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联网要顶得住大事件的发生
2020年已经过去,物联网企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浪费任何一场危机中的机遇,获得了逆势发展和提升。
在已经过去的12个月里,除了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之外,还有很多足以载入物联网发展历史的时刻。他们当中有哪些事件尤其值得关注?透露了哪些启示未来的重要信号?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复盘2020年的物联网10大事件和重要里程碑,回望这不平凡的一年。
过去常有人问我:物联网企业中怎么很少有上市公司?从去年开始,问这个问题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物联网领域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飞快。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此仿佛一切的变化速度都在加快。市场的行为模式快速变化,估值偏好快速变化,涨跌逻辑也在快速变化。
如果产业市值占A股比重行业占GDP比重,意味着该行业的资本化程度较高。这个行业可能已经经历充分的市场竞争,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估值可能存在明显溢价。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物联网(2020年)》中的数据测算,截止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保持20%的年均增长率。同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作为一个未被充分资本化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每年都将有大批物联网企业涌入二级市场,吸引更多的资本,承担更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重任。
每一枚硬币都有反面,根据预测,在未来3~5年,A股能够IPO的公司可能会超过5000家。这意味着,IPO不再稀缺,不再被过度保护,不再被资方环绕。借助上市快速扩张成为物联网公司的必备技能,IPO之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知名的还包括云通讯公司Twilio收购了物联网平台Electric Imp,工业软件公司AVEVA斥资50亿美元收购实时工业数据软件服务提供商OSIsoft。
根据安永在2020年5月发布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超过60%的受访者预测未来一年全球和中国的并购交易都将增加,有57%的中国受访者预计他们公司将在未来一年之内开展并购活动。
由多重合力的推动,包括科创板推出和注册制改革导致的IPO风向变化,大公司产业转型进入新领域的需求,以及疫情等因素,共同推动着并购市场的发展。
对于年利润数千万的物联网公司来说,最佳策略并不是IPO,而是被大企业并购。这种趋势将助推科技并购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物联网并购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在国内,大量有效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已经出现,将推进新经济中并购交易新常态的形成,并且并购交易的数量、类型、工具和区域都将发生显着变化。
卖方市场的形成:融资难、增长难、退出难。2020年由于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政策调控、市场资金紧缩,很多创业企业都在遭遇融资难的问题。这些结构性的改变,让创业者和投资者不得不思考如何突破瓶颈,使得卖方市场成为可能。
买方市场的形成:整合、延展、出海。在存量市场下,无论大巨头、小巨头还是中型企业都在考虑通过收购整合以实现更快的成长。收购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企业加快全球化、实现本地化发展的可选项。
2020年12月,由24位院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及阿里、百度、海尔、华为、京东、小米、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共同发起,安捷物联、佛山电器照明、格力电器、公牛集团、豪恩安全、金鑫科技、晶讯软件、雷士照明、乐鑫信息科技、美的集团、南京物联、欧派家居、OPPO、欧普照明、物联网智库、维沃移动通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中海地产等(按照公司全称拼音首字母排序)联合成立了开放智联联盟(Open Link Association,简称OLA联盟)。
多种技术的同时更新换代,导致一家企业很难全部驾驭,企业之间、生态之间彼此结盟才能创造更多从0到1的崛起和奇迹。
2020年1月,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和可信物联网联盟(TIoTA)宣布两家成员将合并。因为合并之后更有利于两个联盟彼此携手,共同努力推动行业的合作和研究,促进开放系统开发,并推广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等可信物联网的最佳实践。
国内的物联网头部企业也开始进一步加强合作,前文提到的开放智联联盟OLA,其成立正是促进物联网企业彼此结盟的里程碑事件。
OLA联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先生担任联盟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担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国内物联网产业优势,构建符合中国产业特点的、技术领先的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和产业生态圈,并向全球开放和推广。
不仅是迎合时代潮流,更重要的是OLA联盟遵循着物联网发展的规律,开启了产业开放与合作的第一步。未来回首再看,这可能是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2020年12月,思科停止了智慧城市业务,发言人说:我们最近决定停止销售Cisco Kinetic for City,并将最终停止对该产品线提供支持。这项业务曾被视作思科的发展重点,目的是帮助思科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软件服务商,但显然思科未能如愿。
AT&T和Verizon也未能幸免于痛,或是直接退出智慧城市业务,或是将该业务并入其他部门。
再看国内,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提出了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从此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很多媒体接连报道了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比如许多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在此次防疫任务中陷入瘫痪;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任务,建设了许多雷同项目,造成资源浪费和项目烂尾;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但因为职责权力边界问题,数据孤岛仍然难以打破;还有部分项目建成之日就已沦为空壳摆设之时。
