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究竟是风口上的猪还是展翅的雄鹰
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推算,预计到2020年,除住房以外的消费金融增量规模将达3万亿,如此巨大的增量市场将是传统银行消费、信用卡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争相抢占的蛋糕。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的兴起近年来红红火火、倍受瞩目。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苏宁消费金融等由电商依靠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传统银行也不甘落伍,积极组建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如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联合成立了招联金融;其他传统企业如海尔集团也纷纷加入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主打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已接近200家,还有2500家P2P平台也有类似业务。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凭借着风投的热潮扶摇直上、万众瞩目,但是千万不能过于盲目乐观。消费因为其特点,绝大多数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一旦经济下行、或者出现经济危机,受到的影响往往最大,这个时候才是考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真正时刻,正如巴菲特所言:“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1999年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信用卡业务,经过三年的努力,韩国成为亚洲最大的信用卡市场,发卡量突破1亿张。但是好景不长,韩国信用卡逾期率从2001年的3.8%,上升到2003年1月末的11.1%,韩国信用卡市场崩溃,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资金链短裂。从1987年到2006年,信用卡每年以27.85%的速度快速增长。然而,2005年开始,爆发信用卡债务危机,信用卡不良率在2006年5月达到了4.98%。
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普遍存在的风险,一方面是存在风控方面经验不足,如P2P、网贷公司的客户大多数是高风险客户,要求其管理风险的能力要超过银行才能够生存下去,而事实恰恰相反。互联网金融公司另一方面问题是安全性技术不足。我国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经常遭受黑客攻击和敲诈,有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因黑客攻击导致系统瘫痪。
而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也是最难解决的风险是信用风险,而决定该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最主要的方面是其信贷审批决策引擎的设计水平,信贷审批决策引擎决定该客户能不能,该客户能贷多少额度,以及利率的风险定价,甚至还可以包含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可以说信贷审批决策引擎的设计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审批决策引擎应该以银行数据、消费数据、征信数据、税收数据等大数据为基础,各个数据的占比必须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分析为依据得出,而不能凭空设想,凭空设想的决策引擎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经受不住经济波动大潮的冲击。而现实却是,一方面一些银行拥有多年积累的业务数据没有深钻、分析和应用;另一方面,许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抱着残缺不全的数据,以此为基础设计的决策引擎缺乏科学依据,却还高调吆喝所谓的大数据风控,殊不知利用这样存在严重缺陷的决策引擎开展业务越多,出现的不良也会越多,正所谓:“飞的越高、摔的越狠”。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究竟是风口上的猪、还是展翅的雄鹰?这要看你是否长了一双翅膀,这一双翅膀,一只是创新、一只是风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