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浅阅读不能责怪数字化 深阅读匮乏是误区
中国人的阅读经历过几个明显的阶段诗歌时代、名著时代、言情时代、武侠时代、绘本时代、网络文学时代以及玄幻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范畴、兴趣、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些改变中可以看到的是读书越来越圈子化、碎片化、网络化,深阅读变成了浅阅读、跟风、浮躁、不求甚解……不得不说,虽然阅读的方式和媒介是越来越多,但阅读的质量却每况愈下。那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阅读,或阅读些什么呢?
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阅读的变迁,只能择其要者。因为3000年的文明有太多的积淀,我们不能在某一地某一处风景流连就像万里长江、九曲黄河,只有在空中才能看见其运动的轨迹。所以,今天我只谈两条线索,一是阅读载体的变迁,二是阅读内容的变迁。
人们曾将书店比喻为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但近两年,全世界的实体书店普遍生存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读书人的精神港湾却从城市的风景线上纷纷消失了呢?
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我们来回顾一下30年国人的阅读经历。因为中国人的阅读不仅是精神成长史,也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个折射。梳理我们的阅读史,也许就能找到这种变化的轨迹和背后的故事。
那些77级、78级的大学生,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那是一个洋溢着阅读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大家如饥似渴地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内容。这时候,阅读成为思想解放和寻找个人价值的一种全民共同追求。
1978年,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作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留在人们心灵中最深刻印记的“伤痕”,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由此翻开了30年中国阅读史的第一页……那些77级、78级的大学生,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那是一个洋溢着阅读的年代。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文化启蒙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
大众文化阅读潮流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庸与琼瑶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家。这个时期的阅读还出现了一种似乎很奇怪的现象,大众把金庸、琼瑶和萨特放在一起,大众文化和高端的哲学并行不悖。有专家认为,“其实这并不奇怪,当时整个社会文化语境是沉浸在新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之下的。人们即使在阅读通俗小说时,也将其纳入了另一个解释框架,比如,从言情感受到人性、人情的复归。”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走向商业社会,电影要讲票房,刊物要自负盈亏,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化管理,面向世俗阅读的东西多了起来,娱乐文化、大众文化兴起。
进入世纪之交,经济的发展使读者出现分层,与世俗化阅读相对应的精英阅读、小资阅读呈现新的特点。《万历十五年》一国人对历史的正解态度,而以略带调侃却又不乏生动的历史细节穿凿,着实让读者大快朵颐。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走红并不完全是因为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而是源自政界和商界对曾国藩的推崇。
总之,90年代的阅读没有完全的主线,没有明显的潮流,而是出现了分化。其次是娱乐阅读的兴盛。三是无论大众还是知识分子,都是一种茫然的状态,阅读是破碎的、随意性的、偶然性的。
进入新千年,“精英阅读”与“大众阅读”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在精英内部,也因为学术分工、学科界限等原因,缺少共同的兴趣点、话题和讨论对象,呈现高度分化的态势。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阅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生了重要的、深刻的变化。80年代,是精英阅读,是启蒙阅读,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成长期;90年代,阅读逐步分化,大众化阅读、世俗化阅读成为主流;21世纪是分层次阅读,是多元化阅读,其中虽有精英阅读,但更多的是实用主义和浅阅读。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崛起历程就是他们的全民阅读动员历程。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中国大多数人的阅读选择正从精神的云端回到市井社会,消解崇高,远离理想,追求声色的快感。丧失精神的阅读是商业社会的必然,还是崇高的堕落呢?也许,这是转型期间整个社会的痛感。
对当前的出版与阅读状况,一些有识之士感到忧虑大多数出版社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切以市场为中心,一味迎合读者。如一位歌星跳楼,全国竟然同时出版了20余种图书。市场上流行所谓的养生书,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南京的一位,居然成了养生大师,教人如何吃泥鳅治病。翻开畅销书排行榜,此类跟风书、泡沫书占有不小的比例。
所以,我认为出版的过度商业化导致出版的庸俗化,出版的庸俗化导致阅读的世俗化。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编辑家。他修订、整理、编辑的《诗》、《书》、《易》、《礼》、《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可以看出,他十分清楚出版对阅读的影响。重视出版的意识形态作用。
几千年来为什么中华文明的传承没有中止,学界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汉字和用汉字书写的内容,以及用这些内容出版的书籍。重视阅读的教化作用,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当然,我们不反对有节制的娱乐,但阅读完全成为娱乐的附庸,就丧失了阅读的价值。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崛起历程就是他们的全民阅读动员历程。反观之,一个人放弃、拒绝阅读也是他的精神荒芜史的第一页,一个民族冷漠、告别阅读的历史,也是这个民族的衰亡史的第一页。所以,我们阅读不要仅仅取其实用,更重要的是汲取思想的营养。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播,之所以得到空前的繁荣,这与纸张的普适性分不开。
我们前面分析近30年来阅读的变迁,主要是纸介质出版物的阅读风景。实际上,我们不能忘记或者视而不见,近十年来的阅读,整体上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阅读转型期。中国人已经不像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安安静静地趴在书桌上读书,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在进入千家万户,这就是数字化阅读。