根据盈嘉互联联合创始人、CTO陆一昕的观点,行业中真正能实现运营的智慧城市项目仅有约30%,其他要么是运营不到位,要么则是干脆没有运营。
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未来10年内,中国将有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城市(城镇)创造了80%的国民收入,90%以上的财政收入,城市发展得好,经济发展才更有动力。
从10年前智慧地球理念的引入,到智慧城市在我国遍地开花,智慧城市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国企与民企合建,社会化力量参建。智慧城市的内涵也从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融合跨界到、法律、管理制度、流程规范中,并从这些方面得到支撑和保障。经历阵痛之后,智慧城市正在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2020年7月,3GPP标准机构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发布版本16,这是5G技术的第二套规范,也是5G IoT的关键一步。
构成版本16的一套新规范包括对“超可靠、低延迟通信”(eURLLC)、定位功能以及对TSN(时间敏感网络)的支持等方面的重大改进,所有这些方面对于各种物联网用例的物联网连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高端应用,如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在这其中,一个重要亮点是NB-IoT和NR一起正式成为5G标准。NB-IoT作为5G mMTC场景的核心支持标准,完全满足mMTC场景KPI要求,纳入5G标准实至名归。
NB-IoT在过去几年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应用实践,使其成为5G先行者,未来都将纳入和丰富5G大生态和5G产业应用,加速5G规模化商用。在5G商用加速背景下,NB-IoT成为5G正式标准,必将对接下来10年中5G和物联网格局产业深远影响。
2020年11月,5.5G产业愿景首次在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中提出,它让5G融入千行百业的路径更加明确。
简单来说,5.5G既是产业愿景,也是对5G场景的增强和扩展。5.5G从5G场景的“三角形”升级到“六边形”,意味着其从支撑万物互联进一步进化到使能万物智联。
5.5G增强的“三老”场景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5.5G扩展的“三新”场景包括:UCBC上行超宽带,加速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RTBC宽带实时交互,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HCS融合感知通信,助力自动驾驶发展。
从节奏来看,短短一年时间,全球5G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而3G和4G时代,这个数字分别只有32万和40万。
预计到2030年,蜂窝网络需要承载1000亿级的连接,这将主要依靠5G实现,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将是面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应用。
2020年8月3日,涛思数据在继将其TDengine单机版开源之后,又宣布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TDengine集群版开源。至此,TDengine超过90%的核心代码全部公开。目前,涛思数据已完成超过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GGV纪源资本领投。
2020年9月,由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技术监督委员会(TOC)投票,同意将开源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项目KubeEdge正式晋级为CNCF孵化级别的托管项目。
2020年底,开源基础软件公司EMQ也完成了近1.5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GGV跟投,这是一年之内EMQ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开源项目备受青睐,有其更深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商业活动和经济组织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商业模式正从单边平台走向双边平台,最后在数字化时代走向了多边平台。
传统制造业基本上都是单边平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仿佛一条流水线。单边平台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即设计标准化产品,尽量控制生产成本,再卖给尽量多的人,从而为企业创造规模效应。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变成了双边平台。双边平台追求的是网络效应。例如滴滴这样的双边平台,平台上的打车用户增加会为平台吸引到更多的车主入驻,同时车主增加又会吸引来更多的打车用户,这就是双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到了数字化时代,商业结构逐渐转变为多边平台,追求生态效应,变得开源开放、共享共生,以联盟甚至社区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最典型的就是比特币网络。这个网络没有控制者和所有者,加入这个网络也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许可。
生态效应和开源模式还将彻底改变物联网企业的销售模式。过去,物联网企业需要以To B的模式,依次拜访企业,从而寻找合作机会。在开源之后,随着名气的快速增长,以涛思数据为代表的的企业变成了类似To C的销售模式,客户只需要到其官网上,就可以查看、购买其相关产品和服务。
这对团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C端的互联网营销,也要懂B端的行业认知甚至管理思维,也就是打造一个既有B端身体、又有C端思维的团队。
同时也必须承认,网络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形成过程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好在只要商业模式本身符合长期价值,最后一定会越好越大,越大越好。
