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闻写作技巧
分析一下这些较好的导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一种动感。有的是运用了最活跃的动词,有的是有活动的场面,有的表现了人物的动作,甚至有的表达了动作的声音。因而这些导语一改平铺直叙概括写来的老套写法,化静为动,给人以身临其境和新鲜的感觉。
不少经济新闻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要指导实际工作,其内容有一些是比较枯燥的。特别是在一些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具有较大读者面时,经济新闻更面临着吸引读者的竞争。要想让经济新闻增强可读性,我们就应该选择最佳角度,讲究写作技巧,使更多的经济新闻,首先是让经济新闻的寸金之地——导语“动”起来。
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动词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了。西方的一些新闻学著作曾要求新闻每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活跃的动词,而这个动词,应该是句子中最重要的字。相对来说,形容词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就不那么重要了。对于形容词,新闻报道中应尽量少用,因为用多了会给人一种堆砌、夸张的感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北京日报》上的一条消息的导语。
本报讯(通讯员王玉琪、记者刘连枢)绕过篱笆,走过猪圈,农民王士田来到百叶箱前,查看一番,又抬头瞧瞧风向标,然后翻开本,做下了5年多来第5590次记录:1984年5月5日早晨,晴,温度16.6℃,温度12,风向西南,风力2级,多青雾。(1984年5月6日《农民王士田办起家庭气象站》)
点评:在这条导语中,记者没用任何形容词,而一连用了八个动词,连续描写了八个动作。这样写的效果肯定会胜过“王士田对气象工作认真负责,不辞辛苦,预报准确”之类堆砌形容词的写法。
用好动词,还会给人一种反映事物坚持客观态度的感觉。动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活动的,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用多了形容词,就带有记者肯定事物性质的味道,主观色彩也比较浓了一些。
但是在运用动词方面,也要讲究炼字。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比如“开展”、“实行”之类的词,本身就没什么动感,用多了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让导语“动”起来,除了少用形容词外,还要注意避免缺乏动作色彩的动词。
经济新闻有不少内容是要谈到工业、商业、农业战线上的一些工作问题的,而这些工作,有的和群众的生活并不直接相关,如果新闻导语一上来就从工作角度写,读者便感到疏远难懂,看了是不会动心的。因而,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加强新闻导语同读者的接近性,千方百计从读者关心的角度写。
首先,我们可以在导语里突出影响读者的因素,可以从读者最感兴趣的事情说起。其次,我们可以采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写法,由读者熟悉的人和事引出不熟悉的人和事来。第三,我们应为读者考虑,把一些工作术语多、专业性较强的话“翻译”一下,写成通俗易懂的东西。在这方面,《北京日报》有些导语处理得比较好。
本报讯(记者张红新)现在,黑龙江畔的人民吃上了当地生产的北京“义利”糖果;天山脚下的群众穿上了用北京“八达岭”技术生产的高质量皮鞋;历史悠久的“六必居”酱菜也已在辽宁安家落户……这是一年多来,本市积极与兄弟省、市、自治区进行经济技术协作,将生产技术传给各地的喜人成果。
点评:这条新闻,从内容上讲,是说经济技术协作的工作的,如果导语一开头就写“一年多来本市积极与兄弟省、市、自治区进行经济技术协作,成就喜人。”广大读者肯定会觉得枯燥干巴。而作者避开了这个角度,提起了人们相当熟悉的“义利”糖果、“八达岭”皮鞋、“六必居”酱菜,看了这些,读者自然会感到与自己的生活接近,而且又通俗明白,便会顺着作者的笔锋往下看。
本报讯(记者邸彩霄)立冬以来,香山红叶纷纷落坡,香山饭店的生意仍是那么“红火”。在饭店“四季”厅内,一些住店宾客和游人在小憩、喝咖啡……人们都说:如今的香山饭店搞活啦!
本报讯(记者苏景华)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然而,北京展览馆内却是“百花争艳”,本市首届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昨天在这里隆重开幕。
点评:这两条导语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从平铺起笔,而是巧妙设置了一个转折,正意先不说出,而从反面用一句话衬垫一下,再转入正意。这一转一折,就像拳头先收回再打出去,说出的话便愈发有力量了。香山的红叶已经落坡了,香山饭店的生意却并没有随之落坡,难道有比红叶还吸引人的东西?往下看,噢,原来是优质的服务。这比那种平铺直叙地说香山饭店改善经营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记者先提到冷,然后笔锋一转,说到北京展览馆内“百花争艳”,可想而知那里琳琅满目的景象了。
转折的写法,等于为读者安排了悬念,从行文上看,跌岩起伏,活泼生动,引人入胜,看了这样的导语,读者能不心动吗?
本报讯走过鱼店、小吃店,又见百货店、文体用品商亭、报刊亭,登上百货店的二楼,还有摄影部、电器综合修理部……这不是在逛西单,而是16日上午,记者在北京航空学院内看到的小商业街。
点评:记者在对新闻事物做过描述后,顺着读者可能得出的印象或可能产生的联想,往旁引伸一笔,然后又马上否定它,拉回正题。这种写法给人出其不意之感,使读者对新闻事实的印象更加深了。
经济工作是人去干的,在其内容缺少动感时,我们不妨在新闻里发现些人的因素,突出有影响的人来写,使导语增加点“人情味”和亲切感。
本报讯(记者蔡赴朝)孙孚凌副市长想到宣武区广胜饭馆冷荤间看看,不料被拦住了:“您虽然是副市长,也得换上工作服才能进去。”饭馆经理委婉地做了解释。前天,孙副市长十分赞赏地提起了几天前发生的这件事,并一再叮嘱记者:“广胜饭馆得奖的事,可得好好报道报道。”
点评:这条经济新闻本是写广胜饭馆卫生状况的,从内容上讲并不生动。但记者巧妙地抓住了孙孚凌副市长这个人的活动,以孙孚凌的现身说法代替了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的写法,使导语成了一潭活水,给新闻增色不少。
写人的手法除了写人的动作外,还可以写人的声音。比如在导语中引用人的吆喝、人的言语等等,西方叫“引语式”。有些代表人物性格的引语很能活跃气氛,本身就具有一种动感,使一些政策性较强的经济新闻能绘声绘色。
我们提倡让经济新闻的导语“动”起来,但也不是说要求所有的经济新闻导语都得动起来。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客观局限性。一般来讲,事件性、人物性、动态性的经济新闻,导语比较易于写得有“动”感,而一些宣传政策、会议精神的经济报道,其导语就不一定强调“动”。我们应该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不可硬搬硬套。“动”的手法运用得恰当、自然,才能打动读者,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