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家居的现状介绍与未来的发展分析
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行业现状“群雄逐鹿”、“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门都在进入这个行业,首先是百度,以前有个百度dulife,以及未来商店。但在今年,连网页也打不开了。腾讯呢,其实我们很深度的合作和接触,纯智能家居这一块其实他们也没想好怎么玩,一直在模式,后面会讲到他们正在做什么。至于阿里和京东基本上是卖货平台,先说京东,刚开始,他们把频道,放在了很首页的很显著的位置,但是最近一年来看,那个频道已经没有了,就是因为没有产生该有的价值,内部的权重越来越低了,所以我们这互联网巨头们,其实也是还在迷茫没有太多思路。这也是就是刚才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除了互联网们,很多手机硬件的巨头也都加进来,但基本上还是在帮忙观望, 搭配一些产品玩玩看,但华为现在是做平台。还有传统家电,都有在做智能家居。更多的与房地产有关的硬件公司,例如做安防监控的,楼宇对讲的,都有在加大马力进入这块。当然还有像我们这样的一些前赴后继的样创业公司,但这些创业公司大部分还在生死边缘,赚钱的不多,死掉的不少,但新冒出也很多,大概这个现状。
土豪的需求已经很久没有,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就是要有逼格品味的需求。就好像七匹狼和爱马仕的区别,买单不仅仅是这个东西的质量有多,而是一个品牌。 这块的市场,目前主要还是国外品牌为主,类似快思聪,Control4等品牌。价格非常昂贵,一套别墅成交单价单都是一般都是在50万以上。
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的的机会,实际这种电子类产品,随着我们国内产品的质量的逐渐稳定,品牌的逐渐上升,很快这块市场也会被我们国内公司慢慢侵入,就像当年的电视,品牌全都是进口的,先全部是国产的,因为性价比摆在那里,品牌也逐渐上升。
第二块的市场主要是地产商这块,现在很多智能家居的厂家也都有盯住这一块。尤其是那些是做传统对讲的,当然我们其实也很多地产商都接触过,目前地产商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主要是来自销售部门,极少是由工程部门提出。既然销售部提出的需要,那就尽量不太改变我现在有的电路状况,无线为主,也不能太贵了,主要为了满足销售卖点,这块市场也很乱,从几百到几万的报价都有。一些简单的无线套装,地产可以砍到几百元,也有人做。当然也有一些高端豪宅,100来平方的产品干到10几万,不过这个价格我觉得应该归类到土豪需求。
第三种,单品的爆发。那些爆发的单品都是恰好满足了人的某一个痛点。这两年的指纹锁非常火热, 很多人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它确实解决了人的一些刚需,例如有些人特别容易忘记带钥匙,结果去找锁匠的痛苦经历。还有比如说我夏天晚上出去散步,带个钥匙不方便,另外就是有些家庭有保姆,总有一些不是很愉快的时候,那到底要不要换锁,很多人会有些纠结,那指纹锁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指纹锁它反而不需要什么联网,只要指纹密码开门就可以了。而且这东西还线,但还是有很多人会消费。我接触了不少这方面的公司,我最大的感触是,要三四年前开始做指纹锁的,坚持到今年,要是赚到一两千万的,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另外外一个就是摄像头和智能插线板或者插座,也是因为解决了一些人的刚需才有了一些单品销量的增长,但因为小米这些互联网进来,极低的销售价格,弄得这个行业产品就赚个十块八块的辛苦钱,完全没什么意思。但其实销售还是可以的,其他一些我就不举例了。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目前只是将许多分散的设备串联到智能手机上,并不算真正的智能。从市场需求看,虽然调研机构给出的数据很美好,但实际,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不强,开始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智能家居只是“伪需求”,在我看来,只能说这是智能家居的初级阶段而已,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够手机遥控至少可以说明电器设备已经进入了物联网的阶段,更多更好的用户体验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协作。 其实也谈不上伪需求,手机遥控至少还是满足了一部分的需求,只是需求不够强烈,还不是刚需。 但现在很多公司(包括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把“智能”的概念吹得天花乱坠,甚至搞一些家庭服务机器人模型,产品还没有开始做,就3D效果做出来的视频描绘一个美好的想象去做宣传。这样容易让消费者期待很高,但体验很糟糕,从而影响消费者信心。