2020年,这家企业释放了两个重要举措:一个是Sigfox可能会放弃自有的网络通信协议,转而应用其他标准,如NB-IoT;另一个是Sigfox计划出售其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的多个网络,位置涉及德国、美国和法国,重新调整业务模型,减少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关注,将更多精力放在数据价值挖掘上。
Sigfox的崛起是源自于他们研发了一套非常简单的通信协议,可以运行在非授权ISM频谱上,使用低成本、标准化的芯片即可传输3-10公里的距离,在低频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支持数年的电池寿命。
这两个举措无疑都在撼动Sigfox的核心,犹如抽取Sigfox的王冠权柄一样,可见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决心。
根据GSMA的研究,连接最终将仅占物联网价值链的不到5%,而其余的95%将通过专业服务的形式体现,比如应用、平台或包含其他服务的混合形式。
应用的价值主要被每个具体部署物联网方案的行业深耕者获取,而这部分正是Sigfox看重的价值,他们想成为万物运营商或者应用聚合者,以期从每个行业应用中都分得一杯羹。
被全球电信运营商视为搅局者的Sigfox,用亲身经历验证,物联网价值链正在逐步迁移和调整,想要在其中找到更大的机会并抓住发展窗口期成长为巨头,必须先有舍才有得。
2020年5月,工信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这是2020年度专门针对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文件。
本次《通知》中,工信部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包括网络建设、技术标准、行业应用、产业体系、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中多个方面值得业界关注。
《通知》首次以公开发文形式正式提出2G/3G迁移转网;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在保障存量物联网终端网络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 3G网络,推动存量2G/ 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 4G(Cat1)/ 5G网络迁移。
《通知》中特别强调Cat1的作用。业界一致认为,未来几年中,物联网连接结构中,NB-IoT+4G将成为主流方式,而4G中Cat1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与NB-IoT一起构成中速率和低速率物联网连接的主力。
目前,国内Cat1产业生态也逐渐完善,以紫光展锐和ASR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平台占据主要份额,各家模组厂商相继推出Cat1模组,使Cat1成为2020年物联网的一个热点,模组成本也开启了下降的通道。
随后在2020年6月,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热议,其中的焦点主要来自于“决定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的计划。
这个计划至少在官方层面上正式对2G物联网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这一态度会驱动产业界做出新的决策。
停止新增2G物联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为NB-IoT的发展进一步铺平道路,中国移动这一决议无疑将对NB-IoT产业加速发展带来更大的突破。
2020年12月,华为云联合云原生基金会CNCF、中国信通院及云原生企业,共同发布全球化云原生交流平台“创原会”,旨在通过探索前沿云原生技术、共享产业落地实践,共创云原生与业务融合的无限可能。
原本企业家们的对话可能是:你的公司业务上云了吗?,而现在很多企业家要改口问下:你的业务是“云原生”吗?
如果按照美国企业的标准,当云服务支出达到IT总支出的9%~10%时,云原生将会迎来爆发期。因此Gartner报告认为,到2020年,将有50%的传统老旧应用被以云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2022年,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
比如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大数据、云原生容器、云原生中间件、云原生安全等概念,这都是在云上可以随意获取的服务化云原生产品,是传统线下没有的服务,有助于获得性能和成本上的加强,就是云原生。
物联网产业也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到达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全球物联网的连接数首次超过非物联网的连接数,这标志着物联网的发展已经跨越了拐点。
当然,连接数只是判断拐点的关键指标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否已经切实的感受到物联网带来的影响。
91%的人反馈他们是物联网的应用者,物联网的项目阶段不断前行,试验、购买和使用的比例越来越高。
经此疫情,智能化升级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计划和战略布局方向。疫情之余,物联网就像催化剂,加速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之旅。
71%的公司至少进行了一项新技术投资,以直接应对疫情。39%的企业表示,为了应对疫情,他们加快了数字化计划。
至今还没听说过物联网的人凤毛麟角,至今屋里没有一件智能设备的家庭已经不太多了,至今还没有接触过物联网的企业更是成为少数中的少数。无论个人、家庭还是企业,物联网都在深刻变革着我们的生活。
以工业自动化市场为例,在疫情期间,由于外资厂商元器件进口困难,产生缺货现象,而中国本土厂商供应链相对稳定,元器件供货及时,这为国内本土厂商开拓新客户和进入新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在某些细分市场,比如中国低压变频器,国内企业汇川技术以18.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这也是中国自动化市场里面主要自动化产品首次出现本土厂商拔得头筹。
展望2021年,中国作为率先恢复增长的经济体,将为拉动全球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物联网市场的增速也将继续提升。
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发挥投资的最大效能,新基建对传统基建的改造和提升作用将更加明显。
新基建通过带动投资、帮助产业链以及流通环节提高效率,未来大概能为中国带来数十万亿经济体量的刺激。当新基建完成之后,预计中国会成为全球最高效的供应链网络,其他国家较难与中国具备相同的优势。
在一次演讲中,《电子时报》的社长谈到自己在一本韩国杂志上面看到的一篇调查报告,报告谈到:“2000年以后,中国选择的重点产业,没有一个失败的。2003年以后,中国的钢铁、石化、汽车、造船等等所有的行业,中国没有一个失败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