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类(人工智能人类何去何从的法义梳理)
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纳米机器、数字生命……当人工智能不断进化,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在科幻小说集《未来史记》的开篇中,作者江波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同时,他通过9个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故事,让读者从现实中照见未来的多种可能。
如人工智能李子需帮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通过算法洞悉人性缺陷,做出违背常理的诊断 ;嫌疑人利用人脸识别智能系统的漏洞,与警察交换身份,将警察关进监狱 ;未来医学将纳米机器人用作人体免疫细胞植入人体,纳米机器人却开始攻击人体……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情节,却从另一方面逐渐拓宽我们对于科学发展的认知与想象。
江波: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2003年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研究生毕业。曾经七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四次荣获全球华语星云奖金奖。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独到的洞见,作品设定硬核新颖,是中国硬科幻代表作家之一。
在《未来史记》这本书中,江波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探讨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将来。在他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出现自我意识是极有可能的事。原因在于亿万年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在各种不同的方向上都出现了自我意识,如喜鹊、黑猩猩等。只要大脑的神经网络复杂到一定程度,就能诞生自我意识。如果按此类比的话,当人工智能的算法达到足够的复杂,或许出现自我意识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一旦人工智能具备了自我意识,新纪元就开始了,一个‘新物种’从此诞生。江波说。面对自己所创造的这一物种,人类该怎么办,他在书中给出了一种解答视角,那就是赋文明以机器。机器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人类的文明赋予它们,让它们学会人类的思考方式。一个具备文明素质的人工智能也就和真正的人类没什么分别了,甚至最终可以代替人类继续创造这个世界。
当然江波也表示,这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理解,而得出的推论与思考。这也是科幻的魅力所在,在科幻中,我们的想象被无限放大,这些想象又逐渐被投射在科学中,照进现实。
Q-北京青年周刊
J= 江波
Q目前构思科幻小说的灵感与养分来源于哪里?
J我觉得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写作的缘由都是受到了某种触动。所以对我来说,任何的触动都可能转化为科幻小说的起点,比如说一场对话、一本书,甚至一篇散文或一段视频。我觉得只要把这些内容向着未来的方向去思考,那么就可以成为科幻小说的灵感来源。
Q创作了那么多作品,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角色?
J就《未来史记》这本书来说,我最喜欢的应该是丽娜,她是一个虚拟的生命体,你可以把她看成是一个数字生命。在丽娜这个角色的数字世界中,她拥有一种近乎于无限的能力。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角色,是因为她有一点像单纯的婴儿,在她的概念里是无善无恶的,只是想去追寻一些自己的问题。如果将范围扩大到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应该是今年将会发表的长篇小说《红石》里的主人公兰蒂斯。兰蒂斯是在我所有塑造的人物里面最喜欢的,因为它是一个有缺点的英雄。在此之前我作品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趋向于一种完美的呈现,但更复杂的人性应该是小说所探索的目标之一,所以在这个人物上也算是进行了一些尝试。
Q在这本书的 9 个故事里,有正在或已经被实现的吗?
J开头的两个故事应该都已经接近现实了,人脸识别和辅助医疗。人脸识别在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科技了,而我在小说里面讲的光场头盔,在脸上打上不同的光来模拟不同的人的脸,这个其实在现实当中有一定的对应。上次看到一个新闻,应该是我发表了这篇小说之后,过了一年,我看到了一条科技新闻,那条新闻里面就是通过在脸上,脸的不同部位照射不同的光线,可以让人脸识别产生误判。这跟我在小说里面所设想的情景有非常非常相似的地方,它实现的本质是类似的。而辅助医疗则是利用人工智能来辨别癌症的征兆,其实技术上已经成熟了,只是看人们的接受程度。
Q在过去的一些其他作品中,大多对于机器的发展会最终主宰人类抱以恐惧的态度,但在你的作品中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像你说的赋机器以文明,或人权,最后或许人工智能会为人类做主,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J我觉得这个事情的确是这样。你说它是坏事还是好事?我觉得主要还是看它发生的过程,如果说机器就像终结者一样,它接管了人类的所有武器,然后就开始对人类进行屠杀,进行毁灭,那这肯定是一场悲剧,人们对此感到恐惧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机器它并不是以这种暴力的手段毁灭人类,而是作为和人类相处的方式,逐渐演化,最终人类慢慢地消失了,机器逐渐占据了主导,成为将来的社会当中唯一的存在,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其实可以持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因为这样的发展,其实你完全可以把机器看作是人类的替代,或者说它们就是人类的后裔。它继承了你的理念,继承了你所创造的文明,那么它就是人类的后裔。我觉得我们用开放点的观点去看待这个过程的话,应该不是特别难以接受。这种衍变只是一个最终结果,对这个结果我觉得并不需要感到特别的恐惧或者是欢迎。重要的应该是它的过程。
Q你觉得到那时人类还会有哪些方面是优于机器人类或人工智能的呢?
