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
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如何?工业互联网是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如何?工业互联网是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近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21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工业互联网列入今年工作任务,多地正加快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专家表示,在政策引导下,工业互联网产业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并加快提档升级。
从行业看,工业互联网已在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得到应用;从产业看,工业互联网不仅促进了单个企业的降本增效提质,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效运转。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步入快速成长期,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实现规模化发展。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具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行业转型作用更加明显。
目前,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构建,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强安全轻量化应用,有效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同时,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接31个省级平台,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及投资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图表: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物联网优化了个人生活体验、释放了工业生产力潜能,大幅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
三、参与主体多元丰富
参与主体多元丰富,依托强大的数据汇聚与处理能力和长期积淀的用户黏性,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以产品、服务、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手段进军物联网市场,在多个领域积极布局和拓展业务,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互联网小常识:SNMP的主要操作有获取(get)、设置(set)、通知(notifications)
互联网小常识:交换机采用两种交换方式技术:快捷转发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基于服务平台化+硬件智能化模式,互联网企业有力推动了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一方面,智能硬件成为互联网企业抢滩物联网产业的突破口。百度、阿里、腾讯、360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积极打造以智能路由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相继推出电视盒子、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家居周边设备;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小米以20%份额位居全球第二,360等公司推出的儿童安全类可穿戴产品也取得了不错反响。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积极推进云平台建设和操作系统研发,以互联网服务模式抢占物联网产业核心。百度和京东合作创建的创新硬件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推出的alink物联网平台、腾讯微信平台均取得快速发展,其中微信以公众号绑定形式实现智能设备之间、智能设备与数亿微信用户之间的连接,设备激活量已达2500万;阿里云OS在2015年的用户数已达到4000万,并进一步推出YunOSforWork、YunOSforWear、YunOSforCar等进军物联网市场。
互联网企业积极与传统行业企业结盟,以创新服务拓展双边市场。近年来,物联网即服务已成共识,产品软化已成为产业附加值最集中的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发展物联网业务必然的成本阵痛、寻找成本附加和收入增益间的最佳平衡点、规避前端智能化投入激增,已成为物联网创新融合是否成功的关键。互联网企业以其平台效应、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本优势与传统行业企业合作,成为解此难题成功之选。在智能家居领域,阿里巴巴与美的合作,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以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在车联网领域,腾讯携手中国人保、壳牌共同成立i车生活平台,打造一站式汽车生活服务;在智慧物流领域,百度与太原铁路局将共建智慧物流云平台,以促进物流的有效供给。
四、创新创业势头良好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在传感器领域,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在RFID领域,中高频RFID技术逐渐具备国际领先优势,超高频RFID和微波无源RFID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信息传输领域,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NB-IoT商用进入部署和推进阶段。在其他领域,北斗芯片、网络架构、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均取得重大突破。
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中国物联网专利申请量呈现由大幅激增到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国内物联网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开始大幅增长。物联网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保持较高热度,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物联网专利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从标准化进展情况来看,全国加快建立物联网标准体系,并且不断强化国际标准制定的影响力。在国内,物联网基础共性和重点应用国家标准立项已超过200项,M2M统一平台、M2M无线连接技术、网络架构等成为标准化重点。地方政府积极实质性推进物联网标准,各标准化组织、研究院所、企业联合高校也在积极部署和参加相关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成效基本显现。在国际上,中国成为ITU和ISO相应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牵头制定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其中包括首个国际物联网总体标准——《物联网概览》。
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取得重大进展的背后,中国物联网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中国各地物联网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快速发展,并开始输出创新成果;政府、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已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五、相关设备数量扩容
相比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内卷和颓势,以智慧工业、能源汽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产业应用为代表的物联网行业增长迅猛,每年保持20%-25%的速度增长。据相关测算,2020年我国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含蜂窝+非蜂窝)74亿个,预计5年后设备数增长至150亿个,GSMA的报告也显示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累计达到246亿个,应用数量将远超电子消费产品。
六、应用示范持续深化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进入高速普及阶段,与物联网在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等层面的融合不断深化。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繁荣和产业优势,对物联网规模化发展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并基于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开启了全球性的智能硬件创新浪潮。其中,可穿戴设备成为创新活力最强、发展最快的领域。当前,中国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血糖、血压和心率监测为代表的医疗领域,以运动监测为代表的健康保健领域,以及防止儿童走失的安全领域等。
另一方面,物联网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模式和渠道,开始从行业领域向家居、安全、医疗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渗透,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融合应用不断涌现。在家居领域,移动APP发挥数据汇聚中心和控制中心作用,华为等众多企业已推出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在安全领域,儿童防丢设备具有蓝牙防走散、安全区域报警、四重定位等功能,360儿童卫士三个月销售已达50万台。在养老领域,移动APP具备老人定位、报警、日常健康检测及大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养老机构解决找人难、老人遇险报警难、遇到问题追溯难等问题,目前已在部分养老机构开展示范。此外,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个人健康管理、运动统计等融合应用引发的流量占比越来越大。
互联网小常识:STP的配置任务包括:打开或关闭交换机的STP,设置STP的根网桥和备份网桥,配置生成树优先级、配置路径代价和配置STP可选功能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