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数字中国”写下浓墨重彩新篇章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21

为建设“数字中国”写下浓墨重彩新篇章

  5月6日至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此次峰会以“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为主题,多部门将在峰会期间发布信息化政策和报告,中央网信办将发布《中国数字建设报告(2018)》,众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代表出席。闽江之畔,智慧的碰撞激荡建设“数字中国”的火花,也必将激活“数字”时代的魔力。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建设数字中国等作出战略部署,目的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

  建设“数字中国”,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信息时代,数字化是实体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实体企业只有加快数字化应用,才能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高生产率,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从根本上实现信息技术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研发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10%,实现节能减排10%。

  建设“数字中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网络连线,数据“跑腿”,从在线培训让果农喜获丰收,到网络扶贫“填洼地”“辟蹊径”;从网络搭桥山区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到云端课堂带领孩子迈过“数字鸿沟”,精准扶贫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刷脸进站、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数字”释放新活力,不仅高效还更加便民,人民群众在“数字海洋”中向着美好生活扬帆远航。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江苏审批“不见面”办事“更方便”,“粤省事”微信小程序被称为广东的“数字政府”,让数据“活”起来,让数据“跑”起来,归根结底都是让亿万人民在共享数字中国建设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

  建设“数字中国”,跑出网络强国的“加速度”。技术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信息化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既要抓住机遇,踏浪而行,更要瞄准科技前沿,奋力向前。习总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实现核心技术生态体系化建设、系统性突破。建设数字中国,我们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不断攻克难关,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实现突破,助力网络强国建设迈向新台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开采、利用好大数据这座“富矿”,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才能让“数字”发挥最大效益,释放出更多的红利。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行,将为“数字中国”的未来汇聚新动能,为新时代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更高层次数字中国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李群)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