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一地鸡毛然而并没有无辜者
12月19日,甘肃省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组发布《关于公布甘肃省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市场退出机构名单的公告》。甘肃省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组称,甘肃省内至今没有一家网络借贷公司完全合规通过验收,外省在甘从事网络借贷业务及分支机构均未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
这已经是第八个宣布取缔辖内所有网贷平台的省(市)了,此外还有云南、河北、四川、重庆、河南、山东、湖南在内宣布取缔辖区内所有网贷平台。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名单应该还会继续增加。
就在甘肃宣布消息两天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的一番发言透露了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真实看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积累、扩大、暴露到此后持续至今的清理整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教训非常深刻,值得认真反思总结。”
在这篇由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代为致辞的发言中,潘功胜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三大反省”:一是各方一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属性认识不到位,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金融,金融科技也是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概念游移和科技外衣改变不了金融本质,无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无论是ICO还是STO,都应透过眼花缭乱的名词甄别其业务活动的实质。”
二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其风险的传染性、涉众性反而更强,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风险也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跨界、跨区域交叉混业特征、风险扩散速度更快,溢出效应更强。另一方面,接受服务的长尾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不高、损失承受能力有限、潜在的社会危害更严重。
三是部分市场主体不尊重金融规律,激励扭曲。在技术快速迭代更新的大背景下,真技术、假技术鱼龙混杂,一些市场主体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突出,技术应用未经审慎的论证和实验,过于强调技术,缺乏对金融规律的尊重和敬畏,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很可能留下遍地狼藉。
潘功胜这番表态的潜台词就是:不管是什么技术,都改变不了金融的属性,而金融玩的是风险生意,互联网不仅没削弱反而把风险放大了,韭菜们被玩家们给收割了。
潘功胜的表态还算相对客气,而已经从工行行长位子退下来的杨凯生则更直白,用“一地鸡毛”来形容互联网金融的今天。而且“面对这一地鸡毛,人人都是一脸无辜”。
再次引用那句被互联网用滥的“当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过,小编今天想要放过“无辜”的投资者,不排除确实很多投资者冲着高额回报,明明知道是一个击鼓传花游戏,但是抱着侥幸心理却玩砸的。不过看在那些投资者已经亏得倾家荡产的份上,还是不想伤口上撒盐。但是小编在此提醒投资者,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成为大趋势的当前,忘记高额回报吧,那早已是过去式。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忘记互联网金融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提起互联网金融,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谢平。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之父,资料显示他1985年起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随后担任过中投公司副总经理、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最早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最早对互联网金融理论进行完整论述。
时至今日,在财新的网站上还有谢平“互联网金融九讲”分享课的页面,官方介绍是这样的:本课程兼具学术性和操作性,旨在提供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框架。本次分享课程内容共分九大部分,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和模式,互联网金融对支付、、货币等领域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至于这堂课的价格,分为三个档位:在线元。
谢平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倡导者,曾经表示“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趋势或降低系统性风险”“风险更低”“不用去读商学院,老大妈就可以”甚至表示“技术上可以取代央行”这种极具争议性的语言风格似乎跟体制内出身的谢平并不搭。连他自己都说,“理论界我属于颠覆论的”。
在2013年的一场演讲中,他大胆预言,互联网金融是可以跟银行金融和资本市场融资并列的人类第三种金融模式。“大家现在理解是互联网只是金融的工具。(我认为)不是工具。将来互联网金融能发展到什么形式,不取决于金融的发展,而是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能发展到什么形式?我们不知道。”
对技术的极度崇拜让金融出身的谢平忽略了金融的本质:风险。除了大力宣扬互联网金融外,谢平还亲自为企业站台。2016年4月12日,谢平在钓鱼台国宾馆出席“借贷宝企业版发布会”时对借贷宝大加赞扬,称其重新定义社交互联网金融。而借贷宝先后被媒体爆出“714高炮藏身其中”“助推高利贷”“贩卖用户数据”等等。
谢平并不是唯一一个支持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也是最早一批研究、探索、参与并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学界代表,根据资料显示,廖理依托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资源,创办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建立了最完整的互联网金融案例库,创立了FIN100创业加速器,培育出大批人才,并致力于早期项目孵化,培育出道口贷、华道征信、家财网等多个项目,用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进程。
当然,谢平作为众多支持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派之一,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今天的高峰。作为监管者早期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的若即若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后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早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之时,中投原总经理高西庆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应该脱帽向银监会的领导致敬。互联网金融能发展到今天,跟银监会的开明态度有非常重大的关系。监管机构本可以因为某个官员的一句话直接把互联网金融‘杀掉’,可是他们没有。”不知道银保监会现如今看到这一赞扬,该作何感想。
作为监管者最关注风险,这一点可以从近日经济学家姚洋的一段吐槽中可以看出:“银保监会的一位说要把风险降到零,那金融就没法玩了,金融天生就是玩风险的”。不少银行、保险和者都曾经吐槽监管者过于注重风险而把业务管的太死。2014原银监会的一个部门领导在一次论坛发言中表示“互联网金融有力推动了金融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便利,给传统金融领域提供了补充。”鉴于监管层对风险的极度敏感,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和支持。当然,出于职业惯性,他不忘提及对互联网金融适度监管。
除了银监会,互联网金融的另外一个监管者央行也曾经大力表示过支持。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普惠金融。彼时也是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唱的最响亮的时候。
当然,在这里小编也希望为监管层说句公道话,监管永远是落后于市场创新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市场经济。监管也面临一个尴尬的平衡,即如何在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过早干预会扼杀创新,而过晚干预则会留下一地鸡毛。
当然,如果没有那些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即使学者和监管者再怎么鼓吹,互联网金融业不会形成气候。不得不承认,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确确实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有创业者备受诟病:先锋金融董事长张振新客死他乡、留下千亿债务,拍拍贷改名信也科技,同盾科技被爆出利用爬虫技术爬取公民信息、美利车金融创始人被警方带走……
正像《资本论》所说的,“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会是最后一个结局为一地鸡毛的泡沫行业,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不管是谁,希望互联网金融的结局多少能对那些专家学者和监管者带来一些启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