是能配合工作的,之所以有时双方起冲突,其症结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少必要的理解和沟通,如果执法人员能将执法方式变“动粗”为“动情”,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此稿寄给《河北日报》,很快被刊发(见2002年12月3日《河北日报》青园茶坊),这件事不过换了一种体裁和写法,同样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