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者的区别
近来,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热门词汇,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标配,企业似乎都在研究开展或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不少人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内涵和区别不是很清晰,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企业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数字化转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为此,本篇文章分享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内涵和区别。
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实际业务的有效融合,在IT系统内将现实世界的业务对象、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和固化,并记录业务事件,实现企业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高效协同,形成对业务的监控和洞察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支撑高效分析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信息化并未改变现实业务的逻辑,企业思维模式依然以现实世界为主,只是将传统业务模式从线下搬到线上交由IT系统来完成,通过信息化手段,把优化后的业务流程进行固化、自动化,并提供业务决策支持。
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对数据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随着技术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支撑企业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数据的范围越来越大,数据融合共享的诉求越来越多,因此,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数据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的过程,也是对信息系统集成度持续提升的过程。
数字化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一个全感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在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映射基础上,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
数字化的本质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业务转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经济新常态和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优化或转变现有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令企业能够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更加便捷、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让基于数据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新的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数字化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面临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数字化能力建设到人才培养,因此数字化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跨越了某一个临界拐点之后才数字化的收益才会呈现指数化的增长,多数企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智能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含义之一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信息与问题。含义之二是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或功能,例如自适应、自校正、自协调、自诊断及自修复等。“智能化”是自动化技术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动向之一,它已经成为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显著标志。
智能化的本质是让机器代替人做决策。智能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未来业务决策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机器学习、依赖于人工智能,机器在很多商业决策上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取得的效果将超过今天人工运作带来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管理人员决策的工作难度,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多重价值。一是更敏捷的运营,通过感知、认知等技术提高多数常规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改善用户体验;二是更充分的定制化,允许企业提供真正的一对一互动以充分满足客户独立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更智能的决策,使用先进的数据科学来提升企业的经营表现,利用大数据挖掘实现更有价值的商业洞察;四是全新的价值主张,新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式使产品、服务脱颖而出,构建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全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的技术引擎之一,数字化、智能化正释放着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以蜘点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企业,正在用数字化手段为传统产业全方位赋能,助力各行各业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在高新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理念下,蜘点推出覆盖智慧工厂、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商流四大场景数字化平台,为行业提供一条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路径。
近期,多部门密集发声,释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信号,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展开新一轮部署。工信部将强化技术创新,夯实数字经济的根基。商务部计划将进一步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快构建顶层设计。面对政策红利、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三大机遇,数字经济将掀起新一轮建设。同时,作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者,蜘点将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浪潮中实现规模化场景落地,享受时代发展红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