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特点与问题
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看,其新闻标题中频繁使用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巧妙地表达了新闻内容,设置了悬念,抒发了感情。
在标题中使用省略号,作用主要有:第一,用省略号代替标题关键新闻要素,设置悬念,如:“心酸!老人摆地摊等儿30年,终于找到了,可是……”,这个标题用省略号代替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第二,根据新闻标题需要,保留必要部分,省略不必要部分,如:“备战考研吃一年外卖,滴滴司机爽约错过最后考试……”,新闻标题表述部分新闻事件,用省略号代替不必要新闻事件。第三,用省略号表示新闻事件或行为的延续性或未说完的话语,如:“冷冷冷!太震撼了,不敢相信这是广东…”“救命!国防部想把我笑死……!”从省略号来为读者留白空间想象,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标题中使用问号的用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反问,标题本身一方面反映了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报道立场,另一方面也说出了读者的心声,如:“研究生考试又双叒叕出‘事故,咋回事?”第二种是疑问,直接通过标题提出问题,吸引读者带着问题点击进去阅读,如“完成任务后,航母辽宁舰鸣笛一分钟向他致敬,他是谁?”将文章中最关键、最吸引人的部分以问题形式提出。
在标题中使用感叹号,一方面是强调内容,另一方面是表达感情。如“认住她!人贩子‘梅姨还在逃!涉多起拐卖案”两个感叹号强调新闻标题中的关键内容;“专坑大学生!这伙骗子太缺德!”前面的感叹号强调新闻事件,后面的感叹号表达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愤怒,也是读者的心声。
标题的句子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将标题成分对照新闻六要素进行分析,主语部分是点明新闻关键人物或新闻发生地点,谓语部分主要是对“何事”“何时”“何因”“何果”“何地”要素的阐述。
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中,主要可以分为简单性结构标题和复杂性结构标题。简单性结构标题主要是指由单个成分构成的标题,又可分为固定简单性结构标题和临时简单性结构标题。
固定简单性标题主要分为独词标题和专名标题。独词标题是最小的独立音意结合体,从词典中选取一个字或一个词,受众将其看作表意完备的“句子”,即单词句。如“敬!”“暖!”“强”,这种标题是高概括性标题,选取新闻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概括新闻事件,简单明了表达媒体立场或受众感受。专名标题是指用特定人名、地方名、事物名称充当标题,如“幸福长街40号”等,将新闻要素中最具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突出性特征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名称作标题,直点新闻主题的价值。而临时简单性标题是指由一般性短语临时构成的标题,句子表现形式主要由常见结构组成,比如偏正关联合关系、同位关系等词性结构标题。如:“一个人开始高度自律的4个迹象”“创新中国一分钟”“我们的40年”等,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中,此类标题较少。
复杂性结构标题是相对于简单性结构标题而言的,由多个语法成分构成,或是由多个完整句子构成,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中的常见标题结构,一个标题,多个语法结构,多个句子成分。如“我们都是追梦人!习新年贺词,这些人温暖人心”“女子探望生病闺蜜,拿起对方手机玩,无语一幕发生了”等。在标题中,点明重要新闻要素,用几个简单句讲新闻内容概述出来。
数字化标题不仅在纸媒上经常使用,在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使用中出现频次较多。新闻标题通过数字的使用,一种是表示时间点,一种是表示时间段。如“2019年1月1日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通过的使用,强调时间点的重要性,凸显新闻要素;“改革开放40年,这9条启示你一定要知道!”,强调时间段,吸引了这个时间段的受众注意力,把受众带入到这个时间段中体会新闻传达的事情或感情。
用数字来做区别词,代表的一个同属性群体或者同一时代的人群。如“90后女博士仅私企工作两年任副市长,官方回应来了”,用时间来划分时代,从而吸引与这个时代相关的受众聚集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如:“我,985博士,每天被00后作业虐哭……”,用“985”来定义一个高知识水平的群体。
