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被扔蛋糕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必要性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9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内镇馆之宝——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遭游客扔蛋糕,蒙娜丽莎胸前被抹上了一层白色奶油,所幸有防弹玻璃保护,画作未受损坏。
据了解,这并不是《蒙娜丽莎》第一次遭到破坏。1911年,被卢浮宫的油漆匠佩鲁贾窃出,2年后才找回。1956年遭一名破坏者泼硫酸,下部严重损坏,几个月后又遭另一名破坏者投掷石块,导致局部颜料脱落。从此,《蒙娜丽莎》就成为世界上被保护最严密的艺术品之一,一直被防弹玻璃保护,还设置栏杆阻挡。1974年,《蒙娜丽莎》受邀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展出,一位女士因为不满博物馆的残疾人政策,朝上面泼了红颜料。2009年8月2日,遭俄罗斯女游客“杯袭”,险些毁容。
这让小编不禁想起同在巴黎被火烧的巴黎圣母院。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标志性尖顶倒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整座建筑损毁严重,至今已经三年,但修复工作仍处于初步阶段,修复难度不是一般的复杂。
纵观历史,无数的瑰宝遭到意想不到的破坏,这不仅是艺术层面的磨难,更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巨大损失。人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提出种种补救办法,不是在展品前增加围栏,就是添加保护罩,设置层层阻碍,大多数人即便亲眼去看,也只是隔着距离或防护罩浅浅的看一眼,对于文物或画作的细节还没有网上图片看得清晰。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重视,审美水平不断提高,逛博物馆、展览会、艺术展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在保护文物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近距离的观赏需求,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由此,国内外大型博物馆纷纷开启数字化游览模式,卢浮宫于2021年3月宣布将馆藏所有的近50万件藏品放到线上,供公众免费浏览,通过图像、视频等带来浸入式体验,使网友仿佛置身于卢浮宫各个展厅;大英博物馆的VR体验则将历史长河谱写成一个个音符,从公元前200万年到公元2000年,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条音轨上随意点击各种色彩的点,各种文物和介绍就会出现在页面中,十分有趣;故宫打造的“全景故宫”,游客可以走进大殿内,近距离观察内部的构造,再也不用隔着层层栅栏的拥挤的人潮;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数字敦煌”,利用VR、AR、MR技术让敦煌瑰宝数字化,体验感不输实地观察。
这种“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游览体验,让受众大呼过瘾,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世界级的瑰宝,不仅能随意行走、“自由漫步”,还能点击展品,随意放大、缩小、720度全方位旋转,任何小细节都不会错过,而且都是免费游览,不限次数,随时打卡。
除了常见的720全景图片,线D引擎等技术,在体验感和交互性上给游客带来了更丰富的游览体验,文化与空间融合,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现在是大势所趋,甚至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都有对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数字化基调,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战略的部署。以科技助力文化,用文化赋能科技,二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是博物馆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探索。
【冠图易展】3D布展云平台,拥有丰富的模板和海量素材,能够帮博物馆实现快速搭建线上虚拟展厅的需求,即使没有专业技术,也能轻松操作。
关键词:卢浮宫线上观展 博物馆数字化 数字博物馆 云观展 线上博物馆 博物馆直播 虚拟展厅 数字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 博物馆奇妙夜 网上展厅 冠图科技 冠图易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