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2-20

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2021年6月9日将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逝世151周年。查尔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至1870年6月9日)是19世纪的英国批评写实小说家,狄更斯他小说里孩子们形象和性格特征栩栩如生。他的作品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酣畅淋漓的故事情节,以增进阅读的乐趣,还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狄更斯对英国伦敦的生活采用白描手法,充满了普通百姓的烟火气。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场所,人们的衣食住行,动态行踪......即使今天读来,它仍然像卷轴一样直面摆在读者面前。任何有过生活经历的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点滴,仿佛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随着狄更斯逝世151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希望每个人都将更多地关注并阅读其作品。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不朽的作家和他的伟大作品。

  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郊区的一名海军军官家庭。父亲是一名海军文员,薪水很高。经常带小狄更斯或在河上划船,或去皇家剧院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著名戏剧。狄更斯在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本应该无忧无虑地学习,然而由于父亲的投资失误,狄更斯美丽快乐的童年提前结束了。12岁时父亲因欠债而被捕并入狱,家庭经济陷入瘫痪。

  作为长子,小狄更斯减负起还债的重任,所以他只能断断续续地上学,并在皮鞋厂兼职当童工以偿还家庭债务。为了很好地销售皮鞋,老板要求狄更斯在橱窗里做一个“手工鞋制作模特”来完成手工鞋的整个制作过程,橱窗外的路人自由地观望着橱窗内的模特表演。这让小狄更斯感觉没有丝毫尊严和尊重可言,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创伤的种子与深深的苦难童年烙印。

  后来狄更斯父亲意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借这笔钱还清债务出狱。小狄更斯才又重新回到了公立学校专心读书。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经历过童工生涯的小狄更斯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日趋成熟,他体会到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对不幸儿童的深切同情,与鼓励他们摆脱贫困的决心成为他成年以后,小说创作的主要源泉。

  童年经历令狄更斯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但同时也为他最终成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代文豪提供了素材沃土。通过对狄更斯一系列作品里儿童形象的分析,不难发现和狄更斯本人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从《雾都孤儿》到《远大前程》,在以后狄更斯三四十年的创作中,他倾向于把主人公的苦难童年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并采用儿童的视角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而童年情结无疑与其本人那交织着美好与梦魇的苦涩童年有很大渊源。

  十五岁以后狄更斯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法庭记录员。二十岁的狄更斯开始做报馆采访员。1837年他24岁时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出版时,年轻的他被当时的评论家誉为 “对个性和举止观察入微,有着强烈的嘲弄意识,具有以异想天开和滑稽可笑为本,揭示人性中的愚蠢和荒唐的绘图般的才华,还有让人看了同时产生欢笑和眼泪的力量”。狄更斯他幽默和喜剧的特质不会是片刻令人发笑的噱头和滑稽笑话,而是充满了智慧和角度奇妙的细腻观察。他既可以在宏观意义上把握喜剧性,比如《匹克威克外传》整本书都洋溢着喜剧色彩,又可以在微观到句子和措辞上处处透出喜剧性。他既可以在该幽默的地方幽默,也可以在最庄重的地方幽默。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能够把幽默和喜剧用得如此庄谐兼备,感觉既充满凛然正气又可乐的。只有年轻的狄更斯一人。

  “匹克威克外传”的作品创造了大约三百个角色。它们聚集在虚幻的世界中。这些角色的活动构成了这个世界的许多细节。匹克威克先生和他的追随者们在这个世界上天真地游荡,无拘无束地开玩笑。这些角色具有怪异的行为,不可预测的行为,荒谬的思想,巧妙的语言和惊喜,这些构成了那个虚拟世界的各种笑声。然而,年轻的作家狄更斯在作品中讲嘈杂和荒谬情节时使用了低调,内敛甚至严肃的语气。这种写作技巧增强了小说中事件的幽默感,并让人发笑。这种写作方法源于年轻作家内心的勃勃生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小说的创作,狄更斯逐渐进入了中年。他的文学地位毋庸置疑--是纳博科夫(Nabokov),奥威尔(Orwell),卡尔维诺(Calvin)等作家称赞的文学前辈,他是英国戏剧,好莱坞电影,西部地区歌舞剧院,并且有不竭的戏剧各国。在他的小说《双城记》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句话脍炙人口,并且直到今天,它仍然被用作无数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的台词或叙述。

  在狄更斯的中年和老年时期特别喜欢描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艰难生活和苦难,这涉及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的许多问题:贫民窟的生活条件,贫困儿童,特别是孤儿,以及烧砖的工人。贫瘠的底层生活,资产阶级的慈善事业,贵族的空虚无聊,奢侈和的寄生生活等等,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黑暗而复杂的社会现实。他辛辣和有说服力的讽刺和批评了英国司法系统中的各种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很多人看狄更斯的小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滑稽的语言和喜剧氛围以及儿童形象,更主要的人们看的是他敢于揭露英国社会黑暗和矛盾。

