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升级版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4-29

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升级版

  近年来,我们访问了100多家跨国公司的总部及其数百家在华企业,我们深刻认识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科学技术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已经再造了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转型为全球公司。

  首先,冷战结束导致全球市场的形成。1989年11月至1991年12月,东欧与苏联发生剧变,持续40余年的冷战结束。冷战结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超越地理界限的全球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其二,以因特网和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支撑。1995年前后,因特网开始被商业化广泛应用,移动电话也开始普及。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使得全球联系空前加强,全球市场才得以真正形成和运行。

  其三,WTO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使得无国界竞争逐步形成。每一个企业或公司所面对的都将是“国际市场”。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把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放在全球经济总体发展中去,制定全球化经营战略。

  全球、经济和科技三大变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集中出现并且相互作用,极大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全面形成和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全球企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向全球公司(Global Corporations)的转型。

  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由母公司统筹决策和控制,从事跨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全球公司则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新阶段。

  1992年全球市场出现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企业跨越地理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功能配置资源和获取资源成为可能。企业在全球范围吸纳整合资源和配置资源,打造全球价值链或者全球产业系统,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

  一批跨国公司从过去的跨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它们或者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设置采购中心、制造组装中心、研究开发中心,或者把价值链若干环节外包,或者通过并购其他企业,使自己的营销服务、制造组装以及研发设计等环节全部延伸到全球,从而形成全球价值链。

  首先表现为股权全球化。股权的全球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吸纳资金的范围从一个国家为主转向从全球吸纳资金,也意味着跨国公司从为一个国家的股东负责的公司逐步演变成为全球股东负责的公司。

  第三表现为管理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管理架构,从以母国为中心辐射若干国家子公司的中心辐射式,转变为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状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承担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强化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全面的公司责任。它们不仅为总部所在母国的社会和环境负责,而且也为海外子公司所在地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形成以责任为核心的跨文化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强化合规管理,反对商业。2009年以来,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或强化了合规管理体系。不少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合规专员,负责培训、制定规则,监查公司运行流程中违规现象,处理违规事件。

  经过上述战略、结构和理念文化三方面调整,一批跨国公司转型为全球公司。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大增加。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统计,1994年到2008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比例从41%上升到57%,海外销售占其总销售的比例则从45.6%增加到62%。

  当一个公司超过一半的资产在海外,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超过一半的雇员在海外就业时,这家公司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就与一般跨国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差异。海外利益成为企业主要来源,海外经营成为公司经营的重心。海外经营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母国经营的重要性则相对下降。这种情况在瑞士、荷兰等小国的跨国公司中,例如雀巢、ABB、飞利浦等公司中特别明显。

  事实上,拥有全球战略、全球管理和全球责任并且跨国程度超过50%的公司,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跨国公司而是新型的全球公司了。

  从1992年中国扩大开放以来,通过全球战略延伸、全球管理网络覆盖和全球责任的推进,全球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通过转让技术、输出管理和直接投资,全球公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跨国公司/全球公司为主要代表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税收、进出口额分别达到当年全国的30%、20%、50%左右,直接吸纳就业约5000多万人。

  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球公司通过引进技术催生了中国现代产业,通过在华设立企业为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作为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外商投资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竞争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国际规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经营机制的建立。

  全球公司推进各国与中国经济交往与合作,形成多方面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有利于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全球公司通过投资与贸易使中国以和平方式获取经济发展所需全球资源。

  历史上,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通过战争掠夺世界资源。全球公司的全球战略延伸到中国,使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这有利于中国通过市场交换这种和平方式吸纳国际资源,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在看到全球公司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公司带来的严峻挑战。

  全球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还没有完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中国本土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能力,中国政府缺乏协调全球经济的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公司也可能对中国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本土企业还缺乏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有的全球公司深度介入中国信息产业对信息安全带来隐患,也有的全球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全球竞争力在中国市场限制竞争,还有的全球公司以商业贿赂败坏中国市场环境等等。

  因此,在与全球公司开展的一个个具体合作项目上,或者说在战术上,我们要谨慎防范全球公司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制定防范措施。在与全球公司合作时,特别要加大合规条款的制定,要求全球公司和外资企业严格遵守中国有关环境、社会、商业等各项法规。涉及信息等安全问题应该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制定防范措施。

  尽管如此,把跨国公司视为帝国主义侵略的经济工具,鼓动跨国公司的,呼吁出台排斥跨国公司的政策,这些做法仍然是荒唐可笑的。中国应该与全球公司构建利益共同体,发挥全球公司的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从投资输入国转变为投资输出国,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投资环境。因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事实上也是改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环境。

  积极合作不是完全依照全球公司的战略顺其自然,而是要积极引导全球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双赢,中国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全球公司也有利可图。

  面对大规模全方位进入中国的全球公司,中国本土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呢?应当面向全球,从全国性企业发展到国际性企业,从国际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那些领先的排头兵企业应当进一步从跨国公司提升到全球公司。中国企业应当像全球公司那样,实施全球战略,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

  第一阶段:适应全球化。这个阶段,也是被动全球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企业的正确战略是变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为通过引进来学习、合作和竞争。在与全球公司合作中学习,在与全球公司合作中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全球公司的全球网络,从而增强实力,从当地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企业,与全球公司在国内市场竞争。

  第二阶段:推进全球化。在第一阶段成长壮大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应当不失时机地“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资金、人才,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在拥有比较优势地区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也可以通过全球公司普遍使用的并购方式加快成长。

  第三阶段:实现全球化。在“走出去”的基础上,建立全球经营网络,包括营销、制造、融资、研究开发和管理营运等各个子系统。至此,中国企业也就成为了全球公司。

  与传统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更强调合规经营,更强调承担全球责任。如果不能强化合规经营,不能承担全面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那么中国企业将难以在全球市场发展,更难以与全球公司竞争。我们要提升公司以责任为核心的合规文化,做合规负责的公司。

  从过去忽视公司社会责任到强化公司责任,从单纯强调公司股东责任到全面强化公司责任,从强调环境社会责任到全面合规经营,对于许多公司来说,这无疑是再造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通过与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对标寻找差距,通过学习与合作,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和全球产业系统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同时,在学习全球公司以及与全球公司合作过程中,中国本土企业应当具有更长远的目标,更主动的发展战略,而且也要有敢于与全球公司竞争的决心。唯有如此,中国本土企业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一个地区型企业发展到全国型企业,从一个国际型企业发展到全球型企业。

  只有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中国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才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