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题材纪录片会有它独特的一席之地
在纪实节目领域里,野生动物和自然类题材的纪录片始终稳占一席之地,对全球观众有着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从《美丽中国》《天行情歌》《我们诞生在中国》到《未至之境》《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众神之地》,中国纪录片人在挖掘自然题材纪录片的道路上也在不断尝试、摸索、开拓、创新,涉及的主题和细分门类也在不断多样化、精细化。
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吴晓洋近日专访了自然题材纪录片导演、制片人陈熠之,请她分享中国自然类题材纪录片创作方面的经验,谈谈对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如何实现“出海”的思考。
陈熠之看上去文弱而安静,很难想象她是常年泡在深山老林里拍动物的导演。十多年前,刚从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的她,以双语编导为起点开始了电视节目制作的生涯。△陈熠之导演
“我大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毕业选择要么是新闻,要么就是纪录片,我选择了一个更长时间周期、更深度记录一些事件的纪录片方向。对外传播中国内容的经验始于我的第一份工作,做对外报道中国的新闻节目。但我还是一直想回到纪录片方向,做非虚构类的纪实节目。”引领陈熠之关注自然类纪录片纯属偶然,彼时网络电视和新媒体正在兴起,在电视台做户外纪实类系列节目的陈熠之接触到一些户外运动、野生动物、自然题材领域的专业摄影师。
当时人们对野生动物类纪录片的了解都来自于BBC。网络视频和自主创作兴起的年代,一些人怀揣着对自然类纪录片的憧憬和一股拼劲,决定跳出电视台,摸索自然类纪实影像的独立创作之路。这也打动了陈熠之。
在陈熠之看来,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起步较晚,尤其是自然类题材。早期纪录片以新闻专题片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台为主要创作阵地,依托的更多是官方机构,主题也多聚焦人文类纪录片、专题片。
从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毕业归国的陈熠之开始独立摸索着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作为初出茅庐的导演,为了撕掉对于自然类题材纪录片“门外汉”的标签,她身兼多职,承担起制片人、制片管理人员的职责,憋着一股“太想做一部能够在国际平台、国际市场播出的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韧劲,“去了解、去学习、去适应”国际市场设下的规则和流程,为自己寻求出路、寻找机会。△《天行情歌》《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海报
从《天行情歌》到《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陈熠之选择聚焦珍稀野生动物这个主题。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类听上去就很难拍的题材时,陈熠之平静但充满热情地回忆道:“第一部片子就选择了聚焦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只有150只的一个类人猿种群,当时选这个题材的时候,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触动我的故事。”
这就是获得德国NaturVision电影节最佳故事奖作品《天行情歌》的诞生之始。“当时了解到中国有类人猿这样一个物种,它们的基因跟人类将近95%接近,它们的很多行为人类很容易有共情,理解起来没那么难。我先选择了这样一个很有‘感触’的题材,深入研究之后,好像被这些物种选择了一样,它们的故事促使我去讲出来。我在它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可以投射到人性上的闪光点,或者说让我看到我们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美好、平等的理解。”
《天行情歌》历时三年才制作完成。越深入挖掘中国自然类和野生动物题材的故事,越促使陈熠之和团队迸发出一种使命感。
在调研珍稀物种故事的过程中,陈熠之发现,虽然它们只是生态链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存在代表了这片栖息地的生态完整性,意味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要保留它们的存在,就必须保护这片栖息地。
陈熠之希望自己的作品通过市场化被更多观众看到,打动中国观众,也打动更大范围的世界观众。“希望产生一些社会推动力,对野生动物保护产生帮助,我觉得这是做纪录片人一个天然的使命吧。”
陈熠之团队多年来持续拍摄记录了很多关于长臂猿的影像。“在这个题材上我们是起步较早的团队,一方面希望我们的影像能够具有文献价值,很怕这些濒危的物种在我们下一代就没办法看到了;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在拍摄过程中受到非常多启发,包括一些人生问题的理解。很多时候你钻在现有的、局限的思维里,很难去想通,但去观察自然时会豁然开朗。大自然给我一种极度包容的感觉,总是能唤醒我、启发我,发现中国自然故事值得以非虚构方式记录和讲述。或许,大自然本身的魅力就是我创作的根本动力。”
在陈熠之看来,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有许多发现是从自然中观察和感受而来,大道至简,拍摄和探寻大自然里的故事总能让人从纷繁复杂的表象里找到简单的快乐,自然中能量的流动、循环能够引发人的思考和兴趣,产生创作欲和表达欲。地理影响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文明,了解中国的自然故事,可以更深度地理解孕育我们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由陈熠之执导,聚焦云南野生亚洲象北移南归故事的纪录片《与象同行》已于8月12日起陆续登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该片由国新办对外推广局指导,解读中国工作室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共同出品,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制作。
