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石:丰富和完善了小说人物的塑造
能够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名单,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尤其是对自己创作出切合实际的文学作品,写好自己的长篇小说《人子》深有裨益。为此,在赴青海深入生活前,我与青海省作家协会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随后赴青海省西宁市及德令哈市实地采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深入生活的时间自7月2日起,至7月12日结束,前后共11天时间,行程六七千公里,采访各类人员30多人,主要采访、体验生活的地点为青海省德令哈市的五大监狱农场。
德令哈市地处高原,海拔在2980米,空气含氧量较低。在深入生活过程中,我遇到了身体、生活不适等困难,同时加之当时的一些人返回内地等采访难题,但凭借当地文联、作协和一批朋友的帮助,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采访任务。
1、了解到农场的基本情况。德令哈农场曾经是青海最大的农场,人数最多时达到20多万人。而青海自1959年至1962年间,从全国各地调集近200万犯到青海进行劳动改造,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令人吃惊。作为我准备创作的长篇小说《人子》故事背景地之一,德令哈给我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人文地理背景,成为推动小说人物命运发展的重要事件发生地。而德令哈的大大小小的农场,在历史的演进中,好多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功能,而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各级各类人员对德令哈的付出与贡献,已经深深地铬印在其发展进程中。
2、采访到了当年在农场的相关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我面对面地对三种人群进行了采访,一是当年的犯。他们期满后,留在农场作为留用职工,在农场改革的过程中,成为农场的一分子,目前生活状态良好。他们对彼时监狱改造的情况,仍然记忆深刻。二是当年的管教干部。作为监狱系统的管理人员,管教干部有的返回原籍,有的留在当地,但有一些留在农场,在农场改革的进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和工作荣耀,心理反差较大,生活条件较差。三是当年在农场生活的干部子弟。这群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和见证了农场的兴衰。而这些人物,也将对我小说创作的人物群体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丰富和完善了小说人物的塑造。定点深入生活的实践,为小说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更丰富的究竟和可能。在采访之之前,对农场人物的生存境况缺少最基本的了解,通过深入生活,基本弄清了不同人群的存在与生活方式。
4、得到了青海省作家协会的充分帮助。在采访沟通和推进过程中,青海省作家协会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从联系采访对象到采访条件的提供,都做了大量工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各级作协的协作意识和“家”的概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