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7大伟人没有他们中国就不会有今天
今天的中国,为何能够走向繁荣富强?没有这七位历史伟人,或许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今天,本期节目来为您盘点对新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七位历史伟人,来看他们如何铸就了今日中国的伟大与辉煌。第一位:毛主席
毛主席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历史伟人。1893年,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自幼便立志要为穷苦人民翻身做主的事业奋斗一生。在求学的路上,毛主席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亲自到乡村进行考察,并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际,确立了自身的主义信仰。而在毛主席投身中国之后,更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的胜利。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带领红军实现了二万五千里的奇迹征程。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国家和民族陷入危难之际,毛主席的乐观主义精神,为所有华夏儿女都带来了希望。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则带领解放军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成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毛主席,则继续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经过一五计划,我国构筑了基础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而通过三大改造,昔日旧社会的剥削则彻底在华夏的大地上一去不复返。在毛主席的时代,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牛胰岛素等成就更是让中国能够骄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带领人民,带领新中国站起来的毛主席,当之无愧是对中国现代历史影响最为深远,最伟大的历史伟人。第二位:周恩来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也是伴随毛主席一生的战友。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周恩来自幼便享有着相对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中学时期,深感民族危亡的他便提出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为了探寻救国的真理,周总理前后于日本、法国留学,并加入了中国早期的主义小组,为我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投身后,周恩来便立志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1927年,周恩来组织八一南昌起义,组建了我党自己的军队,打响了反对派的第一枪。而在开辟井冈山等根据地后,周恩来则与毛主席一起,共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坚决支持毛主席在军事上的思想指导。而在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周恩来则作为我党的代表,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团结了各方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周总理也多次以党代表身份,同谈判,力促中国的和平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总理一职,兢兢业业地做着人民的公仆,并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使得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和科教文卫等各方面事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此外,周总理在积极主持中国内政的同时,还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不仅让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西方国家缔结了友谊,更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精神”写入了国际外交的史册,为国际的和平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第三位:朱德
朱德,被誉为“红军之父”,位列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之首。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仪陇县。年轻时从军,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深造,前后投身辛亥、护国战争、战争,是我党家中最早一批投身的将领之一。而在朱德随后留学德国、苏联的历程中,他逐渐树立了自身的主义理想信念。1927年,朱德同周恩来一起组织八一南昌起义。因此,朱德也被称为“红军的缔造者”。而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朱德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朱毛红军成功会师之后,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国的之路探明了前进的方向。此后,朱德更是在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总司令员一职,人送雅号“朱老总”,为我党军队制定战略方针。抗日战争期间的百团大战,以及解放战争“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体战略,均出自于朱德。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也并没有就此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付出着贡献。他多次强调军队应服从党的纪律,加强了军队的思想建设,并且为我队的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主席多次称赞朱德为中国付出了毕生心血,并时常称“朱毛不分家”,足见两位历史伟人对中国的影响力以及彼此缔结的深厚情谊。第四位:
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年幼时的接受了私塾、中学的良好教育,并在1919年时投身五四,并以此历史契机留学法国。在留法期间,结识周恩来等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自此树立了坚定的主义远大理想。在归国之后,便投身中国。国民大失败后,开辟左右江根据地,并发动百色起义,支持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与刘伯承互为搭档,在抗日战争时开辟太行山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则挺进大别山,并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数次人生的起落波折,但他的内心却依旧坚定着自身的理想,并立志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20世纪70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国家再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繁荣富强之路。晚年时的,继续积极推动国家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理论飞跃,让中国从站起来,实现到了“富起来”。第五位: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被视为“两弹一星”工程的元勋,更是国际科学界“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后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导师的指导下,钱学森有机会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攻空气动力学,自此踏上学术之路。在美国留学期间,钱学森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式教授。在此期间,钱学森不仅积极培养各路英才,更为液体火箭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来他能够为中国火箭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放弃美国优渥条件,携家远渡重洋,回到祖国怀抱。在归国之后,钱学森便主持中国的各项科研工作,尤其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他最先提出了“火箭军”的现代军事概念,并且积极推动中国导弹、和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最终使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科研成就,在现代国防事业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晚年的钱学森,不仅依旧心系科研,更为中国的科研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提出过诸多建议,为新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第六位:邓稼先
邓稼先同样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是两弹一星工程的元勋,尤其是在的研发领域,邓稼先所做出了历史贡献更是不可磨灭,被人称作“中国之父”。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是清朝文学家邓石如的后人。自幼年时,邓稼先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随后于1948年前往美国留学深造,专攻物理学。学成之后,邓稼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怀抱。归国之后的邓稼先,迅速被我国吸纳到核理论和核工业的相关研究部门中,担任重要职务。由于研究的科研项目,事关国家未来的百年命运,因此邓稼先只能隐姓埋名,到茫茫戈壁大漠之中,从事着艰苦的科研工作。在多次核试验中,邓稼先不惜危险,亲临现场进行考察,甚至捡起核试验中的弹片。在邓稼先领导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氢弹试验的成功。然而,长期在核辐射环境下工作也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这使得他于1986年便早早离世。张爱萍称赞邓稼先“视名利如粪土”,而杨振宁则称邓稼先为“中国和世界的伟大科学家”。第七位:袁隆平
袁隆平,是我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他研发的籼型杂交水稻,使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更让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从此免受饥饿之苦,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29年,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的一户贫困家庭,在求学的道路上,他逐渐对农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学习农业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60—70年代,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多次进行杂交水稻试验,并最终成功发明出代号为“南优二号”的籼型杂交水稻,令世界为之惊叹。自此,中国人民端稳了自己的饭碗,免受历史上的饥荒威胁。而随着袁隆平和科研团队对杂交水稻的不断改进,也有越来越多的衍生型高产水稻被逐渐发明出来,并推广至世界各地。进入21世纪后,袁隆平则又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恶劣环境的沙漠水稻、海水稻,更进一步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2021年,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但是他的功勋却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中。以上便是七位中国历史伟人盘点的全部内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更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更会因为他们的精神鼓舞而书写华夏新的历史篇章,在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