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互联网法院四年结案184万宗 办案质效居全国前列
2018年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杭州、北京之后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法院。
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5A级写字楼48-53层的广州互联网法院,被誉为“云端法院”。四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依法治网思想共识,为我国在线诉讼模式、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空间治理等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数字正义。
成立至今,广州互联网法院已审结各类案件18.4万宗,一审服判息诉率98.25%,自动履行率86.67%,办案质效居全国前列。
四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率先探索,深入应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致力于打造和完善全流程在线诉讼新模式,产生了一大批便民利民的“黑科技”,从PC端到“指尖”的蝶变升级,全面重塑了审判执行模式。
“全部都在网上完成,技术上能实现吗?”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之初,“网上纠纷网上审理”“打造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等口号和目标,在该院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中成为互联网司法新常态,并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公众直呼“接地气”。
当前,广州互联网法院建成的5G智慧审理平台,可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诉讼服务,支持当事人全天候在线提交立案申请。
根据展示大厅内的数据大屏显示,通过5G智慧审理平台向广州互联网法院申请立案的人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有新疆的网络消费者,海南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还有香港、澳门的海淘平台商家等。“每天12点至13点是立案高峰期,有时晚上22点之后甚至凌晨2点还有人在网上申请立案。”
5G智慧审理平台经过不断优化,整合了诉讼咨询、信息查询、材料提交等29项在线诉讼服务,让“一次都不用跑”的诉讼体验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简便。
截至目前,该平台访问量达1209.67万人次,在线%,在线%,在线庭审平均用时和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分别比传统审理模式节约3/5和2/3。
为了方便当事人、律师参与远程庭审,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多地布设可提供一体化诉讼服务的便民终端机“E法亭”,该便民设施融合自助立案、远程开庭、智能送达、在线调解等八大功能,打通了互联网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人员跨区域流动遇到困难。广州互联网法院依托司法科技创新实验室,紧急孵化出5G虚拟智能法庭——“YUE法庭”。
2021年5月,广州市荔湾区疫情防控形势突然严峻,法官冯立斌因家处封控管理区域内,在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居家隔离。
为不影响如期开庭,同事将法袍、法槌、、绿幕等物品通过无人车送到了冯法官手中。在“YUE法庭”技术加持下,仅凭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块绿幕,居家办公的冯法官在庭审直播合成画面中,就像往常一样端坐在法庭的正中央,审判席、国徽等法庭元素一应俱全。他的书房摇身一变成了庄严的法庭……
“YUE法庭”让在线审判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在疫情、台风等特殊时期均可实现“异地同框同步”开庭。据统计,仅2021年5月,2名隔离在家的法官就利用“YUE法庭”开庭审理
宗案件。今年4月,广州互联网法院上线“黑科技”——“Allinmessage5G智审卡片”系统,开启了互联网司法审判2.0版本。当事人无需安装下载任何APP,轻轻一点手机短信即可错时异地与法官联系,完成陈述、答辩、举证、质证、调解等全部诉讼流程,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在“全民指尖时代”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
“系统显示,王某从事网络直播已进账486万元。其中,在生效判决履行期限届满后直播进账87万元,明显属于具有完全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的情形。”经过广州互联网法院“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查询,对被执行人进行了“精准画像”。
打造“E链云镜”智能执行分析系统,是广州互联网法院积极运用前沿技术加强执行工作,提升司法大数据分析服务能力的一大创新举措。依托该系统,法院可深入挖掘被执行人的网络活动轨迹及财产线索,让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无所遁形”。
此外,广州互联网法院还上线了“E问执达”移动智慧执行办案系统,当事人通过手机便可实现24小时与执行法官沟通交流,完成财产申报、执行调查等流程,操作简单、快捷,不同年龄、知识水平的当事人都可轻松使用。
持续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建成“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引入通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等33家单位,当事人凭存证编码即可一键调取电子证据。短短四年里,该系统实现了“由点至链,由单链至体系,由体系至生态”的立体化建设,被列入广州市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重点项目。
以著作权纠纷全要素审判“ZHI系统”为代表的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实现自动归纳争议焦点、侵权智能比对等功能,裁判文书智能生成准确率达
当前,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案件涉及新经济、新业态、新类型矛盾纠纷,亟须通过精准裁判为网络空间树立健康新规则,划定网络行为边界。
四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注重从网络行为的特点出发,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尊重司法规律精神,为求解个案正义与网络社会普遍正义“最大公约数”不懈努力。
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切实维护网络空间公民人格权利,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首份人格权禁令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擅用客户照片宣传案”明确经营者未经许可不得将消费者信息用于商业宣传,获评最高人民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微信群主不作为案”明确微信群主应当履行群主管理责任,划定了网络空间“最小自治单元”的行为边界,引发
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聚焦网络虚拟财产、数据财产权益、互联网竞争秩序等领域,陆续受理了一批涉个人信息、虚拟财产、大数据资源在内的典型案件,以多个“首例”及时回应网络社会热点。
审理的“全国首例二手车车况信息案”,从二手车交易场景角度明确经脱敏化处理的二手车历史车况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或隐私,有效平衡了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流动的关系。
审理的“全国首例‘借名’直播虚拟财产侵权纠纷案”,明确实际使用人劳动创造的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荣获全国法院系统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二等奖。
“广州互联网法院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的设立,是广东法院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徐瑄教授表示。
余件。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规制力度,在审理“虎牙诉斗鱼电竞赛事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中,认定电竞赛事直播具有独创性,入选年度网络治理十大司法案件。
在“韩国株式会社诉三七互娱公司换皮游戏案”中,首次将“游戏具体玩法设计”作为游戏侵权的基本比对内容,获评年度AIPPI中国分会十大版权热点案件。
余件。依法规制了设置消费陷阱、霸王条款等违法行为。在“XIN币投资交易案”中,依法打击虚拟货币交易行为,维护金融监管秩序,入选年度全省法院涉互联网十大案例。
在“网贷格式条款改变利率标准案”中,明确互联网小额公司不应在格式条款中以改变本金计算金额的方式变相改变实际利率标准,依法维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入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批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四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提高站位,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定位,始终与大湾区建设同频共振。
个调解机构、489位调解员,其中包括香港特邀调解员14名、澳门特邀调解员6名。成功调解纠纷近5.8万件,平均调解周期仅29天,港澳居民对内地司法和法治环境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跨境协同机制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涉港澳司法合作优秀成果”三等奖。
携手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搭建“云调U链”工作机制,发挥高校师生专业解纷优势,进一步打造网络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的解纷生态圈。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腾讯、抖音集团等7家互联网平台布设“枫桥E站”网上解纷站点,通过开展“线上旁听示范庭审+学者点评”等活动,让企业、商户清晰了解同类型案件的裁判规则,化解大量潜在纠纷。
在履行好审判职责的同时,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产业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规制。成立至今,累计发布司法建议、行业观察报告、审判等
余份,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规范电商交易秩序、引导行业自律等34个方面持续发挥柔性监督效能。为帮助涉网贷青年走出困境,广州互联网法院积极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合作开展“湾区有爱、网护青春”工程,对年龄在35周岁以下、纠纷标的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涉网贷纠纷案件,实行执行和解前置,慎用执行惩戒措施,用司法温度守护青春成长。此外,有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