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的AI+健康实践 解读如何利用AI监测预警救人命
这是一组可怕的数据,全国每年有900万人死亡,心血管原因死亡占43%,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头号杀手”。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8年9月,国务院发文指出,在有效保障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前提下,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国家的支持,民众的期待,产业的成熟,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AI+健康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风口,智慧健康概念更是深入产学研各界,AI正在给不断攀升的心梗高危人群“对症下药”。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多大的改变?这些落地产品又如何与大家的生活无缝连接?近日,网易智能走访了深耕于AI健康的雪扬科技公司,其联合创始人马剑飞为我们深度解读大家的疑问。
马剑飞认为,首先预防与控制,其次早发现早介入,而后医疗救治,这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而预防最为关键,预防大于治疗,在预防阶段花一块钱,可以在治疗阶段少花八块钱。
“这也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大健康产业最大的价值,预测疾病的发生,并且为高危人群提前预警”马剑飞说道,他虽然肯定了AI辅助医疗的应用价值,但始终认为将人工智能真正用于疾病的预测意义更大,“这就是在救人命”。
雪扬科技成立于2015年,连续三年推出升级换代安顿护心手表产品,他们将这款产品比作用户的24小时监测器,但安顿并不定位自己是一家卖智能手表的公司,本质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核心是提供心脑监测预警服务,手表只是一个介质,连接服务系统与用户的两端。
“如果能知道发生心梗之前,人的身体经历了什么,那对于预测疾病将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撑”,马剑飞告诉网易智能,基于这样的思考,研发团队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深耕算法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心率、血压、血氧曲线大类血压疾病的规律,研究得出心梗、脑卒中发生先兆病理模型。
此外,从中医学的角度,通过研究有效数据的脉搏波形图、中医脉论研发出了14种器官健康状态模型,紧接着,通过建立个人状态模型进行自我比对,感知个人健康变化,三大模型协同工作,互为辅助,至此,安顿人工智能系统得以诞生。
据介绍,系统的核心算法在疾病特征算法和器官模型算法,系统不是通过单点值而是通过连续数据,因为身体指标正常不等于趋势正常,安顿就是通过对身体趋势的预测,防病于未然。
通俗的讲,他们的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希望告诉我们三件事,其一,什么病症会猝发心梗、脑卒中;其二,猝发心梗、脑卒中最低病症数量组合;其三,发生心梗、脑卒中的时间范围。
这里“时间范围”对于患者的价值位居首位,时间就是生命从来都不是一句玩笑话,资料显示,发生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脑卒中的黄金溶栓时间是180分钟,但事实上,北京市急性冠心病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的2.61倍,25岁到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死亡95%,其中65%死于家中。
在马剑飞看来,人工智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在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保支出开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他还透露,安顿护心手表已经完成了第三代的更新,量产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如果说人工智能系统是疾病监测预警的内核,那这款安顿护心手表就是各个环节的“前哨站”,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达成以上功能,此外,它不仅仅是采集终端,除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之外,还提供运动睡眠的监测、SOS救护服务、紧急情况定位等服务。
从场景应用的角度,用户首次使用,需要佩戴7天建立个人模型,随后将用户的模型与病理模型和器官健康状态模型进行比对,随后生成每日报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马剑飞指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子女绑定安顿护心手表,远程查看父母的健康情况,让生活多一份心安,与此同时,我们已经通过疾病预警,救了很多人,并且案例还在持续增加。
就像汽车需要保养那样,安顿希望成为提醒大家保养身体的健康管家,为了早日形成普惠的产业规模,安顿还于近日成立了心脑风险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由北京雪扬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STI”)联合发起。
双方希望依托技术资源、学术资源、医疗资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共同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在可期的未来,如果将人工智能“救命”预警得以普惠,全国每年3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