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研究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互联网金融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由其衍生出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第三方平台支付系统或软件。这既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样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引发的信用安全和网络风险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由其导致的在现阶段存在的风险展开讨论,并对企业如何有效防范展开研究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越来越广大的应用,“互联网+”也逐渐融入了各行各业,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兴起与发展,现阶段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ITFIN)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联系在一起的新兴金融行业,包括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等金融业务,同时支持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支付等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领域,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推动力。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主要包括成本较低、平等性和高风险三个方面。第一,传统金融行业影响需要巨额固定成本以支撑其整个系统的运行,因而在启动和扩张阶段都需要大额资金;而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在最初的项目启动阶段需要投入较大额度的资金成本,当互联网金融网上平台成功建立并运转正常后,其后续进行扩张仅需要极小的成本就可以完成,而且互联网金融行业往往有着非常高的经济利润与附加经济价值,除去对固定资产进行大额折旧以外,也不会生成其他太多的额外成本。第二,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客户有对应的不同VIP级别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办理业务的客户的级别不同,所享受的服务和待遇也不同;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客户的职业、地理位置和需求层次等方面即使存在各式的差异,但基本上所享受的服务和待遇都会是一致的。第三,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而言,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要求和需求都要高得多。由互联网金融衍生的网络支付等极大方便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支付方式,也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是现阶段对互联网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的一大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对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完全依赖性使得其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或病毒感染等,从而造成整个网络瘫痪并导致客户信息资料泄露等其他各方面的损失。当然,这种风险仍然是可控的,我们需要及时对这种风险加以防范,建立具有规范性的有安全保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近年来,受互联网的影响,实体经济逐渐处于下行阶段,而金融风险却逐渐升高,现阶段由不少中小企业正面临着较原来更加艰难的经营状况,并且大大增加了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因此造成互联网金融平台对接的主要资产在质量水平上出现了明显下降,并伴随着逾期率和不良率的明显升高。同时,受互联网融入市场经济的影响,普通客户进行投资的情绪和市场预期的波动都较原有情况有大幅增加,增加了资金流的不稳定性,导致部分平台经营压力持续增加。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从业机构在合规化转型过程中,因经营前期存在期限错配问题以及资金池、大额标的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却想要继续保持经营状态而导致积累的风险敞口较大,使得企业转型难度增高,无法平稳退出,而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和金融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比如备份照片和通讯录的“云网盘”、储存各种账户密码的“iCloud”等等,云计算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开展业务的主要工具。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使用借助这些发达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做到非常便利地就能实现在网络上的交易,当人们在互联网金融平臺办理业务,那么他们的个人信息以及账户信息都会被存储在云计算平台中,既方便互联网金融平台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数据,又能够达到客户对于业务办理省事便捷的要求。但是,风险也是由此诞生的,因为网络安全保障的缺乏。在面临黑客攻击、受到病毒入侵时,保存在网络平台中的信息数据会被泄露、窃取、盗用,甚至在用户本人非授权下完成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在2014年上半年,就爆发了“携程漏洞门”“二维码支付欺诈”“OpenSSL心脏出血漏洞”等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等等,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后果都十分严重。
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对于某些不真实不诚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警惕性,避免由于信用欺诈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经营压力,同时也对有过度创新风险和信用较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加以控制。政府及相关监督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或设置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档案,来为金融机构提供是否给予下一期融的依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一些不适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有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监管法规进行调整。尊重市场发展规律,使金融监管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应与时俱进,积极建立和落实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标准,积极优化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及办理流程的监管工具和监管指标体系,提高对于互联网违法行为的敏感度和警惕度,切实提高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监管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据互联网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评价,对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实施差异化监管,来对信用较差或有前科的互联网企业加以重点监督控制。各监管机构之间可以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或共享平台,保证监管行为的规范化,实现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共同的有效的监督。
当下社会,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下得到飞速发展,有不少嗅到商机的企业纷纷一拥而入。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中都缺乏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有力的信息数据保障机制,使得有些企业在面临黑客攻击或被植入病毒时无计可施,轻易就被对方盗走数据,增加了经营压力。在如今的网络信息大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及时注意到网络安全隐患会对其经营本身造成的危害,将目光投向长远,而不是为了蝇头小利就放弃招纳更具有专业素养和水平的信息技术人员,要重视自身网络防护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强有力有效的网络安全屏障,实现稳妥地可持续进行的企业发展。
互联网技术走进金融行业既是在新时期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提高而需求扩大的结果,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兴起与发展,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包括移动支付、网络支付和第三方平台支付等支付方式的创新极大的影响了人们消费模式,而且促进了传统金融模式向着符合新时代要求做出创新与转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渐渐地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大大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基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及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可以使得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降低由互联网金融企业过度创新带来的冲击与损失。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需要完善自身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屏障,以帮助自身在网络大环境下安全稳妥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