真正的智能家居产品应该是什么?我们既是智能家居的产品经理,同时我们也是用户,产品的体验者。因此我们也要经常切换角色,去想这个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我总结归纳如下几点
很多家庭的电器是刚需,比如家里的照明,每天都要用,很高频,而且需要持续很多年使用。但是我只能开关坏了,家里两天没有照明,那我会很恼火,所以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这点毋庸置疑;而且这些电器肯定要用很长时间,要是一年修个几次,你也会很恼火。
这一点不需多说,不美观的产品是很让用户买单的,况且现在一套智能产品都比普通产品贵很多。质量可靠和美观时尚一定是任何家居产品的必须条件。这也恰恰是我们传统电气生产商的优势,他们有很好的用户需求的收集及理解能力,有很好的工业设计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但传统电器厂商对技术更新慢,思维也相对比较僵化,尤其是组织架构也比较缺乏新的物联网及互联网的人才,但这些也恰恰是智能硬件创业团队的优点,但咱们这些创新团队花了很多精力在如何物联,用了很多技巧改善体验,在这二点无法改善也是白搭。这好比追女孩子,花了很多时间精力陪看电影,送玫瑰啥的,终于追到手,结果关键时候你了,就有点尴尬了。
这也是的对智能化系统一个更高一台阶的要求,也是业内经常提到到场景化操作。我们回家绝对不是掏手机出来把灯打开,我觉得是一定伪需求的,这不是方便快捷的操作。真正的方便快捷的操作,应该是在我进门,最触手可及的地方,快速把家里所有电器达到我最习惯最舒适的状态。 甚至不用我动手,我一到家,系统自动调整到我最舒适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场景和联动。
我还是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例如经过市场调查,家庭安防是智能家居系统里最受关注的。很多人也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各种报警器,等等, 但是要起到防盗的作用,必须要每次一出门按一下布防,可以是遥控器或者手机远程控制。我一回家,我还要撤防,否则报警器又要不断报警。 但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出门进门布防和撤防的生活习惯,于是要不报警很多是误报,当真正发生事故的时候,可能又忘记布防。最后很多家庭干脆也就完全不布防撤防了,就只要开启摄像头就好了。 安防有需求,但又不能改变生活习惯。怎么办?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还有有很好解决方案嘛。例如我们刚才说的指纹锁,你进门的时候指纹或者密码正常开门,指纹锁发出一个信号,系统把安防撤掉。我出门的时候家里对指纹锁进行反锁,它可以发一个信号来,通知系统布防。只有做到这一点,家庭安防会做到很舒服,我完全不用改变我的生活习惯,我正常的进,正常的出,但是有异常的时候系统才会报警。要做到这个功能,技术上并不复杂,主要还是一个产品思维的事情。
为什么微信现在这么多人用,而且极其有粘性 ,它的粘性就是满足人与人的沟通需求,这对智能家居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你的产品,装在家里的,要让人经常去用它,产品有粘性,就要发挥到家庭与外界的沟通功能,我把它分成三点:1. 家庭与成员沟通家庭跟服务的沟通,2. 家庭跟社区的沟通,3.家庭与服务的沟通。
那什么是家庭与成员的沟通呢,我先举个简单例子,我今天不回去吃饭,我通常发个微信给我太太告知,这是人跟人的沟通,但可能今天我太太也不回家,我还得打电话给家中的老人或者小孩,其实这个告知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 针对这一点,我们与可视对讲系统做了一个整合,在对讲室内增加了一个互联网的功能,这时候,我就可以留言或者语音(类似微信功能,但不是针对某个人),甚至网络电话通知到这个室内机上,这时候家庭的任何成员只要一回家就看到这条信息,也完全取代留言本的功能,是不是这个粘性就逐渐提高了。 比如说我在外面出差,看到很美的风景,我拍个照片,发到一个朋友圈或者发给某一个人,这叫手机上人与人的沟通。但是我可以发到家里对讲室内机,家里老人看到了,会觉得你在外面出差挺好的不用担心,这就是我认为的人与家庭的沟通。
