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指南 最全的互联网+资料都在这里了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2-05

竞赛指南 最全的互联网+资料都在这里了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也可申报其他符合条件的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报本组。

  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中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老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7年3月23日,截止时间由各省(区、市)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31日。

  各省(区、市)各高校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和管理。省级账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创建及分配;校级账号由各省(区、市)进行创建、分配及管理。

  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各省(区、市)自行决定。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120个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银奖。

  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省(区、市)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各高校还可以通过腾讯微校(2016)提供的资源推广大赛。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7)“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第三届新增,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初创组、成长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

  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参赛团队与数位风险投资人进行逐一面谈,并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投资方案,在规定时间内与投资人商议,确定投资意向。

  第三届大赛由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中关村百人会天使投资联盟和全国高校双创教育协作媒体联盟参与协办。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Q1:面对这样大型的竞赛活动,学长是如何做前期准备活动的呢?选题的角度和组队的过程是怎样的?

  A1:由于我们院导师制,所以我大二就找老师做项目,并且申请了国创,而我做的项目正好是有前期积累的,也是因此选题是老师指的方向。关于组队我们都是做技术的,对创业没有经验,所以只好去互联网+群里喊人,寻找经管院的同学,队伍也就是这么组成的。

  互联网+的一个好选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指出来的选题,这种选题用三个字说:高大上。因为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事很长时间,他站的高度和我们的高度不一样。第二种是,自己的创业idea,就好像ofo共享单车、insta360、超级课程表,这种项目,所以在大学,有技术,有idea就去实现它!

  Q2:从论文到成品这一路想必十分艰辛,学长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当时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吗,有事如何坚持下去的?

  A2:由于自己的项目是科研项目,所以很多都是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需要自己去找出路,可以说刚开始做国创的半年,完全是一片瞎,什么都没有成,只是时间硬砸上去,什么成果都没有,但是随着之后慢慢对行业的了解,以及学习一些新技术,慢慢自己之前的疑问都有了解决方案,所以有时候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去找解决方案,向他人寻求帮助,而不是闭门造车。

  我自己做项目经过开始半年的混沌期,到后来学了新技术,慢慢将学到的技术融合到自己的项目中,最后发现我做的就是当初想做的方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实现的方式不是以前计划的那样,而是一种新的方式。

  A3:可以说我自己在项目中做的核心东西是在互联网省赛前,将自己学到的技术集成到项目中,所以说比赛有一种推动作用。互联网+比赛对于我这种普通学生来说,是一个开拓视野的好机会,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经过比赛的锤炼,自己的一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演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我有一个队友,对我说我以后做Java工程师,我去写创业计划书有什么用,这种想法过于功利,当然对于技术大牛来说可以说是拿融资,将自己项目落地、发展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