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厂商(深圳物联网厂商)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12

物联网平台厂商(深圳物联网厂商)

 

四、 物联网平台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分析

4.1 物联网市场规模概述

2016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 - 2020 年)》及《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 网分册(2016 - 2020 年)》,强调了新时代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性。《分册》指明,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加速进 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在 2018 年底,信通院发布《物联网白皮书(2018)》,对《分册》所做的计划有了一次中期评估, 显示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在 2018 年 6 月已经达到 1.2 万亿元,证明在这中期已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目标的 80%。(2015 年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仅为 7500 万元。)

物联网市场规模以可观的速度实现上涨,预示着万物互联的开启、应用需求的全面升级,以及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 分析的可行性。尤其在应用层,物联网 +的趋势进一步升级,物联网不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技术而存在,而是将与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融合,带动细分产业转型升级。

业内有一种说法是将物联网应用分为三大主线,分别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物联网、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智 慧城市应用物联网。

更早以前麦肯锡将物联网场景分为 9 类:

同样在工信部颁布的《分册》中,指出将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智慧医疗和 健康养老、智慧节能环保六大领域示范工程。

当我们再考虑到未来 5G 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发现全球物联网应用势必将分化出重点发展的领域,以及适合其他参与 者扎根发展的长尾市场。如前文所述,在将实现规模化的所有物联网应用场景里,物联网平台都将作为底层软件基础设施, 支撑整个系统的高效、可靠落地。参考此前的《IDC 全球物联网决策者调研 2019》报告,机构通过对全球范围内 5421 名 企业物联网决策者进行调研(其中中国 475 名),发现全球 63.5% 的企业已使用物联网平台,中国企业使用物联网平台的 比例更高,达到 65.7%,并且在未来五年,中国通用型物联网平台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0.0%。

4.2 物联网平台各场景应用介绍

避免大而全、选择有需求、有体量、有产品的垂直领域进行深入,是当前绝大多数物联网平台企业决策的共识,但物 联网平台基础设施的定位没有改变,平台本身能够应用的场景非常之多。经过调研,我们选取几处更为受到关注的应用场 景进行说明。

(一) 工业制造场景

工业制造由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各要素组成,涵盖了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在这之中,网 络体系负责全产业链的泛在深度互联;平台体系作为连接枢纽,负责数据的汇总处理与分析;应用体系是平台可持续运营 的关键,完整构建产业链生态。

在调研中我们主要聊的是平台体系,但不可避免地要以全局视角来看待整个工业互联网的特点与趋势,比如说大型工 业企业更看重整个工厂的集成创新,其他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连数字化都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更看重单点应用的普及;比如 说无论企业规模有何区别,他们最普遍的需求都是从产品往服务走,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为根本目标。与此 同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随着这几年国家大力推广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企业逐渐认同通过对云、对平台的使用来 实现他们的转型目标,这种情况促使了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超过 300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注册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

即便如此,因为工业场景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较长的产品研发迭代周期、以及分散化的市场很难形成规模足够大的收 益,所以各类平台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商业模式普遍还是摸索着过河的状态,整个产业发展的速度不及想象中的那么快。到如今,芯片厂商、通信厂商、自动化厂商、云服务厂商、设备厂商、软件厂商都在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聚焦优势 领域积累行业经验。树根互联根云凭借传统业务优势在工程机械行业获得了领先,同时考虑到市场空间,近年来根云还积 极开发了覆盖纺织机械、发电机组、农用机械、数控机床等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希望打造跨行业的工业赋能平台;徐工 信息汉云此前以 3 亿元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 A 轮融资金额最高记录,在公司机械制造传统业务以外服务了新能源汽车、 专用设备、物流、核心零部件等众多行业,建设了 20 个行业子平台为不同规模工业企业赋能;富士康工业富联是工业互联 网的第一股,定位是为其他制造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此前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制造业灯塔工厂, 主要体现的还是富士康多年在制造业积累的自动化技术、工厂流程经验与工业数据资源;航天科工旗下的航天云网在业内 被评价为工业界的淘宝网,主要为制造业用户提供需求的对接以及根据需求产生的定制化、个性化增值服务,包括研发、 生产、采购、营销、售后等云制造全产业链环节;微软在最近 IDC 发布的《2019 年全球制造业工业物联网平台供应商评估 报告》中被定位为领先者,这与其能够基于业界需要的通用模式和标准,为用户提供全球性的边缘、私有、公有云基础设施, 以及提供可调节的工业物联网平台管理服务有关;研华 WISE-PaaS 平台依托研华传统的硬件优势,在工业领域拥有深厚 的知识积累和客户资源,公司未来将进一步与不同工业现场的不同应用软件整合,形成更全面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二) 智慧生活场景

