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智能家居也别忘了保护他人个人隐私
近年来,电子猫眼、智能可视门铃、带有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然而,这些智能家居设施,给住户带来了安全方便,却可能采集泄露邻居隐私信息,有的邻里纠纷,甚至闹到了法院。
居民安装智能防护装置,有必要的现实诉求。比如,智能门锁,不仅加密性更强,而且省却人们携带钥匙的麻烦;可视门铃则超越了原有门框中猫眼的局限,它以更丰富的视角、更清晰的画面,捕捉记录家门附近的可疑活动、危险人群,给人们预知化解危险提供预判,并为个人后续维权提供可靠证据。现阶段,由于新型犯罪活动增多,而且多借助运用新兴技术,其作案手段和现实危害,不容人们小觑。可视门铃等防护装置的出现,可以提升住宅的安全系数,加固人们的安全感。
科技进步本身是把双刃剑。就像可视门铃的应用普及,实现了住户对家门口无死角的监控,却给邻居的隐私带来负面影响。
日常生活中,由于可视门铃的安装位置、信息收集范围问题,使得守护住宅安全和保全邻居隐私之间,难以做到周全。围绕该问题的争议较为复杂,可以说存在巨大的现实张力。
综合现有各地法院的典型判例来看,装摄像头的人家多不占理。在相关纠纷中,住户单方面强调住宅安全的重要性,未能周全照顾邻居的隐私权问题。这提醒人们,安装可视门铃,即便理由正当,但不代表可以随意安装。
然而,按照现有法律法规,住宅居民安装具有摄录、存储功能的智能门锁装置,并未得到明确禁止。正是如此,实际生活中,围绕可视门铃的隐私侵权争议依旧存在,但安装可视门铃的人却并未随之减少。当务之急,应明确可视门铃的安装规范,从源头把隐私侵犯的矛盾冲突降到最低。
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生活中,每个人对隐私权益的关注程度,对隐私边界的敏感程度,都存在差异。隐私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守护它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楼梯入户区域是所有住户共享的公共空间,住户在安装可视门铃前,不妨尽到事先告知的义务,征得对方的同意,说明可视门铃的安装位置、信息收集范围、视频存储方式等,甚至展示门铃收集的视频画面,充分邻居的意见。
由于可视门铃的火爆,涌入市场的企业商家随之增多,可视门铃的功能更是前所未有的全面和强大,有的甚至具备云存储、AI人脸识别等功能。和所有云存储终端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一样,对本地上传至云端的视频,必须明确存储、保管和销毁机制。如果可视门铃收集的隐理方式不够明确,无疑会对人们的人脸信息等隐私造成威胁。
对此,生产厂家要承诺对摄录信息的处理方式,既要做好加密,防止被盗泄,又要健全遗忘机制,不过度留存甚至转卖探头记录的信息。对住户来说,挑选可视门铃要选择正规厂家,多多关注企业的隐私保护机制。
围绕可视门铃等智能装置的纠纷冲突,已经越来越多,法院给出判决结论,能够起到以案释法的作用,深化邻里之间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但只有尽快出台对智能防护装置的监管办法,才能监督生厂厂家落实隐私保护协议,规范住户安装相关设备的行为,妥善保护好人们的隐私。(白毅鹏)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