H我觉得如果是从一些绝对指标来说,比如视力、听觉这种诸如此类的指标,人类应该不会比机器人更优秀,机器人它可以做得很极致,原因在于人只有一个生物的躯体,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只能在这个生物躯体的能力范围内。但机器可以扩充,它的大脑可以扩充到很大很大,它的力量可以通过某些机器达到人类的几千倍、几万倍,所以你要从各种各样的这种指标来衡量人类和机器间的差距,那我觉得人类是不会优于机器人的。
但这并不是说人类没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因为人类它是以人类群体内部的价值来衡量的。就像 AlphaGo 战胜了人类最优秀的棋手,那么你可以认为任何一个人去跟 AlphaGo 下棋,那都是下不过它的。但是人和人之间还在下棋,他在下棋的过程中能得到乐趣。
虽然说人类是下不过 AlphaGo,但我们还是会继续玩围棋比赛,还继续将围棋作为一种消遣。所以如果未来社会,人类和机器人共存的话,那么人类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做,在这方面人工智能会完全替代掉人类。但是那些能够引起人类兴趣的事情,哪怕人工智能做得再好,对人类也没有什么影响,还是会有人去做。
互联网小常识: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表现在:设备冗余、热拔插组件、无故障工作时间、内部时钟精度等方面。路由器的冗余表现在:接口冗余、电源冗余、系统板冗余、时钟板冗余、整机设备冗余等方面。
Q作为科幻作家,你想象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
H这很难讲,因为人类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与不确定性。而对于科幻作者来说,所探讨的便是这未来的种种可能。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有可能会看到自己的预言实现的那一天。
《未来史记》:丽娜寻找身世,从赛博世界降临混乱人间 ;萨拉丁巧妙布局,跳出藩篱,潜匿在茫茫网络 ;哪吒几乎触发世界大战,却突然间飘然而去,驶向星辰大海 ;阿特斯破茧而出,纳米机器人获得不死之身 ;……当强大的机器成为新人类,他们必然会开始思考那个古老的问题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中国科幻代表作家、七届银河奖得主江波顶峰力作,在机器与人的史诗中涌现密集的思想冲击,重塑我们对现实和未来的认知。
文刘艺琳
编辑TsaoYu
资料提供湛庐文化及受访者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互联网小常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传送信息的协议是HTTP协议,用于传输网页等内容,使用TCP协议,默认端口号为80。
赵梦:主唱的决心
话剧演员闫楠:天真的狂人
赵佳丽:不定义美丽 不定义青春
金博洋:一直想要战胜挑战
王诗玥&柳鑫宇:感谢你的坚强和陪伴
武大靖:英雄集体成就了我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元宇宙: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 2022年9月1日 吉娜·爱丽丝 」
互联网小常识:VTP有三种工作模式:VTP Server 、VTP Client和VTP Transparent.Server一般一个域中只有一个。用于设置因此不需要学习VLAN信息,Transparent相当于一个独立交换机不参与VTP工作,Client不能建立、删除或修改VLAN,它只能从Sserver学习VLAN配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