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全国统一的金融信贷服务平台已经初步成型。到现在为止,除了,其余省市已经建成了省一级的信用信息收集中心,并与全国中小企业综合信贷服务平台和辖区内的融资信贷联通,实现了对金融机构的机制化服务。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进一步完善信贷信息共享和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增强其可获得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功能,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小企业是稳定增长、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关键力量。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银企之间的不对称信息,使得中小企业的可及性不高、信贷占比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信息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效机制建设。今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的信贷服务平台,强化市场主体登记、纳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缴纳、水电气费等信息归集共享,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信贷信息共享和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信贷服务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目前,全国平台已经在全省各地建立了104个省级平台,包括省级平台26个,市级平台78个。在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共享上,截止到2022年6月底,全国平台与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实现系统对接,已共享10项市场主体登记信息、4项司法信息、A级纳税人名单信息、海关注册信息、海关信用等级信息、企业商标信息、企业专利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共计21项信用信息。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抓紧时间,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本地区的企业纳税、水电气费、不动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关于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称,正在推进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和银行总部之间的互联互通,加速全国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在中国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地区进行了试点,选择了上海,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大连,大庆,青岛,广州。截止到2022年6月底,全国各地通过已经联网的金融信贷服务平台共发放了8.8万亿元的,其中信贷2.1万亿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通行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中国普惠金融业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实施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与金融系统的整合,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