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纪录片能否浴火重生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直播、视频博客、网红带货等等基于媒介特质的表现形式加速了传播生态的变革,而在这全面、多元的信息推送之中,曾经起起落落的纪录片又强势回归,尤其在这次武汉疫情报道中,纪录片的表现可圈可点。无论是中国国际电视台时长33分钟的《武汉战疫记》,还是新华社统筹60多位勇闯一线分钟的《英雄之城》,以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天目新闻客户端和红旗出版社联合出品的时长35分钟的《直击隔离病房王叔在武汉:与抗疫战士同行》,抑或是央视携手B站制作的9分钟短纪录片《在武汉》、梨视频时长17分钟的《归期:实录一家四代16个武汉人在异乡的33天》微纪录片,都以全面、细腻的叙事方式在这次抗疫报道中引人瞩目,让读者和受众真切地感受到现场传递的线
以短视频、视频博客等为主体的传播生态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对新闻、信息和生活内容的接受方式。随着人工智能、5G传输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这种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地和专业生产内容(PGC)紧密结合,架构起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GUC)的桥梁,演绎为纪录片内容生产制作的一种新的模式,也让传播生态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这次应对疫情的报道中,纪录片导演秦晓宇以网络征集的方式,邀请天南海北的普通人为主创者,通过拍摄2月9日这一天他们的真实生活片段,来记载疫情下吾国吾民的悲欢离合,并最终剪辑形成《余生一日》,以此构成一篇中国人的影像日记。该纪录片征集到3000多份拍摄素材,有近5000人参与创作。这些素材中既有普通百姓的居家生活,也有城市的景观空镜,还有直接展示抗击疫情前线的画面,比如飞机夜间降落紧急调运物资、各地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武汉方舱医院实拍等等。《余生一日》目前已在优酷免费播出。
事发突然,很多纪录几乎都是仓促决定的,来不及精心策划。武汉一名影视工作者,从1月23日开始,坚持拍摄《武汉日记2020》,向公众展示武汉人的生活。在他的镜头下,昔日热闹的城市笼罩在一片寂静中,但城里的人们努力生活,与病毒做斗争。纪录片里有艰难困苦,更有温暖感动。这一幕幕令人难忘:70多岁的老汉用手推车接老伴离开医院回家;爱心店主免费为医院送早餐;在武汉待了7年的外国志愿者说:“我乐意这么做,因为我住在这里。”或许这些作品略显粗糙,但纪录片所呈现的真实与真挚足以让人感佩。当一位医生讲“说不害怕是假的”,我们明白医生也是你我一样的肉体凡胎,但他或她还是走进病房救治患者;当一位患者说“我一定要活着出去”,我们看见了顽强的生命之光……正是有赖于记录者的亲力亲为,才使读者和用户在疫情防控的危急关头“目击者道存”,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进入到“身不能至,心至也”的视觉体验场景。[1]
在这次抗疫报道中,梨视频制作了数十部微纪录片,客观冷静的视角,充满人文情怀的纪实,为全国战“疫”留下宝贵影像资料。点击率和转发率都不俗的《90而立》由10个抗疫前线后”故事组成合集,记录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年轻人面对重负时的担当,用行动说明“17年前的非典,全世界守护‘90后’,2020年的今天,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除夕夜的中国急诊室》横跨多个地域,同时记录除夕夜13家医院灯火通明的急症室,数千医护冒着感染风险,筛查诊断就医病例;《百年汉口站的封城30天》记录自1月23日起,武汉封城,百年火车站——汉口站关闭进站通道。曾经人潮涌动的车站变得空旷安静,但这里仍是医护人员、防疫物资进入武汉的重要城市通道。梨视频记录了30天里,在安静的车站各岗位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时长17分钟的《归期:实录一家四代16个武汉人在异乡的33天》微纪录片,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讲述了武汉人张燕妮和家人滞留湖南,归期一延再延的心路历程。好友去世的噩耗、经济压力、复工的焦虑、回汉繁琐的手续……这些让他们一次次陷入低谷,最终他们决定:再难,也要回家。17分钟的时长,刷新了梨视频过往同类产品的时长纪录。[2]
移动而又碎片化的阅读场景、短平快的信息获取,使得短视频、视频博客、VR全景已经超越传统媒体以文字、图片、影像为主的信息发布方式,成为传统媒体和商业平台客户端赢得受众和获取流量的标配,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胎孕育成一种崭新的、垂直的、独立的新媒体样式。同时得益于受众喜欢尝试新的更好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需求,有趣有味、有内容、有情节的微纪录片,着力宏大叙事、细节描叙和人文、法治以及科学精神思考的纪录片,也在弹幕、互动、评论、留言和分享等这些新的传播生态样式中赢得媒体、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
2月26日,国内第一部深度呈现武汉“战疫”的系列纪录片《在武汉》在B站上线分高分。“民胞物与,念兹在兹”。《在武汉》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央视新闻、bilibili网站与FIGURE联合出品的8集抗击疫情纪录片,通过讲述非常时期武汉各类人群的生活和故事,展现各岗位工作人员以及病患、医护工作者在这场疫情中的爱与痛、得与失、怅惘与期望,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故事带给观众温暖和力量。[3]
