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人物描写的3个手法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9-18

说说人物描写的3个手法

  写人物报道,需要对人物进行一番描写。特别是一些介绍人物的专栏如《人物专访》、《名人近况》、《众生相》等里面的稿件,把人物形象描写好,是题中应有之义。

  写人物要抓特点,而人物形象则是其特点之一。把这个人物形象抓准了、写好了,这个人物就“立”起来了,使人有了触摸感。

  文艺作品中,人物出场都有个亮相动作。亮相亮得精彩,给人的印象就深刻。同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也有个亮相问题,即所写人物如何出场?给读者一个什么印象?

  1996年12月31日,第一位来自非洲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结束任期离开联合国。人民日报记者周德武在写这一特写时,对众人瞩目出现在告别现场的加利这样描写道:

  寥寥几笔的描写,使人们对加利先生敢于与美国霸权主义作斗争的精神顿生敬意(见《联合国风雨送加利》,1997年1月2日人民日报)。

  2022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在专注运算中感受无穷妙趣》的通讯,介绍了学物理学院教授赵宇心致力将现代数学引入固体物理研究的事迹。

  穿着一条发白的牛仔裤、一双白球鞋,每天在家和学校间低头疾走……在学校园里遇见赵宇心,多数人会觉得他是一名匆匆而过的大学生。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一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的第一批博士,不久前迎来了毕业时刻。

  许多人想象他不知如何的怪杰,谁知他是书生外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有类村中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

  以上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除了具有一代家风度的人物形象,与当年国统区报纸的歪曲宣传大相径庭。

  83岁的廖静文,虽然瘦削却依然皮肤白净,秀发乌黑,五官清秀。淡雅,是眼下唯一很适合于描述她的词汇。

  眼前这汉子,个头一米八,魁梧壮实的身材,把墨绿色的邮政服撑得紧绷绷;爱笑,性格爽朗,一咧嘴,门牙已掉了——这些都是多年奔波高原留给他的印记。

  坐上他的邮车,奔赴青藏线:从格尔木出发,翻越莽莽昆仑山,再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最终到达“雄鹰都无法飞过”的唐古拉山镇。这条邮政“天路”,中国邮政集团格尔木市分公司投递员葛军独自跑了11年。(《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24日第20版)

  细致刻画,如同工笔画一样,讲究的是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来刻画人物,使人物特征突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果说细致刻画是一种“静态描写”的话,那么这里讲的“在活动中展现人的形象”,则是一种“动态描写”。这种描写取一活动场景,通过动作、表情、话语等来展现人的形象。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再如,人民日报社资深高级记者马鹤青1981年7月间写兰考县委刁文的报道,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紧张的麦收季节,兰考县委刁文从乡下回到县城。他满头大汗,一身尘土,见人就笑:“你没想到吧?大旱之年,咱们小麦大丰收!”他晚上开完公社会,第二天一早又骑自行车下乡。54岁的人,干起工作还是劲头十足。

  这一手法在新闻界得到传承,如光明日报(2022年7月11日)刊登的《孟凡东:保质量就要“一根筋”》报道,开头对孟凡东的形象有一段描述:

  晚上9点多,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调试区域,一台起重机还在被加班调试。明亮的作业灯照射下,起重机的长臂显得愈发“修长”。

  不知过了多久,从起重机长臂尾部爬出一个衣服上沾满润滑油的年轻人,宽额方脸,皮肤黝黑,有股子“少年老成”的劲儿。“全都没问题了。”他对一旁的同事说,笑意在脸上漾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又一次做到了。

  一般说来,举凡写人物的新闻报道都应该注意写好人物形象。因为只有把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介绍给大家,人们才能对这个人物有感性认识,逐步熟悉起来。

  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那种就某一问题专访某一部门官员的报道,则大可不必把受访官员的“人物形象”描述一番,只需介绍一下他的身份就可以了。因为人们所需要了解的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解释。

  细致刻画,要看采写的是哪些人物。比如说你写了一个大人物,或某一方面的公众人物,那就需要对其进行一番细致刻画。因为人们对其不大了解、但有兴趣,细致描述一番是必要的。

  有时候,通过写活动来展现人的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一些。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办过一个名为《众生相》的专栏,所载稿件大都是在“叙事中说人”。

  “姥姥喜好抽烟,有一天我们好言劝说她‘别抽烟了,抽烟多了,孩子长不大……’姥姥说‘别哄我了,我抽了大半辈子的烟,你们一个个不都长大了吗?’听她这么一说,我们几个都不说话了……”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据实而写”,千万不能虚构、更不能笔下生花。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和理念。请大家谨记。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