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物报道要善于“三抓”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0-01

写人物报道要善于“三抓”

  写人物报道的要求较多,但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以下的“三抓”要求:即抓特点、抓现场、抓细节。把这“三抓”落实到位,稿子就会有亮色。

  天地之间,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有共性,但更多的是有个性、有特点、有差别。我们搞人物报道,首要的是要抓住人的特点,写出这个特点。

  媒体上经常刊登一些先进人物、典型人物的报道,如何使这些报道和深入人心呢?也要遵循这个“抓特点”的理念,努力写出“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语)。

  当年人民日报记者范荣康写大庆精神大庆人,倾其笔墨写出了大庆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苦干实干”的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4年10月至2006年11月间,曾搞过一个《名人专访》的专栏。在商议如何写稿时,大家说,还是要写出其特点为好。

  又比如写漫画家方成,要写他的“忙”:他自题3句话: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还比如写散文家汪曾祺,要写他的“杂”:汪曾祺写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还会烹饪,烧得一手好菜,让邻居和朋友品尝。

  平心而论,现在媒体上的人物报道有不少,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给人留下点印象的并不多。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之一就是所写的人物特点不突出、不鲜明、似乎都差不多,人们当然也就没什么印象了。

  抓现场,说的是要抓住采访现场一些生动的动作、场景和对话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诚如人民日报社原社长杨振武老师所说:“要近距离接触,要有记者眼睛看到的东西。”

  我们这里说的不是那种“一对一问答式”的采访,而是指记者与受访者在一起的“体验式”采访。这种采访不是通过“一问一答”把材料收集齐就可结束,而是要求记者“沉浸”在采访现场观察、体验。

  比如写名人,他们的阅历丰富,著述颇多,如果照那种“写人物履历”式的写法,那恐怕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但从采访的现场写起,倒给人一个新鲜感。

  我小心摁响门铃,来开门的是张先生,老人开口第一句话:“请迈门槛。”我心里一惊,这明明是楼房,哪来的门槛?向下一看,门口果然横着一道用方便面箱做的“纸门槛”。“前几天,屋里跑进来耗子,只好用这个来对付。”老人笑起来很天真。

  通过开门、迈门槛这个现场,把张中行先生的音容笑貌写出来了,使人如临其境一般,印象当然很深刻了。

  我们有些记者对“抓现场”似乎还没有概念,在采访现场也不大注意观察,不大主动去体味现场的景物、氛围,因而在写稿时也就不大可能写出来了。

  请谨记:当你准备把一个人物介绍给读者的时候,一定要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一种亲近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写现场,通过对置身于采访现场人物的描绘,把读者与人物的距离拉近,使他们接近、亲近起来。

  现在有些人物报道一般的叙述比较多,总是“他如何如何”“她对别人说……”等等。其实这种写法远不如一个或几个细节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穆青当年写焦裕禄,其中“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的细节,令人难忘;

  人民日报一篇写军医汪瑞的报道写道:“汪瑞和她的丈夫都在边疆工作,两人经常一起上下山,但是从不同乘一辆车。为什么?山路凶险,假如万一出事,也要给孩子留下一个亲人。”报道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读者的反映是:看了上面这段话,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

  写人物报道可以以记者口吻做些介绍,但不能过多。最佳的做法是在稿子里有几个最典型、最感人的细节。曾写过《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戴鹏老师说,写人物一定要靠细节来支撑,细节是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如同血肉的细胞。

  在写任长霞这篇长篇人物通讯时,戴鹏老师费尽心思、千方百计收集细节。不少细节把他自己都感动哭了,他深切感到:细节在这篇通讯里,是强音符、是“”,可以生发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

  写人物报道要善于抓特点、抓现场、抓细节,这是指导记者采写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在有些记者身子是下去了,但抓什么?怎么抓?心里没底儿,有时只好跟着感觉走,这是不行的。

  倡导“三抓”,实际是告诉记者下去采访要有重点,在观察的同时,注意抓特点、抓现场、抓细节。把这些抓到手了,心里才踏实,写稿才带劲。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