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手抄报记录共青团路修筑过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6-20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档案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心向党正青春”融媒体行动,寻访中国主义青年团在南京,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的青春故事。

  这是一份记录一代共青团员火热青春记忆、见证一代青年人奋斗岁月的珍贵档案——在一张修补过的青色厚纸上,贴着7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中间写着一行大字“筑雨花台共青团之路”,下方写着“庆祝团的改名”。记者近日在南京市第一中学档案室看到这份手抄报,至今已有65年历史,它记录着1957年一个吸引南京数万青年人参与的事件:修筑由雨花台至望江矶的“共青团路”。

  195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新主义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主义青年团”。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更名,当时的南京市白下团区委宣传部部长董克信提议,发动全区团员、青年义务劳动,修筑一条道路。1957年5月底,白下团区委即向全区团员、青年发出了“修筑共青团路”的倡议书,得到全市机关单位、学校、商店等各行各业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这次劳动没有任何报酬,团员和青年们自带干粮、茶水和工具,但大家都为能参加修筑共青团路感到自豪。

  “为了响应团三大提出的‘劳动、学习、团结’的号召,当时我们一中团委积极发动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还在大礼堂前举行了动员大会。”南京市第一中学张苏皖指着手抄报上的老照片说,照片上依稀可见会场横幅上“劳动、学习、团结”六个大字,还有台下满满当当的学生。其他照片里,则留下了青年学生们扬镐挖石、合力推着石碾子平整路面的身影,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那时候雨花台周边很荒凉,我们高二(6)班的团员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在学校团委和班上团支书的带领下去参加修路。我们大家一路走一路唱,很激动。”年过八旬的一中校友、空军指挥学院退休教授徐邦年至今记得当年和同学们步行一个多小时去修路的情形。

  徐老乐呵呵地回忆说,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用铁锨、洋镐平整路面,再用板车把泥土沙石运走。“大家干得满头大汗,手上起了泡也不喊累。大家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从春到秋,经过数以万计团员、青年的义务劳动,这条全长3公里的道路,终于在1957年国庆节前夕胜利竣工。“竣工的时候我没能去看。后来上了大学,回家了特意去看共青团路,还告诉弟弟妹妹,建设这条路我也参加了劳动。那时候大家都挺自豪的。”徐老笑着说。

  今天的共青团路经过拓宽、延长,沿路都是绿树红花、小区高楼,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了。但“共青团路”这个特别的地名,和它背后的故事,都赋予了这条道路一份特别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条团员、青年们齐心协力通过劳动筑就的道路,也是一条沉淀着许许多多青春回忆的道路,一条见证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火一般建设热情的道路。

  “不论是这份手抄报,还是我们档案室里的其他档案资料,对于我们一中师生来讲,都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张苏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能把自己的青春梦想和时代发展主题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