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材料“筑梦”智能生活2021年智能可穿戴材料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6-25

  智能可穿戴技术及其衍生领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和产业界的热点研究领域。12月12日,2021年智能可穿戴材料国际论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与单位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共聚一堂,以“智能创新 材料筑梦”为主题,聚焦智能可穿戴材料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与未来展开讨论。

  “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突破上游材料的制约因素,重视相关创新材料的研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表示,学校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特色定位,近年来,围绕“功能新材料、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学科群建设,在功能纤维、智能高分子、智能传感、可穿戴器件等领域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首席科学家Shirley Shen教授与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新时代科技和产业变革中,如何有效推动智能技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材料的深度融合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希望通过学界、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共同交流,突破智能可穿戴材料上游制约,加速推动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同济大学杜建忠教授则介绍了智能生物医用高分子囊泡材料的构建技术,提出“以糖控糖”的血糖调控新概念,为解决糖尿病高血糖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东华大学张坤教授围绕物联网,提出将热电与纺织材料及制品相结合制备可穿戴热电织物的技术,研究热电纱线制备技术及织物结构对热电效率的影响规律。

  此外,东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王教授、武汉纺织大学王栋教授、东华大学闫建华教授、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院长王雷教授、上海海事大学范润华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李振宇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杜永教授、苏州大学方剑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陈志刚教授等,聚焦交互型可穿戴智能材料与器件、柔性有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负介材料-超材料与常规材料的融合、水凝胶基柔性器件、柔性热电器件、纤维材料的压电和摩擦电能转换、柔性热电材料及可应用材料的装置等研究热点带来了“智能化材料”成果,助推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的交互合作。

  论坛对焦智能可穿戴技术难题,围绕着医疗保健卫生、纤维织物、柔性器件等领域作了深入探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陈俊教授介绍了面向个性化医疗保健的智能纺织品,该团队设计的新型纺织品用于生物医学监测和个性化诊断、治疗以及发电,可作为未来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能源解决方案。

  武汉纺织大学王栋教授介绍了纤维基柔性电子器件与全织物智能可穿戴平台,提出了轻纺与针织一体化集成技术,研制的全织物可穿戴系统成功应用于物理信号和运动检测,为新型可穿戴系统的设计及其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东华大学闫建华教授介绍了面向智能可穿戴电子的柔性氧化物陶瓷纤维,团队开发出新型纺丝工艺,将聚合物辅助成纤及高分子纳米纤维转变为陶瓷纳米纤维的动力学过程,研发出一系列柔性氧化物电子陶瓷纳米纤维新材料,解决了陶瓷纳米纤维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据介绍,智能可穿戴产品与肌肤直接接触,具备安全、透气和耐用等亲肤特性,同时具有可交互性、可移动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功能新材料、智能制造、纺织、设计等交叉融合领域持续性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其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深入开展芳香纳米材料与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机理,突破纳米香料香精和长效芳香纤维产品规模化的制备技术,促进我国纺织、皮革、造纸等传统轻纺产品的升级换代,该成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亿元。聚焦柔性LED灯丝发光均匀性差和散热慢等问题,将柔性灯丝由气氛灯扩展到照明功能,该技术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获授权专利45项,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此外,在医用防护服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智能可穿戴热电材料、压电材料等领域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有效支撑了我国智能可穿戴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