与此同时,截至3月9日,由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的时长33分钟的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视频观看量已经突破2000万,其中,海外观看量高达500万。这部纪录片成了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真实情况的一扇窗。这部新闻纪录片通过对过去一个多月重要时间节点的梳理,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实记录了武汉的“抗疫”过程,为海外观众展示了他们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汉。该片总导演葛云飞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英语频道记者,2月4日,他作为台里第4批增援记者,从广州自驾抵达武汉。《武汉战疫纪》制作完成后,2月28日率先在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频道播出,同时通过平台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全网推送。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Channel4电视台、法国TV5 MONDE电视台、意大利TGCOM24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日本朝日电视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都对《武汉战疫纪》进行了转播。[4]
3月26日正式上线分钟的首部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是新华社倾力打造的,60多位记者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两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凡人英雄的温情大义。还有《冬去春归》《第一线》《一路向鄂云纪实》《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武汉!武汉!》等,都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全民抗击疫情的故事。[5]
自纪录片这一视觉形式产生以来,似乎一直是电影业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强项和专利。尤其在“一带一路”报道中,除了不少精彩纷呈的短视频和以西汉中华文化元素制作的一些喜闻乐见的动画短片之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当属央视联合有关方面倾力打造的十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每集50分钟,从“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多个层面诠释了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这部大型纪录片在腾讯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并引发用户热烈互动,收获数百万条弹幕,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各大报业集团投入重金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日臻完善,创作摄制时长较长的纪录片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和具备,关键是如何利用自身的内容生产优势,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纪录片生产、制作和传播的新路子。在这方面,国内外各大报业集团已有初步涉猎。国外有纽约时报倾力打造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纪录片《雪崩》。国内的尝试虽然没有这么影响深远,但扬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拍摄的纪录片《扬州非遗》在弘扬乡土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上迈出了踏实的一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浙江浙法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拥有大量的先进设备——8K摄像机、蔡司CP镜头组、大疆斯坦尼康、大疆悟2航拍器、苹果工作站、强氧调色台等摄制器材。自2019年6月25日成立至今,已制作微电影60余部,日前拍摄的人物纪录片《圆梦——“新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徐永辉》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
2019年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申遗成功,持续跟踪采访了8年之久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晚报记者马黎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并把她多年的观察和记录,写进了浙江省文物局牵头、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良渚文明系列丛书”之中,这本约10万字的专著名为《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马黎还于2019年年初,应约担任浙江广电集团三集纪录片《良渚》的主要撰稿人,用纪录片式的语言,可视化的描述,向普通人展现良渚王国五千年的文明盛景。良渚申遗成功当晚,纪录片在浙江卫视播出,获得了一致好评。
自2018年8月6日起,钱江晚报和淳安县委县政府联合推出“新安何处”大型文化系列报道。“新安何处”大型文化系列报道自首篇《新安何处》发轫至11月5日末篇《水运繁华》收官,累计刊发了36篇状物叙事、文采斐然的佳作,其后钱江晚报相继推出的《浙东唐诗之路·人文纪行》《遇见吴越国》《遇见青山湖》和《江南文化》等对浙江尤其是杭州产生深刻影响的“吴越文化”大型系列文化报道,无疑是主流媒体对区域文化深层报道和宏大叙事的一种当代解读和探寻。这些报道,只要稍加演绎和概括,就会给纪录片的制作打下坚实的传播基础。
[3] 金马映像:B站最新9.9分纪录片《在武汉》:疫情下武汉的线] 人民网-人民日报:纪录片立足抗疫第一现场,讲述真实故事传递力量希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