“网红”野象家族一路向北的故事在近两年的特殊时期背景下,牵动了全世界千万网友的心,全民“云观象”让这个优哉游哉的家族成为中国动物故事“出海”的标杆性案例。△纪录片《与象同行》海报
说起毛遂自荐接过《与象同行》导筒的契机,陈熠之回忆起自己2021年6月在云南的拍摄经历。彼时,她看到了另一队类似“短鼻家族”的远行亚洲象家庭,她看着监测人员航拍上大象在人类房屋周边嗅探,看到它们个体之间的互动,看到一只小象在旁边自己和自己玩得很开心。△纪录片《与象同行》剧照
陈熠之说:“每一头象都有自己的性格,(我)非常、非常想要记录它们为什么从西双版纳出来,它们经历了什么,它们来到陌生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认知,会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适应新的环境。我对这种动物是有敬畏的,并且我觉得它是复杂的,有一套自己非常成熟的、演化多年的体系。我想像研究人类自己一样去尊重它、认识它,而不是仅仅关注到很多新闻报道画面,只看到了小象的可爱、大象的憨态可掬。需要去平等地看待这些物种,然后去观察它。”
人类在地球上存在、运转、繁衍生息,与万千生命共享家园,与自然和谐共生。但高智慧和高度社会化造类的杂念,导致无法很客观地看待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然而只要把这些杂念抛开,就可以去深入自然的世界,探知自然,一旦创作者感知到这些,就不会创作出枯燥的、说教的作品,影片就能够变得好看。对此,陈熠之认为,“说教的东西就是因为它只停留在说教了,没有真的想要去理解、去表达。”
谈到如何将中国的自然故事向世界讲得更精彩,让国际市场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的自然题材纪录片,陈熠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二字。“吸纳国外引进的优秀纪录片和制作团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经验是一方面,但纯粹对影像、技术、形式进行模仿还不够,在我看来,讲述视角要保持‘平等’,放下作为人类的自以为是,去看、去想象、去观察遇到的生物和自然。”△纪录片《与象同行》工作照
陈熠之认为,中西方对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同。“中国人看待自然,以及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跟西方人是有蛮大差别的。从很多中国过去的古典作品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启发思考是基于对自然界的解读。对于如何和自然共处,我们有自己的理解。东方的自然观是什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什么,在这片人口众多的土地上,有着这么多样的生物存在,我们自古以来是怎么跟这样的生物多样性保持互动的,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当被问到要如何以中国视角讲出世界能够认可的动物故事,将东方的哲思巧妙地融入影片的情感表达,陈熠之认为:“我们(中国自然纪录片)的风格能够展现中国人、东方人对于自然的理解,以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我到现在没有看到很多这样的片子出现,也很少有作者会去从这个视角深挖,这样的作品叙事方式在一些片子中浅尝辄止,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思考这个问题。”
而回到对“平视”这个概念的理解,陈熠之补充说:“当你的出发点是希望平等地去看待一个物种,进入它的世界去理解它,听之所听、感之所感,其实你的很多道路是打开的,你会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展现、去讲述,当你做到这点的时候,不管这个物种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我相信这个故事都一样是人类共通的,是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让大家更多了解到中国的自然故事,就需要更深入、更平等、更真实地进入它们的世界,而非仅仅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觉得就只是展现一个‘美’,或者就是‘奇怪’‘可爱’这些比较表面的理解。”
谈到近年来实现“走出去”的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取得成功背后的原因,陈熠之认为,与国际的后期制作团队、发行团队等开展深度合作,对双方来说可以实现双赢。
“与国际创作和发行团队进行专业、市场化、成体系的合作,肯定是国际传播非常好的桥梁。大家对自然都是崇敬的、向往的,没有太多争议。现在世界关系这么紧张,我觉得应该产出更多软性的自然类作品,给大家的心灵带来一些阳光和正能量。自然类题材可以去打破国界、上的隔阂。”陈熠之表示。
与国际知名发行商长期合作的过程中,陈熠之意识到,在自然类纪录片的国际市场上,少有纯粹由中国人来做主创、承担主制作的作品。《天行情歌》《方舟·东黑冠长臂猿》《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等作品成功受到国际市场接纳,被国际专业奖项认可,直接证实了——中国自然题材故事是有魅力的,甚至比很多剧情类或商业化节目更容易被海外观众所理解。
“要有这个自信,把我们真实的自然故事记录下来,讲述出来。中国自然题材纪录片会有它独特的一席之地。”陈熠之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