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界系列:生态大交换——全球网络的形成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25

话说世界系列:生态大交换——全球网络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以后,不同人种、动物、植物、病菌、制度和文化实现了大规模的洲际传播与移植,一个有机的全球生态系统形成了。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体化时代,也意味着新旧之间在商业贸易、宗教、文化、人种、动物、植物、疾病等方面大规模互动和交流启动,这对全球农业生态分布、人口增殖、洲际贸易和西方殖民霸权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史称“哥伦布大交换”。

  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晚近500年间,海陆大通,世界上各个都市的网络都连接成为一个唯一的世界性网络。人类的交往、合作与竞争所生发出来的力量,在塑造人类历史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地球的历史。

  伟大的苏格兰哲学家和现代经济思想奠基人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道,“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是哥伦布在1492年航行到美洲和达伽马绕非洲航行到达印度”。哥伦布先后五次美洲之行,首次将美洲生态系统纳入欧亚和非洲的生态系统交往联系之中,不仅引发了跨大西洋的经济、物资、思想、文化、宗教以及制度交换,更带来一种生态环境上的大规模空间上的交流,具体包括各种物种(含人种、动物、植物等)、疾病(微生物)、生态体系的移植、复制与传播,史称“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

  西班牙人的地理大发现让新旧第一次紧密连接为一个统一整体,以前孤立、封闭的世界第一次实现互动与交流的“全球化”。进入19世纪,随着科技手段的更加先进,现代化潮流在世界各国的不断推进,远洋舰船的航行能力更强,容纳量更大,战争的规模和贸易的数量更加庞大,世界一体化程度朝纵深迈进,生态大交换的种类、速度、范围和广度较以前时代更加迅速。甚至可以说,近代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得益于“哥伦布大交换”开启的世界一体化,它带来一个经济、文化、贸易、得以统一的全球交通圈,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以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和达伽马航行到印度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日后在全球范围内促成了一次前所未见的生物洲际流动。数千年来,人们普遍通过迁徙的方式来移植作物,哥伦布到达新美洲后,这一进程大大加速了。美洲的各种粮食作物的实用性迅速在非洲和欧亚得到验证,随着欧洲商船、殖民者、探险家将成千上万的物种带到大洋彼岸安家落户,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交错融合。因此要想了解世界历史,就必须了解美洲食物向外大迁徙的故事。美洲的土著民为旧贡献了玉米、木薯、马铃薯等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有红薯、豆类、花生、可可、凤梨、南瓜、番茄以及几种食物都被传播至世界各地,其中玉米和马铃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除了小麦和水稻之外最重要的第三和第四大粮食作物,对18—19世纪以来欧亚人口的快速增殖、缓解粮食危机和世界人口大爆炸产生深远影响。

  交流尽管不对称,但是旧的动物如牛羊和作物在新的扎根和扩散,对新和旧依旧产生重大影响。旧也向新贡献了谷物、蔬菜以及甘蔗、橄榄等植物物种,在粮食作物的交换中,美洲从欧亚获得了数量不多的一些作物品种,主要是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小红萝卜、苦瓜、洋葱和大蒜等蔬菜。广阔的美洲草原对于种植小麦而言具有极大优势,至18世纪,小麦不仅成为北美殖民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日后成为欧洲殖家的粮仓。旧作物丰富了美洲的食物种类和营养,根据不完全统计,殖民地时期美洲殖民地普遍栽种的作物有247种,其中从欧洲移植到美洲的有199种。除了粮食作物、各类蔬菜和水果外,旧移植到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甘蔗莫属。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从加那利群岛(非洲西北)带去了蔗苗,品种可能源自巴勒斯坦。此后,蔗糖成为拉美地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成为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海外食物最大消费需求之一,带动了持续数百年的甘蔗种植园的盛行和横跨大西洋的黑奴贸易的兴盛。

  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的小麦田。小麦原产自西亚,中国是最早种植和培育小麦的国度之一。地理大发现后,小麦作物由旧扩散至新,逐渐成为北美新重要的粮食作物。

