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依然受毕业生青睐IT业持续领跑薪酬榜|推荐
有调研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依然是受当今大学毕业生青睐的行业。2021年9月,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约2700名大学生中,有64.33%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
不过近两年频繁引发热议的互联网企业裁员、减招、降薪、加班、竞争内卷、“35岁危机”等新闻,也一次次打破了职场人的“大厂滤镜”,“00后”找工作不再过度迷信大厂也成为一个新现象。而互联网企业在自身业务调整和岗位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其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转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头部企业飞速成长带动了互联网行业整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也创造了大量岗位需求,每年吸纳大量应届毕业生就业。
麦可思研究院主编的《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最近5年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直都是吸纳应届本科生的第二大行业类别(2021届为9.2%),其中以互联网相关行业(包含软件开发业、数据处理、互联网运营、网络搜索引擎等领域,以下统称为“互联网行业”)为主(2021届为8.3%)。
结合所在单位的类型看,应届本科生主要集中在民营互联网企业(以下提到的互联网企业均限定于民营企业),就业比例从2019届的6.0%增长到2021届的6.9%。
值得注意的是,应届本科生在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就业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2021届(2.9%)相比2020届(3.4%)降低0.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5%;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2021届(2.7%)比2020届(2.1%)高了0.6个百分点。
从去年开始,网传多家互联网大厂大规模裁员并引发热议。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多数裁员与企业调整自身业务、优化岗位结构有关。而这可能也影响到互联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
从就业岗位构成上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是应届本科生进入民营互联网企业最主要从事的工作,两者相加占比达到七成以上,且近两届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但对岗位进一步细分发现,近两年应届本科生从事初始技术岗位的占比下降。比如从事计算机程序员的比例从2019届的15.1%下降至2021届的12.3%,降幅为19%。与此同时,应届本科生从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岗位的占比出现增长,2021届(2.0%)较2019届(1.6%)增幅为25%。此外,增幅较大的还有设计/开发、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相关岗位,2021届(33.7%)较2019届(30.2%)增幅为12%。
收入高、待遇好一直是互联网行业吸引职场人的最重要原因,尤其对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进入互联网企业可能意味着刚工作就能拿到在其他行业工作两三年才能达到的薪资。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连续5年领跑行业薪酬榜,2021届平均月收入达到6781元,比同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5833元)高出948元,但涨幅偏低。2021届本科生起薪涨幅(5%)已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7%);与同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最后,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样值得关注。今天在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来自计算机类专业,属于毕业生规模较大的专业类。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均毕业生人数在10万以上。在招聘人数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毕业生势必面临较为激烈的求职竞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相关领域知识、技术等更新换代较为频繁,人工智能、设计/开发、信息安全等新兴岗位的占比不断上升,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需要特别注重调整与更新。
根据2021届毕业生的反馈发现,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的比例(2021届为46%)明显高于工科专业平均水平,说明其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仍需强化,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相关领域业务发展的需要。
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2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5万。覆盖了40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4个职业、324个行业。
20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4万。
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2万。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6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