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分析
近期,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散发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影响力逐渐超越传统媒体。
可以说,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已经发生性变革,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公民网络参与的主要渠道。
从概念上讲,新媒体是运用网络、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卫星通信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以下特点。
在以往传统媒体主导信息传播的时代,新闻信息主要靠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进行采写与传播,观众只能成为被动的新闻信息接收者。新媒体时代,打破了这一限制,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可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主体变成了普罗大众,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编辑者与接收者,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新闻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以及性得到了有效强化。
实时性和移动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点。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通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便携式移动数据处理工具,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数字网络,进行信息的接收与传送操作。
新媒体的实时性和移动性带来的是信息发布的“零滞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就某一事件随时随地开展一场网络直播。新媒体环境不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突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优化了信息传播速度。
新闻传播的受众段具有很强的主动性,相较于被动的观看电视节目或阅读新闻,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新媒体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观看的内容和形式,观看的时间和顺序,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信息发布者实现了实时的互动,这也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点。
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实现了人际关系网络与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的同步发展与互动,这种设计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让实时新闻、热点信息、个人观点成为朋友间交流的内容,以及拓宽交友圈的方式,这同时也使得信息通过新媒体能够得到迅速的大范围传播。
报刊、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通常只能给受众呈现比较单一的阅读体验,而借助新媒体工具,人们可以同时接收图、文、影、音等多媒体信息,大大优化了信息质量,这种多感官的信息体验,也让信息显得更丰满、更立体,更具真实性。
但在新媒体提供的大量的、免费的、实时的信息的同时,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状态,也造成新媒体信息逐步呈现“碎片化”与“浅俗化”,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来,仔细阅读一篇文章,更不用说探究信息的真伪了。人们更喜欢快速、直观的了解信息,因此也出现大量的“标题党”。
总体而言,新媒体异军突起,普通民众在缺乏专业媒体人素养的情况下,被赋予了信息发布者的权力,这一方面可以提升事件报道的实时性和多样性,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起到了媒体监督的良好功效;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也导致事件相关网络谣言增多,引发民众恐慌情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