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华为(万物互联华为多少钱)
面对万物互联的未来,华为正在谋划一盘大棋。
我们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提供无缝的智能化、智慧化生活体验。手机成为个人的数字助理,包括家里的环境设备、办公设备,都能知道你的喜好、听从你的命令,甚至主动给你提供服务,从而为你的生活提供便利。
这是大势所趋,是人类追求舒适、方便、轻松的本性,否则就不会驱动人类的创新、发明、进步。在此前的HUAWEI HiLink生态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展望道。
互联网小常识:可以选择配置下列三种方法的安全访问权限访问: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IP地址和域名限制;安全通信。
为此,华为构建了一个包括1个核心驱动、2个生态平台、3层产品布局全场景智慧化战略。华为希望通过全场景智慧化生活的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贴心、更周到的服务,进一步解放用户的双手和时间,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在5G和IoT成为行业趋势和热点的当下,华为的这个构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当下野蛮生长的IoT生态
严格意义上说,IoT(物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早在1999年,美国Auto-ID就率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当时这个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物联网在中国又被称之为传感网。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作为一项已经有20年历史的技术和概念,IoT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的发展距离我们理想中的万物互联的愿景相去甚远。直到近两年来,AI和5G等新兴前沿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才使得IoT的概念重放光芒,成为行业炙手可热的新风口。
也正是因为近两年行业对于IoT战略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都在持续跟进这个风口,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行业呈现出来的一系列乱象和问题。
当前的IoT行业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要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只有遵循统一的标准协议,不同终端才能彼此发现、连接和对话,只有借助这套标准才能建立起真正的IoT生态圈。
精明到骨子里的厂商们当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各家推出IoT终端的做法早已不稀奇,还希望能够自主建立起一套能够主导行业的协议和标准。
这就造成了目前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规范的行业现状,大量的智能终端和设备由于标准和协议不同,产品和平台独立,互不兼容且彼此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无法形成设备和数据、交互之间的联动。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各自为政的IoT标准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在这样的局面下,用户要打造一个真正的未来智能生活场景,其面对的或许是数十家不同的协议和标准,以及成千上万的来自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的终端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在设计、制造的水平上参差不齐,而且彼此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应用交互不能在一个统一平台、统一的标准和逻辑下完成。日常生活中,仅在连接、激活设备这一项操作上,用户可能就需要下载多个不同的APP,完成数不清的复杂操作。
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成本问题。各家闭门造车式的IoT战略背后,厂商需要承担相应的硬件成本、研发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到了后期自然而然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就给IOT的大范围普及提升了使用门槛。
另一方面,前期高昂的成本投入也不利于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厂商进场,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行业壁垒。不仅不利于IoT这个新兴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也无法凸显其作为新兴产业的核心商业价值。
全场景智慧化战略的独占优势
前面提到,华为将自家的全场景智慧化战略概括为:1个核心驱动、2个生态平台、3层产品布局,其中:
1个核心即HiAI智慧终端计算平台,提供芯、端、云三个层面的技术开放;
2个生态平台分别为HUAWEI HiLink平台及HUAWEI Ability Gallery快服务智慧平台,后者为聚合服务平台,在多场景和多入口精准分发第三方的直达服务;
3层产品布局即1+8+N :1是以手机为主入口;8是以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等为辅入口;N是泛IoT硬件,包括照明、安防、环境、清扫等,以实现覆盖多个场景。
而这三大战略,刚好就是华为IoT生态相较于其他物联网生态的优势所在。华为希望为用户提供的是一种跨终端,跨系统,覆盖全场景的无缝式服务和体验。
互联网小常识:宽带城域网在组建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电信级运行的要求,考虑设备冗余、线路冗余、路由冗余,以及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自动恢复。
依托华为构建起来的IoT智慧生态,华为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华为生态设备上都能享受到同样便捷的服务和一致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华为在构建自家的IoT生态层面做了不少的工作。
