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信用卡风险案例汇总:信用卡代还、虚构交易、代理维权……
今年以来,受到多地疫情散发、社会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不少信用卡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承压,代还、代协商延期、代理维权等黑灰产抬头,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形成了一定挑战。而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不少不法分子打着流调、防疫的幌子进行,或利用数字人民币热点,骗取资金。小编对近期与信用卡相关的风险案例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信用卡代还、POS套现、积分变现、信息窃取等,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也为大众消费者敲响警钟。
疫情期间,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搜索“信用卡逾期”关键词,会出现许多包含“债务协商”、“债务处理”、“代还”等字眼的用户ID。部分持卡人为解决逾期烦恼,极其容易被此类内容吸引。
据《华夏时报》报道,“信用卡代还”业务一般要求客户下载其APP,注册后绑定进行“智能还款”,将卡内余额进行“循环消费”,就可以把当前账单推迟到下个月还。其过程的本质为套现,通过套现的方式将资金取出还给中间商,持卡人就免除了当期逾期的压力。
即便缓解了短期的还款压力,但代还不是一笔免费的生意。《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往往要向持卡人收取不少的手续费,且需要提前收取点费以防止持卡人“跑路”。
除此之外,这类“代还”行为还存在不可忽视的法律风险。一方面,代还“中间商”本质上提供的是类金融业务,和小贷等性质相似,在没有相关金融牌照的情况下,有非法经营之嫌;另一方面,为实现代还的操作,“中间商”通常需搜集持卡人个人身份信息,甚至包括信用卡核心信息。个人身份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带来、侵权、盗刷等风险,给持卡人造成经济损失。
但与此同时,多家银行也已开始出手遏制此类现象。今年上半年,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对信用卡还款通道风控手段进行了升级,主要包括限制非本人还款、发布用卡安全风险提示等。
事实上,今年4月以来,已经有多家银行推出保障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的特殊人群无法及时还款的情况,提供账单延期、费用减免、征信保护等支持保障服务。若持卡人确有困难,应通过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协商,避免陷入信用卡代还的陷阱。
除以上这类“代还”现象之外,还出现了各种以“信用卡代还”为名,行之实的情况。一种为以“帮助他人还信用卡欠款”为借口诱骗用户参与“兼职工作”,当用户开始接任务“代还信用卡”后,起初犯罪分子会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酬劳,骗取信任,让用户放松警惕,加大投入。在获取完全信任后,骗子就会以各种借口拒绝支付本金和酬劳。另一种则为以“信用卡代还”之名进行非法洗钱活动,不法分子要求用户提供信用卡信息,首先帮助其还款后,再利用对方的信用卡进行“洗钱”操作。
今年2月18日,陈某被警方抓获,其信用卡涉嫌非法转账汇款,涉案金额累计达70多万元。他回忆,1月16日,正在为信用卡还款发愁的他在某平台看到一条代还信用卡的广告,对方表示,只要帮忙进行转账操作就可以代还信用卡,免手续费。陈某相信了对方的说辞,并根据对方的要求约了一个朋友,两人各携带6张信用卡,于1月18日与对方见面。见面后,陈某和朋友将信用卡还款的事情全权托付给对方,还将自己所有的手机、信用卡支付密码交给对方。
目前,存在不少代理商推出帮助用户办理信用卡、并进行养卡和提现等业务。他们利用信用卡免息期的时间差腾挪资金,“以贷还贷”,“以卡养卡”,每个月也以此盈利。
除“以卡养卡”之外,还有不法分子利用POS虚构交易骗取信用卡积分,以兑换刷卡金实现非法获利。
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被告人陆某某、杨某某瞄准某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刷卡金活动,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使用本人及向亲友收集的上百余张信用卡,通过自行购置的POS机刷卡,“自刷自还”虚构银行流水700余万元,骗取信用卡积分兑换刷卡金或参加其他优惠活动,非法获利10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定被告人陆某某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五千元;被告人杨某某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五千元。