用数字来直观醒目地说明新闻的价值性,更加准确具体地表达新闻内容,更具说服力。如“8 000吨危险废弃物埋地下!江苏泰兴复垦土地骗局曝光”“撑不住了?市值蒸发3 900亿美元,iPhone迎史上最大优惠”,通过庞大地数字来说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各大党媒均在积极尝试转变文风,这个革新首先表现在标题上。微信公众号作为受众空余时间消遣时的阅读内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新闻标题大多使用口语化的阐述方式,避免过于官方严肃的新闻标题,用群众口气话新闻,让新闻标题接地气、贴近群众。
口语化标题体现在用第一人称说话,如“这一年,谢谢自己”“我们都是追梦人!习新年贺词,这些人温暖人心”,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将新闻感受传达出来,既表示新闻媒体的立场,也直接抒发受众的心理感受。
将受众切身感受到的感受用在标题中,用口语化的形式贴近群众。如“冷冷冷!太震撼了,不敢相信这是广东…”。有的标题以受众提问、媒体回答的形式,将主要新聞要素凸显出来,“早上先刷牙还是先喝水?最纠结的30个问题有答案了”。口语化标题将感受放在第一,再讲述新闻事件,如“惊险!一公交车乘客再抢方向盘!对面一辆大货车正驶来……”“痛心!这8人均已遇难”。
用口语化的标题吸引读者,用贴近读者的标题表现人情味和亲和力。通俗、口语、轻松不代表低俗,而是尽可能将媒体和读者的情感和价值感体现在标题中,建立媒体与读者之间的信任感。
随着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各大党媒也开始运用网络流行语,这些趣味语句融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中。如“本周外交部记者会华春莹连“怼”五天,引起极度舒适”“美国政府又叒叕‘关门了”“又一“扫地僧”火了!保洁阿姨3D黑板报惊艳全网”等,大量的网络词汇融入标题,用活泼亲民的方式获得受众的认可。
与内容脱节。衡量微信新闻的好坏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打开率,二是传播率。打开率是指读者在看到标题后,会不会被吸引去点击,传播率是读者在看完文章后,愿不愿意去分享此篇文章。当然,影响传播率的还有文章的质量,但打开率则几乎完全取决于标题。因此,有些微信标题为了夺人眼球,把臆想中的内容放在标题里,以增加读者对新闻的点击量。
《太原周边有近百座山!这12座竟这么美,周末我们去探访吧!》,看到这一标题,读者普遍认为,既然是“太原周边”,那肯定是指太原市附近的景点,但是打开微信一看,发现所谓的周边景点距离太原非常远,文内提到的原平、介休、灵石、盂县、宁武和阳泉等地的景点,距太原二三百里开外,这能叫做太原周边吗?读者大有上当受骗之感。
用词不准、夸大其词。作为新闻传播的平台,微信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一样,恪守准确、恰当这一新闻要素,这是由新闻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是为了增加点击率,达到“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一些微信新闻标题忽视这一新闻原则,夸大、歪曲事实,故弄玄虚,损伤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例如,《大局已定!2018年太原将全面爆发!》,《现代汉语词典》对“爆发”一词解释为“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战争等。但是打开微信,内容是说太原近年来在旅游、交通、城市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列入政府文件中的一些计划,跟“爆发”二字毫不搭界。还比如,《太原“蒙眼神厨”冲上热搜!这所高校竟藏着一位“绝世”高手》,“绝世”就应该空前绝后,但实际上,“蒙眼神厨”过去就有,所以此处的用法太夸张,不够准确。
创新不足、停滞不前。创新是新闻的生命,鲜活是新媒体的标签,微信在起步阶段大量采用UC浏览器的“震惊体”,新鲜、有趣,圈粉无数,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许多媒体的微信标题仍然在用这种“震惊体”,随便打开微信公众号就可看到“新鲜出炉!……”“快看!……”“刚刚!……”“最新!……”“罕见!……”“痛心!……”“重磅!……”,千篇一律,过多过滥,已引起读者反感,根本无法调动读者的好奇心,更谈不上吸引读者去打开内容。
显而易见,这些问题已成为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掣肘。有的新闻标题制作夸张,阅读量上去了,却被读者冠上“标题党”的恶名;有的文章内容精彩,却因为标题平淡,阅读量奇低。为了满足读者猎奇心理而只重视标题,或者只关注稿件质量而忽视标题制作,这两者都不可取。在其中找到平衡,规范地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更多的读者,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