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带读05 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03

中新史带读05 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办报活动的。初年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②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

  ③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在辛亥进行中和中华成立后,取得胜利的党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由内务部参事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暂行报律》,同新闻界约法三章:一是报刊出版须登记注册,否则不准发行;二是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停止其出版,发行人和编辑人并坐惩罚;三是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经被污毁人提出诉讼,应得处罚。该条例遭到了上海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对此,孙中山接受了新闻界的反对意见,下令取消了该报律,此举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成立初期,各种报刊风起云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100多种,猛增至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其中,仅1912年2月以后,到北京民政部门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就达到90多种,被称为“报界黄金时代”。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袁世凯上台后,对和新闻界进行了控制:一是创办御用报纸;二是收买报纸或报人;三是和摧残反对派的报纸;四是通过立法手段建立为其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人。孙中山“讨袁”的“二次”失败后,袁世凯宣布为“乱党”,并查封的报刊。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元年的500家锐减了300多家,报刊减少了三分之二,报批被捕被害。因1913年为农历癸丑年,所以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①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电报技术的普及,报纸上电讯增多,有实力的商业报纸还以重金聘请有才能的记者常驻北京,发回“北京专电”或“北京通讯”集中报道中央的新闻。一批名记者精心钻研采访技术,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验。同时,他们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不少新闻通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文字生动,写作上很有特色。

  ②副刊有了大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在报纸上大行其道。民初以后,有更多的报纸开辟副刊,刊登文学作品和的消闲性文字来吸引读者。

  ③图片报道改进与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大报如《申报》、《新闻报》等,开始增加摄影图片的刊登量。这一时期还创办了一些以摄影图片为主的刊物。

  由邵飘萍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一家比较有影响力的通讯社。该社稿件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虽然不具备面向全国媒体发稿的实力,但仍是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

  1921年创办于上海,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在胡的主持下,该社曾先后在北京、汉口设立分社,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该社主要用邮寄的方法发稿。总社每天发稿两次,约六七千字;分社每天发稿一次。国闻通讯社所发的消息,以详确报道事实为主,不加议论。国外消息和各国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则随时译述,供报界采用。1926年,胡政之将国闻通讯社总部迁到天津,继续发稿,成为北方通讯社中的巨擘。

  初年著名记者。191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了记者生涯。其后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并任上海《时报》、《申报》等报纸的驻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并称为初年新闻界“三杰”。1915年在旧金山被暗杀,其作品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题材重大,内容翔实;二是分析深刻,见解独到;三是文笔生动,亦庄亦谐。黄远生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他的新闻通讯写作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黄远生的新闻观点: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第二,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第三,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初年著名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被称为“新闻界的全才”。1912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根据其讲授的新闻学课程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1926年,邵飘萍在北京被军阀杀害。

  字少珊,笔名少少,湖南善化人。民初北京的著名记者,有“怪杰”之称。1905年留学日本,协助主办《中国新报》。回国后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取“少年中国之少年”之义,以“少少”为笔名,撰写政论,在新闻界崭露头角。先后任《湖南新报》和《公言》杂志的编辑、记者。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被聘为主笔,主写评论。1918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刘少少一生在上较为保守,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为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所欣赏。

  原名凌霄,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江苏宜兴人,民初著名的新闻记者。1916年继黄远生任上海《申报》、《时报》的驻京特派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和随笔。30年代后又任《大公报》副刊、《戏剧周刊》、《北京》副刊和《小公园》的主编,设立了“凌霄随笔”、“凌霄汉阁谈荟”等专栏,颇受读者欢迎。他用彬彬笔名采写的通讯,以内容隽趣、文笔晓畅著称,尤其是他熟悉民初一些要员的身世经历,所写通讯常能运用有趣的内幕材料,因此深受读者欢迎。

  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福建闽县人,曾留学日本。1901年6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后参与创办《警钟日报》。1917年起,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自任社长兼总编辑。曾在政府任职。1917年起开始专注于办报。此后到1926年,是他发表政论、时评、小品文等作品最多的时期。所办《新社会报》曾多次报道黑幕消息被查封多次,其本人也一度被捕入狱。

  名炽章,笔名一苇、榆民等,陕西榆林人。曾留学日本,创办《夏生》杂志。1911年回国,任《民立报》编辑。1912年初,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秘书,曾为其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后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因揭露段祺瑞政府与日本订立满蒙五路大借款合同消息被捕入狱。1926年后,与吴鼎昌、胡政之一起接办天津《大公报》,任主笔,提出了“四不”方针。张季鸾的评论文章,注意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政论缜密;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

  名霖,四川成都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6年受聘为《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