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与新闻标题模式创新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7-07

时代变迁与新闻标题模式创新

  内容提要 新闻标题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深深地打上流行文化的印记。高雅含蓄的唐诗宋词做标题的时代渐行渐远;轻松活泼的口语化标题成为时尚;评说新闻传递价值的述评性标题生机勃发。新闻标题既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着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时尚品位。

  所有的东西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新闻标题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新闻标题开始时尚灵动,告别含蓄高雅,告别呆板朦胧,唐诗宋词逐渐式微,口号式标题没落。新闻标题敏于时代先声,挺立时代潮头,加入社会变革的大合唱,高扬直白大旗,口语式标题直登大雅之堂,述评性标题引领时代。新闻标题风格的变化成为时代面貌的一种折射,反映着社会风尚和流行文化,代表着社会审美标准,是时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高雅,讲究韵味,自然含蓄,点到为止。新闻标题受其影响,就是挥之不去的唐诗宋词,一度古诗当道,特别是通讯标题,动不动就是一句古诗,一是说明了唐诗宋词的表现力,顾盼流转,韵味无穷;二是说明唐诗宋词恰到好处,难以超越。所以,许多新闻人就信手拈来,直接引用。

  对新闻标题变化作一个大致梳理,我们会发现,唐诗宋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长期在新闻标题中唱主角挑大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近水楼台先得月》《千树万树梨花开》《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东方风来满眼春》,都无数次担当标题重任,并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这类标题优点是:优美、雅致、凝练,缺点是:太虚,不看文章,你很难知晓内容。

  与唐诗宋词一起走向衰落的还有数字标题。数字标题和唐诗宋词一样,不看新闻内容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同样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数字标题如果用活了,是非常有趣的,就像无声电影,此时无声胜有声,简单的几个数字就能产生无穷力量,让读者或莞尔一笑,或怒从中来,或掩卷沉思,起到了实题通常起不到的作用。

  古诗标题与数字标题,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给读者带来了美的愉悦,实现了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新闻标题功能。但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人们的审美和阅读习惯在有意无意间改变,文雅含蓄的新闻标题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浅显直白的新闻标题便大行其道一统天下。

  近几年,流行文化广泛传播,社会文化重心开始下移,流行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高高在上,它是“游戏的”,是“娱乐的”,是“下里巴人的”;因此,呈现这种流行文化的新闻标题一定不是板着面孔、端着架子,口气生硬、语言呆板,一定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这种标题长什么模样?那一定是通俗、大众、轻松、活泼、平易近人的口语化标题,那是邻家的帅小伙,隔壁的俊女孩。

  标题口语化,就是用大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口头语、大白话来做标题,运用谚语、俗语、俚语、网言网语等来做标题,其特点是实在明白,一叫就响,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老百姓爱听、爱看,朗朗上口,传播方便。当我们的时代屈尊降贵标榜流行文化之时,口语化标题就是必然的趋势和方向。

  用网言网语作新闻标题,代表了标题口语化的另一种方向。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大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首次使用“给力”一词,从此“给力”出现在各种标题中。2012年,“正能量”一词更是风靡神州大地,频繁出现在各种文章的标题中。当“洪荒之力”从奥运选手傅园慧口中传出后,立马成为热词,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网上还是网下,无不“洪荒之力”,“洪荒之力”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时尚标签。

  口语化标题本身是轻松,而非刻板的;是让人愉悦,而非让人受教育的。这种标题接地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是对教条刻板传统的一种反叛。从这个角度讲,追求标题的口语化,就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对流行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大众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

  “真佛只说家常话”,修行高的人,就像盘腿坐在农家炕头的老者,说的都是家常话,告诉你的却是需要一生才能悟出的大道理。口语化标题虽是家常话,却不是照搬口语,不是原生态口语,而是比口语更精彩更文雅,是编采人员的匠心独运,是深思熟虑后的一种返璞归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样解读呢?新华社稿件的标题是:《尽快富,放心富,大胆富》。工作报告标以通俗易懂的口语化标题,读者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

  新闻强调客观报道,要求用事实说话,作者不直接站出来发声,但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有立场,作者一定会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在精心挑选的故事或细节中,是非对错爱憎分明自在其中。但在这个被高科技惯坏的现代人类越来越懒于思考的时代,人们被垃圾信息缠身而难以分辨好坏,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须传递我们的价值观,直接讲出新闻的意义。新闻人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传递最有价值的观点,述评性标题应运而生,述评性标题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既评说新闻的意义,又抓住读者眼球,一针见血地点明新闻价值所在。

  新闻事件发生后,高水平的新闻引导应是为大众设置思考框架和观察立场,要引导大众的眼睛和大脑,为大众“想什么,怎么想;看什么,怎么看”设置方向和目标,述评性标题就是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道关口,从而起到引导受众影响受众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