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及特点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27

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及特点

  1. 公共事件发生,随后公众在网络论坛、博客或者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上对该事件 进行描述、议论、揣测、分析。如四川成都“6.5 公交车燃烧事件”、浙江杭州“飙车案”、湖北巴东“”,高考状元造假事件。

  2. 针对政府提出的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讨论,如上海市“户籍新政”、陕西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第三种:由党委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引起的,如河南郑州市副局长“替谁说话”事件,河南灵宝市“王帅案”以及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

  首先,事件本身往往具有突发性与公共性的特点。比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辆公交车突然燃烧,现场惨不忍睹,该事件已经超出了社会新闻;又如重庆高考状元造假事件,这一事件已经挑战了高考公平的底线。其次,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尤其在Web2.0 时代,网络活动的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更加方便和频繁,这些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造成了热门话题的高跟帖率、高转载率,从而导致了议题迅速扩展为网络舆情;第三,各级党委政府的处理不当,会激化舆情,最典型的是湖北石首市,警方对于青年厨师的非正常死亡未能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答案,在新闻发布会上语焉不详,这样的暧昧态度激怒了网民,从而引爆网络,最后舆情扩大到这样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的导火索;

  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另一特点是缺乏媒体‘‘审核人”的角色。在网络上,任何一一个人都能不经过审核直接发布信息。网民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纵谈国事,嘻怒笑骂,交流思想,关注民生,多元化的交流为民众提供了宣泄的空间,也为搜集真实舆情提供了素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