  大交换让全球生物物种、器物商品等实现了重新分布与交流,桉树被带到了欧洲,阿拉伯咖啡和印度胡椒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香料群岛的香料不断被输往欧洲本土,中国的茶叶被东印度公司商船运往欧洲,而美洲白银也不断输往欧洲,再由欧洲输往亚洲,南美洲的马铃薯被移植到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玉米、辣椒、烟草、蔗糖、可可等也走出北美洲而在欧洲、非洲和亚洲重新安家,从此成为全球性的产物……当然,历史上物种一向都会从某地迁移到另一地,但通常局限于欧亚内部或地中海世界,从未以如此速度和规模,跨如此遥远的距离。如19世纪晚期,坦桑尼亚的任何一个角落所种植的植物中,大约每3株中就有一株来源于美洲。再譬如马铃薯对欧洲的重要性,玉米对中国和东欧国家的重要性,在19世纪日益显现,有效缓解了人口增殖带来的压力,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哥伦布远航美洲之后,人们意识到植物、牲畜乃至细菌是新旧两个世界交战的真正火力,而且它们导致的后果不只是美洲古老文明的毁灭、新的美洲国家的诞生,更是全球生活文化、饮食风俗的大转变。1492年以后,马(美洲原有的马在更新世纪晚期已经灭绝)、牛、猪、山羊、绵羊等牲畜全都由欧洲进入美洲,各种动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安第斯山脉和墨西哥,绵羊开始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基础,广阔的美洲草原更加适宜于绵羊、牛等牲畜的生长和繁殖,它不仅给新世界提供了大量的肉类、蛋白质和羊毛,而且后来成为为欧亚旧各国提供充足肉类食品的新的基地。

  古巴克拉拉小镇农民在收获甘蔗。甘蔗原产非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伴随着殖民者的脚步逐渐转播至美洲。英、法等国在其殖民地发展起甘蔗种植园经济,对宗主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人类的迁徙和远洋航行,会不自觉地带走各种疾病,进而在免疫系统脆弱人群地带引发疫病大流行。在美洲早期的多次疫病中,最致命的疾病是天花,还有麻疹和斑疹伤寒等疾病。历史学家认为当欧洲人带来的各类病菌在新肆虐夺走数以百万计印第安人的性命时,欧洲人自美洲带回的唯一一种病菌是梅毒,被看作是美洲回赠旧的“礼物”。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梅毒在欧洲各国的流行给旧带来广泛影响和灾难。

  疾病是一把利器,也是一堵墙,欧洲人即使拥有先进的火药武器和发达的科技,直至19世纪中期,神秘的非洲对他们而言仍旧是噩梦。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热带雨林疾病,基本上挫败了所有欧洲人想在热带非洲和新几内亚低地定居的企图,是疾病推迟了欧洲人瓜分非洲的野心。

  美国生态学家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1972年出版的《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一书中提出这一概念。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这是旧与新之间联系的开端。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出现了所谓“哥伦布大交换”。欧亚的各种农牧产品进入美洲,原产美洲的农作物则来到旧。此外,旧和新的病菌、文化以及观念都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18世纪晚期,英国的库克船长三次南太平洋探险发现澳洲,第一次将澳洲生态系统和太平洋系统纳入日益一体化的全球生态系统之中。尽管史学家们没有采用“库克大交换”(Cook Exchange)来表述这种新的生态交换,但是在澳洲、太平洋地区与欧亚之间乃至与非洲、美洲等依旧存在巨大的人种、作物、植物、家畜、微生物等交流,对现代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意义重大。

  《话说世界》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著名世界史专业教授和研究员组成编委会,由世界史专业教授和博士为主组成创作队伍。《线幅左右精美图片,内容囊括了从史前至2018年的世界历史。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

  “帝国时代”是《线卷,主要是指殖义的帝国时代,大致涵盖1815—1914年这段时期,跨越百年时间,而帝国主义则通过吞并他国领土或对他国建立经济、、军事、文化霸权等,建立有形或无形的帝国,从而扩大本国势力范围。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欧洲各主要大国在均势外交原则下基本相安无事,但欧洲列强却在欧洲之外的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展开了新一轮的殖民争夺,甚至不惜发动局部战争。自大航海时代西方世界就一直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但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列强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到1900年前后,西方列强已经瓜分了大半个世界,1900年的一张世界地图要用九至十种颜色来显示它们各自所占领的地区。

  颜玉强,学历史系1989届英国史硕士。毕业后在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1995年,与出版界前辈共同创立北京大江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总编。2015年至今为独立图书策划人。代表性的策划并主编有《西方哲学画廊》(7册,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外文明同时空》(6卷,入围第11届上海图书奖,获得首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再现世界历史》(100册,畅谈出版社)、《再现世界地理》(100册,畅谈出版社)、《再现中国地理》(100册,畅谈出版社)。 著作:《戊戌变法》(莎士比亚出版社)、《五四运动》(莎士比亚出版社)、《海上人事》(鹭江出版社)、《青田人在荷兰》(中国华侨出版社)、《安徽人文地理》和《安徽城市地理》(莎士比亚出版社)等。译著:《牛津英国史》(合译,商务印书馆)、《里根自传》(合译,东方出版社)。

  曹瑞臣,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2005年获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近代英国消费、消费社会兴起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世界民族》《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权威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话说世界—帝国时代》(卷13)著作一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