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中部地区风险低、其他地区风险高的空间格局
各地区金融风险地区分布特征: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风险形成了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低的“两极分化式”的空间格局。物理距离是影响金融交易的关键因素,正如Porteous所指出的,物理距离相距较远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进而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金融集聚恰恰缩减了金融机构或市场间的物理距离,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有效避免了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降低金融风险。
但过度的金融集聚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噪音信息”的比例,不利于金融风险的控制。相比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金融资源高度集聚,大型的金融机构几乎都选取北上广深等东部一线城市落地。该地区的金融机构集聚在带来金融资源便利获取的同时,也因金融集聚区域内过度的竞争和创新以及集聚的极向化问题导致了金融风险的高度集聚。
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省市间地理距离较远,金融资源较难集聚,也相对匮乏,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因此其蕴藏的金融风险也较大。正如沈悦等的研究所指出的,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金融资源集聚在东部发达地区,而金融资源的集聚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相反,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落后,金融资源相对匮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我国金融风险最终呈现出东西部地区金融风险高、中部地区金融风险低的空间格局。
地理位置邻近的地区间的金融风险和房价泡沫的溢出效应可能会较明显,例如上海、江苏、浙江等邻近地区的金融风险和房价泡沫的互相传染效应可能会较强。除此之外,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区房地产市场金融资源的相似性,也会影响金融风险和房价泡沫的空间溢出效应。房地产市场主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若各省份之间所获得的金融支持水平相差较大,则其金融相似性越低,进而其空间关联性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从滞后效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金融风险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即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积累效应,且邻近地区(地理邻近或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水平相似的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地区的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空间传染效应,为房价泡沫的溢出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传染路径。从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可以看出,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的房价泡沫会显著提升本地区的金融风险。
因此,在防止房价泡沫对本地区的金融风险有影响的同时,应严防邻近地区房价泡沫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传染。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抑制本地区的金融风险,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对本地区的金融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对本地区具有挤出效应,即“虹吸效应”,将会吸引本地区的资本等进入邻近地区,从而削弱了本地区的经济,进而不利于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控制。此外,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均不利于金融风险的控制。
在短期效应下,无论是地理空间权重矩阵还是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和金融空间权重矩阵,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但从长期来看,其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可能不再稳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和金融空间权重矩阵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同样,无论在何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也显著为正,即邻近地区房价泡沫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正向影响保持稳健。同样在短期效应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但从长期来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缺乏稳健。无论是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还是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或金融空间权重矩阵中,不同住房负债比下的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依旧为正,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邻近地区房价泡沫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在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和金融空间权重矩阵下也同样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以看出,通过改变核心解释变量房价泡沫的计算方式后,其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依旧显著为正。短期内,无论在何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但是,房价泡沫的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仅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金融空间权重矩阵下显著为正。因此,相较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房价泡沫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理权重矩阵和金融空间权重矩阵下更稳健。
持续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调节作用。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Glaeser等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为例,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房价、住房建造规模、房屋空置率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等差异,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泡沫,并指出我国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和中央政府所求房价维稳的目标相冲突,政策干预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平衡,但正确的政策干预措施也能够避免房价泡沫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陷入了“宽松(2008-2009年)-收紧(2010-2013年)-宽松(2014-2015年)-收紧(2016年至今)”的不定向循环中。但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房住不炒”政策的提出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方向定下了总基调。自此,各地纷纷出台限购政策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挤出房价泡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2017年以来持续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减弱了本地区房价泡沫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正向影响;同时各地持续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抑制邻近地区房价泡沫对本地区金融风险的正向影响。所以说,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同时抑制了房价泡沫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