还有家庭跟服务,家庭跟社区。比如说,老人家在家,我要叫个车,如果有个设备,例如对讲室内,我点一下这个屏幕,叫车的需求马上发出去了,同时你家里的地址和门牌号全部自动发出去,系统对接到滴滴或优步,几分钟后,车停在你家楼下。其实这个功能技术上不会有太大难度,主要是整合。我们后面也会讲到关于智能家居生态的事,也是说明谁能整合这个事。
目前大的互联网公司看中的都是这块,以跟我们密切合作的腾讯和华为为例,腾讯现在有三个部门在干这个事,腾讯物联、互联网+,还有就是腾讯地产部门。我跟大家分享下,这页PPT是我今年8月份腾讯地产在北京举办的智慧社区的产品发布会,我们也有幸作为智能硬件的一个合作方过去做了一些产品展示,他们把从营销到最后的社区的服务到智能硬件的接入,以及手机客户端微信的介入做了一个很大的整合,他们的想法是其实是很大,同时也有很好的市场资源, 因为腾讯地产其实相当与一个地产门户频道,全国各地地产商都有线上营销的需求,因此也会跟腾讯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一旦这些产品成熟能够落地,加上他们品牌和渠道,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所以我就经常跟我们一些同行聊天,你想做这块吗,得想清楚。 尤其是大的公司,又想很大笔资金战略投入的,你更要好好慎重想一想你的竞争力在哪里?资金有没有他们多,互联网人才有没有他们多,你的执行力有会不会比他们更好,因为你也是大公司。当然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股票好看点造个概念,或者趁着现在地产需求还可以,先搞几票阶段性的,或者像我们小公司也是,趁着现在热点,做一做是没问题的,但要是大公司战略投入,就要思考清楚。
我这两三年创业阶段,既在关注研发,研究产品,也在跑市场,也在跟一些客户沟通,这些观点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总结出来的个人观点。
前面我一直讲到用户体验,其实很多涉及设备间的联动。关于互联互动我觉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APP把所有设备都搞定”! 那怎样去互联互通呢,一些投资机构会说这个行业很乱,没有通用标准,很纠结什么时候能把标准统一呢。
我的看法是硬件通讯的标准永远难以统一,这块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这件事情提了很多年, 也没有谁能够把标准统一,未来也不太可能,任何标志的统一都是巨大的利益在圈地,谁去是标准的主导,谁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地位,无论是ZigBee、Z-Wave、WIFI、蓝牙。有线的也还有很多,KNX, Modbus,Cbus,Can-Bus等等,太多了,怎么统啊。即使抛开利益这一块,众多的设备类型及报文数据也难以统一。
还是简单说些这个通讯过程,正常通讯过程分为这个物理层、传输层、业务层、应用层,其实标准的OSI模型这7层。 互联互通就必须把这7层协议全部定义完整。这样说有点枯燥,我想到了一个简单比喻,好比我跟另外两个朋友在打牌,正好来了”一个水鱼”土豪,大家出老千赚他点钱,要相互喂一些牌,喂牌的过程需要相互知道需要什么牌,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通讯过程。这个通讯过程有人用手暗示,有人用脚做暗示,也有人摸头等等,各有各的套路。这时候手、脚、头等等可以理解为物理层和链路层。 但光看到这手脚动(物理层)也是没有用的,我还需要知道手、脚怎么动,代表几条或者几筒等等,这个怎么动的规则就是应用层了。而且这个应用层是多样化,因为麻将和打扑克的内容不一样,各地游戏规则不一样,四川麻将跟广东麻将不一样等等,因此所有把应用层全部定好统一标准是很复杂,而且还随时可能有新的游戏规则。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智能家居常见的一些协议。 ZigBee和Z-Wave就是想定一个统一的应用层统一的标准。想法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很难, 毕竟家用设备类型太多,不同厂家还有不同参数类型。 即使想要做统一标准,通讯的协议栈也很庞大,大家于是都按照自己套路搞,这也是很多国内产品,都号称是zigbee标准,仍然无法互通的一个原因,除一些简单的传感器和开关容易互通之外。
现在市场还有把Zigbee与Wifi等协议相比谁更有优势,其实也是不科学的。Wifi只是定义到链接层,没有定义到应用层。你看看那么Wifi设备能够互联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Wifi设备互联基本上是靠云端来实现的。恰恰相反苹果的Homekit只定义到应用层,硬件通讯你们爱咋搞咋搞,蓝牙wifi,zigbee都行。我觉得这才是趋势。
因此我一直强调硬件协议应该是“百花齐放”,没有必要非得追求硬件通讯标准统一,那是不是跟我们刚刚“设备互联互通”的观点有矛盾?没有矛盾!