从一开始,华为在HiLink平台的打造上都是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培植维持这个生态所必须的阳光和土壤,进而让每一个子系统都能实现可持续的增值和发展,其背后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品牌自身创造的价值。
华为消费者BG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HiLink智能家居战略,HiLink平台可以兼容业界通用的连接协议,如WiFi,Zigbee,蓝牙等。
作为覆盖云、端、边、芯,HiLink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架构标准,能够端对端对整个生态赋能,解决了不同品牌厂家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能够让接入平台的不同厂家设备之间以普通话沟通,从而通过场景化的智能联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家居体验。
截止2019年中,华为HiLink平台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注册用户、600家加盟生态伙伴、超过1000款认证产品,覆盖了100多个生活品类。
就规模而言,华为HiLink平台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oT生态之一,并且其产品和用户规模目前依然维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厂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同时还是规模最大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商之一,华为在终端设备层面的技术和研发实力无须多言。
无论是上游的 IoT芯片,5G网络通讯设备,还是终端层面的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大屏终端等有可能在未来整个IoT生态中承担控制中枢以及流量入口的中心设备上,华为都拥有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和强大的软硬件开发实力。
通过完善的控制系统、技术、入口和协议标准以及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完善、丰富的智能设备,构建真正的全场景智能化体验。
华为目前推出了华为智选品牌,旗下包含华为AI音箱、720全效空气净化器、 iateey智能即热饮水吧、海雀AI全景摄像头、豪恩智能家庭套装、汇泰龙智能指纹锁、莱克智能循环扇.......等多款数量丰富,品类繁多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HiLink平台的智慧赋能,消费者可以借此打造真正的智能生活场景,为生活带来便利。
除了终端厂商之外,华为还加强了与西门子、博西家电、A.O.史密斯、松下以及奥克斯等传统家电巨头,以及包含中粮地产、绿地控股在内的房地产品牌之间的合作。通过与这些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来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鸿蒙OS与全场景智慧的未来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就是LiteOS与鸿蒙OS共同构筑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在这方面,华为的优势也很明显。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刚刚发布的鸿蒙OS,是华为多年之前便做出的战略性布局,为此华为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鸿蒙OS其本身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特性,让其在诞生之初就天然符合物联网设备的应用特征。
相对而言,虽然LiteOS并不如鸿蒙OS那样声名在外,但实际上现阶段的鸿蒙OS就是由Linux内核、LiteOS以及鸿蒙微内核构成的。
LiteOS是华为针对物联网领域推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具备轻量级、低功耗、互联互通、组件丰富、快速开发等关键能力。LiteOS将基于物联网的业务特征打造领域性技术栈,为开发者提供 一站式 完整软件平台,有效降低开发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可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LPWA等领域。
根据华为的规划,未来LiteOS会融入鸿蒙OS之中,以此构建华为未来在IoT领域的软件核心优势。
显然,包括HiLink平台、LiteOS、鸿蒙OS、华为智选系列产品、5G CPE、昇腾910等一系列平台、新品和软硬件技术成果的出现,已经把华为在IoT领域的野心暴露无遗。目前华为已经完成了从系统到硬件,平台到生态的布局。
可以看出,华为在很早之前便做出了前瞻性的谋划和准备,目前华为已经在IoT领域形成了以海量终端用户、家庭网络连接、HiLink协议、LiteOS(鸿蒙OS)、HUAWEI IoT芯片为主的核心优势。放眼目前的全球,能够在如此全面的领域实现抢跑的厂商,只有华为。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势必将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作为一家拥有强大技术创新基因和研发实力的品牌,华为在维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实现真正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方式。而这也是下一阶段,华为要抢占的战略高地。
正如此前余承东所说:未来五到十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战略就是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升级,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互联网小常识: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连接部件分为:建筑群配线架(CD),大楼配线架(BD)、楼层配线架(FD),转结点(TP),通信引出端(TO)。综合布线处记住90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