  《远大前程》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孤儿皮普从向往的美好愿望到幻灭的整个过程。贫穷的孤儿皮普(Pip)在经受了生活考验和痛苦折磨的童年后,意外地成为了无名顾客的恩宠对象,幸福,希望,金钱,,贪婪,浮夸在他眼前逐一展现了出来;他开始看不起家人,对自己贫瘠的家感到羞愧。等他以后去伦敦接受所谓的“上等绅士”的教育时,他的性格从单纯变成夸张,生活方式从节俭变成奢侈。一整天里他只知道追求的那种懒散的生活,不劳而获。甚至对他真正的朋友乔·加格里也麻木不仁地自命优越,他的“前程”越显得远大美好,他的道德品质也就越为低下。随着所谓的“远大前程”随之化为泡影破灭了。皮普在经历了这一次次打击以后,才有所感悟,并开始认识到生活中的真与美,丑与恶,看到自己以前对待乔的势利态度多么可鄙,于是对生活作出了新的评价,在得到大家谅解后,重新回归本真,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年完成的一部小说。透过小说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狄更斯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该小说百年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全书都环绕着一个青年人生活幻想破灭的主题展开,深刻揭示了伴随金钱、地位而来的势利心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腐蚀破坏作用。萧伯纳说《远大前程》把人性写得非常连贯,一致和真实。

  《雾中的孤儿》是狄更斯在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故事发生地,就在英国首都也是著名的雾都伦敦,小说主要讲述了孤儿奥利弗期初的悲惨童年经历与他纯真善良的本性,以及他最后终于找到家人的一系列感人故事。主角奥利弗从小就在一个贫穷的房子里过着贫苦生活。他9岁那年被送到棺材店当学徒。他独自一人逃出店逃到伦敦,因为他无法忍受老板的酷刑。在善良的人们的帮助下,也在他本性本性善良的驱使下。通过自己的一系列生活经历并获得了最终家庭团聚的幸福。作者在创作中从爱与恨角度铺开讲述,充分体现了其生动故事的特点。狄更斯笔中的人物充满了鲜明的个性,并且他的整个作品都具有强烈的可读性与情节跌宕起伏的吸引力。像狄更斯的其他小说一样,这本书暴露了当时英国的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工作场所,童工和帮派年轻人参与犯罪的帮派。奥利弗在工厂工作室里的生活情节非常真实而详尽。实际上,这是狄更斯本人真正的童年曾经的经历。

  狄更斯小说勾勒出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贵族上流社会,中产阶级社会,下层百姓的不同风貌与百态。形成了一幅情节复杂、跌宕有致的生活画面。狄更斯所处的时代是英国经历了始于1860延续至1940的工业,虽然经济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阶级矛盾也是更为尖锐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一方面原始积累生产力迅速增长,工农业资本家获得了暴利;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和小生产者破产沦为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造成了“人数最多、最集中、最典型的无产阶级”;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终于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在1838-1848的十年间,这一运动经历了三次,虽然最终被政府下去,但是它对英国各年龄段,各阶层提出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所表达的“愤怒和不满”也必然对当时包括狄更斯在内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狄更斯文学生命的另外一个显著要素就是幽默和喜剧。在狄更斯最悲剧最黑暗的小说中都充满了笑声和喜剧的光辉。最能够超越时代和地域限制的文学要素当属幽默和喜剧。而狄更斯掌握得炉火纯青。但是他的幽默偏喜剧,没有用黑色冷幽默反衬凄凉。这就比一些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通过黑色幽默反讽悲苦生活,多了一层心灵的美好向往,让读者读来心情舒畅,充满希望与暖意。这也与狄更斯本人内心的善良,其中年后稳定殷实的生活境遇有直接关系。

  狄更斯中先后出版了14部小说。这些小说中的大多数,是通过善良的人或受害者的经历从许多方面暴露了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的状况已成为一个。狄更斯对苦难的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对伪善和的极端仇恨,当时英国社会的社会现实是如此深刻。马克思对于狄更斯的作品也表达了他的观点“现代英国一群杰出的小说家,在其出色而生动的著作中,向世界揭示了和社会真理,比专业家,评论员,道德主义者加起来揭示的更多。”

  狄更斯小说是对当时英国现实社会矛盾的深刻批判和揭示。他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灵活多变,但是性格都保持着善良与本真,最终他小说的小主人公们都是以,幸福,快乐结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