智慧生活指代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比上文提到的工业制造属于生产场景,智能家居、智慧地产、智慧社区等应用可以 归纳到智慧生活领域。通过调研了解到,物联网平台在智慧生活场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是设备物联阶段。早期很多创企围绕智能硬件做了大量投入,虽然从商业层面智能家居行业没有在当时取得预想 中的成功,甚至不少企业都在 3 年内转型或者死亡,但留下来的企业都已借着机会打通了从底层硬件到云端的接入能力, 积累了丰富客户资源。

第二是数据运营阶段。智慧生活领域的设备物联要比工业制造领域简单的多,不管是对接在家庭中的大小家电 / 照明 / 智能单品、社区里的门禁 / 摄像头 / 停车道闸 / 安防系统,平台企业大多认为该领域物联的问题已经解决,至少单品智能 和联动智能的畅想都已实现,下一阶段面临的是打通各类设备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并且思考如何为客户尤其是运营方提 供数据层面的服务,提升产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随着各方角色都已加入到该领域,包括物业、房地产开发商、业主、商家这四种身份都将被连接起来,厂家将为此输 出一整套的智慧人居系统,提供优质的智慧生活服务。不过因为产业范围太广及企业基因限制,智慧生活领域的玩家通常 选择擅长领域优先投入。

(三)公共事业场景

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包括电力、供水、路灯、井盖、废物处理、城市交通、城市消防安 防等场景。和其它商业型场景不同,公共事业多有规模性、垄断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特点,多带有政府服务的性质, 最终要实现的价值是将服务做到城市级别,重点解决信息建设分散、数据融合困难、协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在此条件下 统一架构的物联网平台必不可少。

水务管理是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水务管理正面临着人工抄表效率低、供水能力 /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价 机制灵动性不强、基础设施日益老化、管道漏损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催生了多方社会角色参与的智慧水务市场。物 联网平台厂商就此切入,以接入智能水表进行自动监测及可视化展示为基础服务,后续将依托平台所采集的数据挖掘深层 信息,从中产生数字模型,真正实现水量预测、水力计算、优化调度等智慧功能,推动水务管理实现智慧化。

智能停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但停车难却是广为人知的用户痛点,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正是车位不足、车位利用率低、 不同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的问题。通过运用物联网平台,从车位锁、车检器、摄像头等智能设备中产生的数据将经网络 传输在平台中实现存储与分析,且城市级的停车物联网平台有望接通区域内各类型的停车子系统,打通各大停车单位之间 的数据,最终将数据展示在用户侧,帮助车主快速找到空闲车位。

视频监控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应用。在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的政策驱动下,城市中网络摄像头的数量迅 猛增长,视频监控开始在交通、安防、社区、商场,建筑、甚至民用场景展现更大的市场空间。物联网云平台作为产业链 的关键支撑,获取了摄像头传输过来的图像数据以后,将其交给大数据、AI 技术进行分析,完全可以产生自动化、智能化 的视频监控功能,提高整体应用价值。

智慧灯杆近来十分受智慧城市青睐。这一集合了通信信号、照明、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充电杆、信息交互、舆情报 警等多种功能的智慧杆,不仅能保留原有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还能通过多杆合一减少重复建设、改善市容市貌,以及预 留了 5G 微基站接口,为智慧城市应用发展留下基础。虽然目前各地智慧杆项目多停留在打造样板的阶段,但若论及智慧 杆发展遇到的问题,就不可忽略对统一架构的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因为智慧杆多杆合一后面向的是多个政府部门,面对不 同需求平台必须做好其间的功能与交互体验。

互联网小常识:IP地址经历了四个阶段:标准分类的IP地址、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结构、构成超网的无类域间路由技术(CIDR)和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四)能源环保场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能源服务被提出,行业开始强调不仅要销售能源产品,还要销售能源服务。相较于传统的 能源服务模式,行业更加期待往产业综合、开放共享、广泛互联、安全高效、互动友好等方向创新发展,再加上我国明确 了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15% 左右,到 2030 年达到 20% 左右的目标,明确了节能减排的 决心与信心,这时由用能方、能源供应商和能源运营商三大主体组成的能源服务链,势必要以更加高效统一的现代能源体 系方针打造能源物联网。

在这个发展阶段,除去能源消费结构朝着低碳化发展以外,能源行业从供给侧主导向需求侧主导演进的结构性变化同 样明显。一般的模式是,厂商根据用户需求打磨产品,进而获取更大规模用户,分析从中积累的数据并将结果提供给能源 供应商和能源服务商进行实施改善,最终推动整个生态圈参与综合能源服务。当用能信息在整个能源体系中产生流动,能 够承载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 AI 算法的物联网平台自然受到重视,并且企业有能力依托平台实现进一步的能源数字化转型、 创造新的收益与新的商业模式。