互联互通核心环节主要在两块,第一:硬件的通讯标准。第二块:云端连接的标准。既然硬件的标准是很难完成,好像我今天打麻将,明天可能要斗地主,应用层出不穷。那我们可以通过云端标准接口来互通。相当于打牌通过第三人发个指令,我就不需要向每一个人来去核对规则。
当然在家庭网络设备,有些实时性要求高的设备,还是可以通过各自独立协议去内部互通。但整个大环境的设备通过云端来互通,比较容易落地。而且在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态链中,能够成为大平台的也不会有太多,几个大平台的数据互通相对容易沟通。关于这个智能家居生态链后面我也还会提到。
讲讲我对智能家居行业的期望,也是展望吧,大家回顾一下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过程,回顾一下电视,从CRT电视到LCD电视,再到智能可以联网的电视。
是不是所有的手机,电视都已经都是智能的,想买到以前的也不容易,尽管有人说以前的就够用了。 这就是我的一个展望“无家居设备不智能”
产品升级,价格不变! 这就是典型产品升级的特点,想买不联网的都没有卖了,就好像你现在很难买到普通的功能手机一样。另外就是“机械设备电子化,电子设备物联化”。 好像未来指纹锁可能会大面积替换传统机械锁。
生态化就是做好硬件设备好好发挥优势做好硬件的质量和工业设计。做平台的专心把云端连接。有设备连接了,还要有做智能算法,其实做平台的也做不了算法,尽管都是软件,比如摄像头的视频分析算法,语音识别技术等等都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一会随着传感器的物联化之后,会产生很多出数据到云端,根据些传感器的数据加上智能算法也可以产生很多应用。每个链条各司其职,做这个事情,没有哪个公司可以去一统江湖,如果既要做自己的硬件通讯标准,又要把平台全部做好,其实是很难的。
关于这个云端互联的概念,我认为华为openlife做的比较好, 他们提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实体设备驱动”,所有的设备连接到他们平台,只是一个驱动,不管你硬件用什么通讯方式,在他们的路由器加上驱动能接通就可以。接通了也只是代表这个平台能够连接好你的设备, 后面还可以开发应用程序,做这个应用程序的可以纯软件公司完成,不需要考虑谁家的硬件。只要设备列表里有驱动就可以。
趋势 /
和消费的升级,人们对更加高效而舒适的生活是愈发向往了。消费者市场的迅猛增长引得各家“大牌”都纷纷做起了自家
Smart Home Market Forecast)研究报告。一、2018-2022年全球
的特点:稳定性好、布线简单、安装调试简单、成本较低、维护方便,适合于家庭及小面积的公共场所。
建筑是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管理枢纽和基本载体,是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主要的采样基站、传输网络管理枢纽和综合处理基础平台。随着科学技术
前景一片广阔。目前,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群,约有1亿个家庭,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人群将突破5亿。根据《国务院
情境,势必面对更加多样化且少量的产品与服务型态。也因此,对于透入的业者来说,应该先有创新、还是先找市场,将会是在策略取舍上的挑战。国际领导厂商大多采取
市场将从400亿美元增长至580亿美元,这与***LivingLab生活实验统计的市场规模相差无几。
市场将从400亿美元增长至580亿美元,这与***LivingLab生活实验统计的市场规模相差无几。
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中间品和下游终端产品三大环节。下游终端产品包括家电、照明、安防和小型
智慧家庭的应用案例也越来越多,大到别墅小到单身公寓,只要是有需求就有满足。 一些数据显示,到明年,也就
实现翻番随着十九大召开,“砥砺奋进的五年”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五年的变化很多,其中“物联网”的百度指数就从2013年的2441增长到了2017年的4935,实现
的概念超级火爆。然而毕竟是欠缺成熟的平台、标准协议,目前此类产品依然没能成熟。没有成熟的公司,有的只是众多各自为营的
` 前不久,2016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展会展示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相关
与应用视频主讲:易老师,华清远见金牌讲师。视频简介:主讲:易老师,华清远见金牌讲师。课程内容:1
系统在家庭内部网络中普遍采用有线方式进行布线,具有扩展性差、布线繁锁、费用高的缺点。在家庭网关中具有对PC机过分依赖的不足。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
,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是市场方面一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国内从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