说起数字化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何谓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出版主要分为三部分:一、网络出版。包括电子图书、网络期刊、网络广告、网络游戏、在线音乐以及可供下载的各种资源等。二、手机出版。、彩信、彩铃、图片、动漫、、手机图书杂志等。三、电子出版。带有文字、图片、音像的磁带、软盘、光盘(VCD、DVD等)等。这一切是以二进制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供应给消费者的过程都是数字出版。
我们数字化阅读状况如何呢?这里有一组权威的数字。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18周岁到70周岁的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为33%左右。不难看出,阅读率增长实际上是数字化阅读在增长,从而拉动了整个阅读率的上升。
数字化阅读的速度发展惊人,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研究阅读,不能不关注新技术条件下阅读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传统阅读究竟有没有冲击?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究竟有没有推动。它是利大还是弊大,值得我们研究。
上个世纪末美国开始搭建信息化高速公路时,一位未来学家就预言,未来的人类将会依靠“数字化生存”。当初,大家可能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从今天来看,中国人如果离开了互联网,生活会变得无所适从。
从甲骨文到纸张,经历了1000年,而纸张使用到现在已经有2000年历史了。从载体的变化看,传播介质对传承文明、积累文化有没有促进作用呢?对于阅读会不会带来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缣帛,因为介质的获取不容易,阅读与使用始终局限于宫廷和贵族。而纸张由于其使用的便捷性、复制的经济性、传播的高效性,阅读迅速在民间普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播之所以得到空前的繁荣,与纸张的这种普适性是分不开的。
某人学识渊博常用“学富五车”形容。如今“五车”可能不到一张光盘的容量。图书馆数字化,能使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存。
对于数字化的来临,首先,出版界感到忧虑。人们担心数字化会夺去读者,传统的出版将会在某一天消失。有人放言,到2018年,中国人将会不再使用纸介质阅读物。但也有很多专家认为,数字化只是载体的变化,正如用竹简还是用纸张一样,关键还是内容的价值决定出版与阅读的价值。实际上,3000年中国人都在使用纸张印刷的读物。改变一个国家所有人的阅读习惯,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数字化的优势是存在的。我们谈到某人学识渊博,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实际上这五车指的是竹简,放在今天,用纸印刷,充其量只有一书包,用光盘印刷,可能不到一张光盘的容量。图书馆的数字化,期刊的数字化,使我们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
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因为互联网和数字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服务,数字化已经成了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
图书阅读在下降,数字化阅读在上升,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莫不如此。我曾多次到过日本,多次乘东京的地铁。我未去之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描述日本人在地铁里读书的风景。上世纪90年代我访问日本时,果然看见地铁里约30%的人在埋头读书。最近去日本的朋友告诉我,眼下日本地铁里阅读的人仍不少,但主要是在看手机。我在中国北京的地铁里也观察了一下,果然和日本人一样,读书人少、用手机阅读者多。在全世界,由于数字化技术与承载介质的变化,延续了上千年的阅读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韩国教育部公布了名为“智能教育”的计划,打算在2015年前,将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全部数字化。那种“背起小书包,我去上学堂”的情景将成为历史。
数字化阅读提高了国人的阅读率,但也有人认为,互联网阅读是碎片化、快餐式、泛娱乐性、随意性的。数字化阅读与图书的深阅读相比,是浅阅读,读者仅仅是被动的在接受,用一句流行的词是“被阅读”。看电视、看动漫、看图片时,不需要也没有时间让你去深思熟虑。而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特性要求观众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尽快理解作品的意义。所以,视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浅阅读。
当然,由于数字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阅读的电子书,每天都以数以万计的速度在“创作”。但截至目前,网络文学中还很少出现那种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鸿篇巨制。数字化阅读中最为流行的内容是玄幻奇幻类、历史架空类、穿越类、都市类、言情类、灵异惊悚类、军事类、游戏竞技类、科幻类等。这些图书发表在网上,并不像传统图书那样经过编辑的选择与加工,而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字。那些脱颖而出的网络小说是靠读者的点击而产生的。有些时候,读者的点击并不能代表作品有专业水准。那些目前在网络上先发表后又出版了的纸介质出版物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系列》等。当然,这是网络创作中极少的一部分,那些在冰山下的,是无数的初学写作者。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中,主办方希望将网络文学也纳入主流阅读的群体。那些在网络上发表,后来又出版了纸介质出版物的,可以参加评选。开始很多网络作品都加入了评选行列,但很快就被淘汰,原因是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些作品缺少艺术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比较率性但缺少提炼,与传统的纸介质文学作品比较还显得稚嫩。
网上作品的发表,也必须如纸介质出版物的出版一样,需要作者、编辑、读者三合一的格局,否则很难产生优秀作品。
传播介质的变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出版数字化也是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创造一种有价值的阅读,达到认识、审美和娱乐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内容思想的贫乏、文字粗俗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目前这种质量的作品依然长期在网上泛滥,数字化不会走得多远。因为古人说得好,“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没有文采的文章,是不会有生命力的。网上作品的发表,也必须如纸介质出版物的出版一样,需要选择、加工、提高,这种作者、编辑、读者三合一的格局,否则很难产生优秀作品。
同时,我们仍然强调阅读经典,即便是阅读数字化的著作,也要从经典开始。因为经典著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积淀下来的典范之作,其代表了一个时代科学文化的最高水准。我们要构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要形成健康的人格,就必须从阅读经典开始。
周百义:深阅读的匮乏是阅读误区,更是时代的悲哀。我们不能责怪数字化,因为数字化是时代的必然,它有便捷、快捷、经济的优势。真正的阅读应当是神与形,心与思的对话。我相信随着数字化的深入,人们阅读习惯的积累,会对数字化的原创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就像五四时期白话文推广初期一样,人们从不习惯到习惯,从粗俗到精致。数字化时代的浅阅读变成深阅读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