当然,根据国情、产业格局以及产业壁垒可以判断,未来能源物联网平台的市场格局一定是由能源行业巨头之间的竞 争而决定。国家电网在 2019 年提出全面启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计划在现有坚强智能电网基础上,引用大数据、云 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电力系统信息广泛交互、充分共享,最终构成能源流、业务流、 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远景能源从风电起家,是国内民营风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业务方向始终以可再生 能源为核心,其打造的能源物联网平台 EnOS ™通过开放的协议框架支持广泛的能源设备接入,目前在全球已经管理超过 1232 个光伏电站,35584 套储能系统,792 个风电场,72328 个充电桩,12838 个楼宇智能电表,共计超过 100GW 的能 源资产;新奥数能泛能网平台继承了母公司新奥集团尤其在燃气方面的客户资源优势与服务经验,通过将园区、区域、城 市的气电冷热等多种能源子系统智慧互联,建立能源数字一张网,统一服务用能、供能、配网、监管等能源生态主体。目 前平台已经接入了超 1000 家用能企业、超 100 家园区、管理 658 亿 KWh/ 年的用电规模,管理 695 万吨 / 年的用热规模。正泰集团在光伏产业拥有领先地位,目前在全球建立了 500 多个光伏电站,在能源物联网业务板块主要是针对各类能源应 用场景,为政府、工商业及终端用户提供电力设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能效楼宇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涵盖供给 - 存储 - 输变 - 配售 - 消费整套流程,为用户提供绿色智能的综合能源服务。

(五)农业养殖场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传统的农业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中显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有关谷物 / 蔬 菜 / 水果的种植、畜牧业的养殖都面临效率低下、市场不流通、信息开放程度不足的问题;比如有关播种与收成、出生与 屠宰都有较长的时间周期,再加上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病毒蔓延都在给农产品未来的利润带来的不确定性。此时农业现 代化获得了充分的关注与发展,农业物联网就是实现智慧农业的必要途径。

互联网小常识:FTP服务器配置的主要参数有:域(一个域由ip地址和端口号唯一识别)、匿名用户、命名用户和组。

以上是农业物联网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联想到京东跑步鸡、阿里云200 公里猪、华为联网牛 等物联网应用已经在养殖场景产生效果,但放眼整个农业物联网包括种植和养殖两个场景,实际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仍然多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真正极具行业代表性的物联网平台还没有出现,这表示其中还存在着尚未发掘的巨大机会。

(六)智慧物流场景

2018 年,国内物联网科技企业 G7 披露了最新一轮 3.2 亿美元的融资,一时间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当我们研究 G7 的 商业特色,发现 G7 是以自身在行业内积累的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继而向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车队提供综合管理与服务解 决方案,覆盖安全、保险、结算、金融、智能装备等车队运营全流程。根据最新数据,G7 服务的客户超过 6 万家,平台上 的连接车辆超过 130 万台,作为基础设施的平台上面更是积累着庞大的车队数据,为其业务创新带来重要支撑。扎根物流 行业 20 多年的 G7 董事长翟学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来技术太贵,很多传统行业用不起。而现在物联网和大数据 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实现 98% 物流要素的 IoT 化,因此能提升行业效率和降低事故率。

联想到从 2009 年阿里首次双 11 创造 0.5 亿销售额,到 2019 年双 11 总成交额达到 2684 亿元,过去 10 年间,以电 商发展为关键,物流产业尤其是快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基于发展规律,快递行业出现增速放缓的情况,企 业意识到新的转折点已经出现,那就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类新的技术可以赋能到物流之中,覆盖运输、仓储、 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全物流环节,从中精准掌握到人车货仓的时间、空间状态,继而为企业创造新 的商业价值或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G7 做智慧物流是从车辆管理入手的,这是目前行业中的一大热点,有众多的参与者。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他领域所 做的工作。2018 年,菜鸟网络宣布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AI 和 IoT 技术打造物流 IoT 开放平台,支持接入任意设备,实现 仓储、运输、配送和驿站代收等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同年获得菜鸟网络战略投资的易流科技,扎根行业打造了易 流云软硬一体 SaaS 协同平台,目前在平台上连接了超 150 万在线车辆、160 多万司机用户,在制造、冷链、快递、新零售、 餐饮、商超等多个细分领域深度扩展了应用。京东物流 2019 年宣布落成国内首个 5G 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及对应的智能物流 平台 LoMir(络谜),依托 5G 网络通信技术、通过 AI、IoT、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智能物流技术和产品融合应用,打造高 智能、自决策、一体化的智能物流示范园。

(七)车联网场景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正式发布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指出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 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完善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并强调要积极推进车载 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培育道路智能设施、 车联网、智能出行等新业态,增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适逢当下 5G 的发展,车联网对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要求得到满足,再加上明显的政策倾向与巨大的市 场潜力,车联网近年来成为产业关注的重点对象,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预测结果也一片向好。在这样的前景下,包括 OEM 车厂、车机厂商、操作系统提供商、车载智能硬件厂商、TSP 服务商、通信运营商、车载方案芯片提供商、车载语音 提供商、车机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众多企业都融入到了产业链之中,共同促进车联网人车路网云五维发展。

