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界的概念游戏与赵本山小品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04

IT界的概念游戏与赵本山小品

  有人说:这是一个概念、模式的时代,大到比尔·盖茨的“维纳斯”之风,小到智能化住宅模型,看了让人眼花缭乱。无论是技术还是概念上的创新,都是抢占市场先机的法宝,如与人无害、于己有利,自然无可厚非;如炒出了新意,炒出了价值,更应提倡。

  撇开那些大胆创新,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士不说,玩概念,是商家继价格战之后的又一个新玩法。在家电行业、房地产业、上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只是到了IT市场,概念炒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君不见,业界在爆炒电子商务概念时,数字精英漫天飞,网络英雄遍地跑,但Nasdaq流年不利,新世纪也并没有给科技股带来好运。于是墙倒众人推,“垃圾股”概念应运而生。随后,市场把热点又换成了鼠标加水泥,可真正能把网络经济和传统产业相融合成功的公司也是凤毛麟角,于是重组、基因、纳米、光谷这些新概念纷纷登场。

  上,赵本山主演的小品《卖拐》,堪称一绝。但IT界的一些“高手”一定会不屑一顾:剧中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江湖郎中的才。我玩好一个概念,投资商会大把地“投”,消费者也心甘情愿地“掏”。

  IT界有个说法:要做成功一个产品,关键的问题就是三句话:“炒概念、找卖点、追货架效果。”所谓炒产品概念,就是把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抽象成为一种概念,来引导消费、推动市场。如果单纯地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恶炒概念,名不副实,如同水中之月,消费者一戳便碎。举个真实的例子,一个中关村的渠道商,非常热衷于推销概念,曾甩出许多新鲜的概念,自编自炒,不时亮出新招。2000年底,当笔者希望了解他们的概念炒到什么份上的时候,不幸的是,它已破产了。

  众所周知,业界从B2C、B2B、IDC、ISP、ICP、ASP等一路闹下来,轰轰烈烈,不可开交,现在全都风平浪静了。IT产业并不是只有追求概念热点才能取得成功,概念就像泡沫,太多太滥,对市场和投资者,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但愿商家能把炒概念的精力和财力,用在练公司的内功上。否则,受损失的不是消费者,而是爆炒概念的人自己。但愿IT市场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摒弃务虚走向务实,当您的客户真正成为上帝时,您的天空定会一片蔚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