积分作为银行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的重要福利之一,长期以来受到“羊毛党”的高度“关注”。近期,部分“羊毛党”化身中间商,以周转资金、为用户提供便利为口号,回收持卡人手中的信用卡积分,帮助持卡人将信用卡积分全部兑换成现金,从而获得利差。
通过《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展,大部分信用卡积分变现操作模式均是通过银行先兑换相应的虚拟权益商品,然后由信用卡中间商将商品换取为现金返还给持卡人。不同银行信用卡可兑换的金额不同。
甚至有“羊毛党”更进一步,通过“拉人头”层层招代理的方式,赚取中间差价。相同数量的积分,不同层级的“代理”能够兑换的价格存在差异。在面对新的客户时,“代理商”可以随意报价,随后赚取其中的差价,只需定期缴纳一定数量的会员费即可。
然而,此类积分变现行为的背后也暗藏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及盗刷等风险,持卡人在出售积分的同时,往往会向“代理商”一并提供身份证号、号、手机号码及密码等私密信息,上述信息存在被非法使用的可能,增加了交易风险。
不法分子采取多种手段窃取信用卡信息。一类为利用各类专业器具,在收银结账等场合趁机读取用户信用卡信息,并进行大量收集。通过此类方式收集到的信息,极有可能被用于伪造信用卡,且伪造的信用卡具备交易功能。消费者在超市、商场、餐厅、酒店等场所进行刷卡消费时,应注意不让信用卡离开自己的视线,并注意对方在操作刷卡时是否存在可疑动作。
第二类为“非法短信嗅探”,这一类型的电信网络犯罪依旧值得关注。据《北京商报》报道,今年上半年,此类案件在全国多地频发,北京市公安局也陆续接到群众报案,部分受害者表示,早上醒来发现手机半夜收到很多验证码和银行扣款短信,网上银行APP登录账号和密码被篡改,财产受到损失。
在此类犯罪行为中,不法分子通过“移动网络干扰+短信嗅探”手段,实时获取用户手机短信内容,并实施网络、盗刷支付等。犯罪分子除了非法登录用户账户外,还采取更加恶劣的手段,由于各类银行APP防范相对周密,犯罪分子便从其他APP截获用户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用这些信息批量登录其他网站,也就是俗称的“撞库”。一旦撞库成功,受害者遭受的损失就不止一两个账户了。
在数字货币的热潮之中,犯罪分子趁机行动,通过伪造与官方APP界面高度相似的“山寨”类软件,以可以获取银行高额信用卡额度的话术,吸引用户入局,欺骗用户进行充值后,再以该应用程序正在升级对接各大支付平台为由暂停APP运行,将资金冻结,将用户拉入陷阱。
今年3月23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有一个名为数字信用的APP活跃异常。李文(化名)告诉记者,“不久前我接触到了数字信用APP,推销人员告诉我这是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相当于虚拟信用卡,注册激活就有信用额度可以提取、消费。我信以为真,就提交了身份证、姓名、电话号码、号等信息,然后花费了500元激活账户,但现在发现充入的资金无法提现,激活的总额度也无法使用。”
央行曾发布风险提示,数字人民币不会在数字人民币APP及银行APP之外要求消费者提供注册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认证信息;应警惕仿冒应用程序和仿冒银行信息,不要访问或回复仿冒网站、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息,避免感染病毒或泄露信息。
年初以来,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对“代理投诉”、“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等所谓“代理维权”行为发布风险提示。此类现象,实则是在协助债务人“逃废债”基础上衍生出的黑灰产业。部分组织或个人以咨询公司的名义,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债务人信任,怂恿或替代债务人伪造虚假证据并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恶意投诉。
据《经济日报》报道,由于部分债务人轻信“代理维权”,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来达到“逃废债”的目的,这种不当行为被业内冠以“债闹”之名。此类行为不仅切断了债务人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有效沟通,还扰乱了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秩序。
其实,在所谓的“维权”过程中,债务人正被“代理维权”组织两头收割。一方面,债务人提供、身份证等个人重要信息后,黑灰组织又把这些信息转手卖给“有需要”的机构,有的甚至擅自使用办理小额,从中非法牟利。另一方面,“代理维权”组织向债务人收取高额代理费后,转过头来又利用债务人曾向金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为把柄,一步步诓骗甚至敲诈、胁迫债务人购买其理财产品,最终使债务人落入陷阱。(文章来源:银数观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