华为 IoT 是以车联网服务平台为战略的产业玩家之一,覆盖了新能源车监管、智能网联、车队管理、UBI 保险、V2X 车路协同等场景需求。2018 年 6 月,华为发布 OceanConnect 车联网平台,侧重以 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为核心, 构建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四个使能方面:1)联接使能——支撑亿级海量连接和百万级并发,通过全球可达的 公有云部署能力,为汽车提供安全可靠联接;2)数据使能——通过对车况和驾驶行为等车辆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在云上 实现人和车的数字画像,使能智能内容分发和业务推荐;3)生态使能——通过数据和业务分离结构,帮助车企掌控数字资 产,汇集第三方内容和应用生态,构筑以车企为中心的生态系统;4)演进使能——车联网平台与 V2X 协同发展,从单车 智能到车路协同智能,使能未来智能交通,提升社会交通整体的安全性和效率。百度车联网是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重 要组成部分及车场景建设者和核心出口,在 BAT 之中,百度的车联网布局相对更加完整,包含网联化和智能化两部分,核 心产品有小度车载 OS、车载地图、无线手机车机方案 Carlife+ 等。

(八)智慧零售场景

根据 IDC 的报告,未来三年,如果零售业能够在顾客体验、员工工作和日常运营等环节中恰当地应用人工智能、混合现实、 物联网等技术,将为客户满意度带来 20% 的提升,同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库存周转率也将分别提升 15% 和 25%。5 零售 业转型的案例近几年来数不胜数,包括服饰连锁、大卖场 / 商超、百货 / 购物中心、餐饮连锁等行业都在积极改善旧的模式, 寻找新的业态,智慧商圈、智慧门店、无人零售、智能货柜等概念更是层出不穷……

致力于成为平台和科技产业生产力的微软,较早地就将目光放到了零售领域,不仅推出了 Azure IoT Hub 等云端物联 网管理服务,还推出了能将人工智能拓展到边缘和物联网设备的 Azure IoT Edge 服务,以及业界首个芯片级云 + 端物联网 安全互联管理方案 Azure Sphere,通过与行业内典型厂商间的互补合作,微软 Azure 广泛地将产品技术应用在了各类零售 场景;腾讯云 IoT 关注消费物联网应用场景,结合生活物联云、人脸识别、云支付等多项能力推出了无人商业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灵活、安全、低成本地部署并管理智能货柜、智慧门店等业态,快速实现新业务模式。中国移动 OneNet 平台智 慧零售解决方案主要由智慧零售终端 + 云平台 + 管理系统组成,比如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图像上传到云平台,结合人 脸识别等技术,再联系上顾客收银、会员信息等系统,为客户提供客流 / 经营分析、门店监控、基于人脸识别的精准营销 等创新型服务。

(九)智慧医疗场景

排队三小时、看诊三分钟,在中国有这样的俗语于坊间流传。虽然目前情况总比多少年前有些改善,但看病难、看病 贵的问题始终存在。HTC 研发及医疗总裁张智威博士曾经对今天的医疗模式作出梳理,归纳了两大特点:1)被动式。很 多病情总是先由人体感觉到不舒服,去找医生诊断后才能发现。其间的时间差难以避免,且有些病情在这个时间差内可能 会持续发展。换句话说,这是反应式的医疗;2)集中式。当大部分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时,就暴露出 资源不平均的问题,最终将导致民众把更多时间和成本花在预约排号、路途交通、等候看诊等等方面。或者因为这样的涌入, 三甲医院的医生将要承受超负荷的工作,为每位民众能够留出的时间仍然不可避免地被缩短,甚至在就诊后,患者也常常 难以完全消除自身的各项疑虑与担忧。

从被动式走向主动式,从集中式走向分散式,是智慧医疗体系下提出的新愿景。前者侧重对人的状态进行及时获取与 管理,后者强调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扩大医疗服务的普及性。

目前市面上有一类远程医疗监控模式较为普遍。该种模式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做实时的 人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应对,主要实现从被动获取信息到主动获取信息,打通前期防护、中期诊断治疗,以及后期恢复护理 这项长期的过程。比如被称为全美最好医院的梅奥诊所,曾和可穿戴设备厂商 Fitbit 合作开发产品,用来跟踪监测心脏手 术病人的恢复。这种情况下物联网平台将收集到的健康设备监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一些远程医疗方案将从中产生,进而 提高医疗效率及患者的医护体验。

4.3 物联网平台玩家图谱

互联网小常识:网桥最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帧转发率低与广播风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帧转发率与帧过滤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