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翰、23魔方和鹰瞳科技:科技赋能健康的另一种可能
上周,鹰瞳科技的朋友带了一台形似视力筛查仪的机器,神秘兮兮地和我说:“道师,用这台仪器,不抽血、不验尿,只需要一分钟扫描眼部,就能检测出你身体的各种疾病隐患。”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作为第一批体验VR、无人驾驶、5G手机的科技直男,一向对这种“听起来都很震撼”的高新技术感兴趣,愿意为之做小白鼠。
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我摘了眼镜,靠上那台仪器。机器启动后,先扫描右眼,再扫描左眼,整个过程和视力筛查体验很类似,但时间更短,可能只有几十秒到1分钟。
一盏茶的功夫,检测结果通过微信信息告知了我。显示我的风险值为20,这是一个较低的风险,符合我不抽不喝不赌的生活习惯。
“太神奇了!以前我通过血液、唾液、尿液检测过身体疾病,扫描眼部查健康还是第一次,这是怎么实现的呢?”我提出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相比身体其他器官,眼睛有个特色在于视网膜里的血管和神经直接暴露在外,能直接观测到相关数据。而视网膜是身体状况的窗口,应用AI科技技术,我们研发了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打造了自研算法,扫描眼部后通过算法自动评估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贫血、失明等在内的55种健康风险。”鹰瞳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
“去年检测了200万人次,今年大概能做到1000万人次。像我们熟知的爱康体检机构,就用了我们的产品。”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和我说。
第一:如果说从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到西方医疗体系的听诊器、检测仪,是医学时代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那么这几年一大批医疗服务和科技行业结合,应用AI科技来改变现代医疗检测、治疗模式,也是里程碑事件。
第二:有了AI、现代仪器的帮助,未来医生会从大量繁琐、基础的诊疗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专注更高阶的医疗服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AI+医疗改变行业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经济价值,会催生一大批新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既可以划入医疗大健康范畴,也可以划入科技互联网范畴,共享两个赛道的资本和产业红利。
这位媒体高管认同我的看法,并且表示他们正在强化医疗大健康产业的报道,还问我有没有关注过其他类似案例,是否也有其他让我印象深刻的企业。
很多胃不好的人喜欢拖着病,难受就吃点药,总以为熬一熬就好了。这是胃病患者的常态,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查胃镜真的太难受了”,查一次也不一定能查出结果,宁愿长痛也不愿短痛。
查胃病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十年,解决的方案有注意饮食、打麻药、无痛胃镜等等,这些方案各有优缺点。
安翰科技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这家企业用创造性思维,研发一个体积如蜜蜂大小的机器人,病人把机器人吃下去,再拉出来,就能检测出各种肠胃疾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人有“眼睛”和各种传感器,经过胃、肠道时拍摄图片,比胃镜更全面地探测肠道内部环境。而且它是可控的,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部位检查。
第一次听说这个方案时,我也用了“叹为观止”四个字。我大概在2018--2019年接触了安翰科技,当时我想机器人能进入胃部还不够,将来如果能研发更小的纳米机器人,进入身体的其他部位,诊疗其他病症,将大大提升人类健康值和寿命。
23魔方给出了一个几百元就可以采集、检测基因的方案。通过微信下单,23魔方会发来一套试管,把唾液吐进试管,然后寄送给23魔方,就完成了基因采集。等待一段时间,23就可以给出基因检测相关的遗传疾病、祖源、近亲等信息。
不知是23魔方信息保护不严格还是什么原因,我在23魔方检测完毕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姓刘的网友加我微信,问了我名字,要找我来认宗。还有人建议我牵头再组织一次“刘氏家族大聚会”,后因疫情防控因素作罢。
写在最后: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技术加速落地,科技+医疗蕴含的价值才刚刚开始,相关的政策已经走在前头。比如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提到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包括陈天桥、黄峥、张一鸣等主流大佬都把精力投入到虚无缥缈的“生命科学”领域,幻想长生不老,而忽视了眼前可以重点开发、落地的领域,真乃买椟还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