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数字经济助力共享出行升级创新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加快复苏。在这个过程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多个场合被提及,近期举行的中央局会议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推手,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在内的“新基建”备受关注。互联网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技术,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这些技术未来会给智慧出行带来哪些变革?8月6日-8月12日,在2020新京报贝壳财经峰会暨贝壳财经上线活动之“贝壳夜线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数字经济时代新出行”。
交通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包括打造新型交通信息网、新型交通能源网、新型城际交通网、新型服务设施网、新型交通工程包。随着新基建中有关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共享出行模式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将更扎实、更雄厚。相信共享出行的发展,将继续得到交通部门的鼓励和规范。
目前,发展共享交通,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服务系统,实现出行即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还有不足,还有痛点。技术手段上,还不能形成“一个APP、一个二维码、一次支付”;监管体制上,新业态、新模式跨界发展,带来了部门间监管边界和监管权责的变化,但还没有破除原有的部门间藩篱;规范管理上,市场经营、乘客安全、信息保护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未来出行场景,可以归纳为基本场景、高级场景。基本场景:概括为“一个APP、一个二维码、一次支付”,这可能是基本的出行服务需求场景。未来出行的高级场景,是自动化。随着新基建中5G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推广,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产业方面,还是对出行服务领域,都带来了新的机遇,自动化发展趋势。
出行行业未来四大趋势,分别是自动化,如无人驾驶技术;电动化,非化石燃料车辆迅猛发展;共享化,网约车、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多样化,各种各样的出行方式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疫情对大家的出行行为有不少的改变。从全球来看,小汽车是最先恢复活跃的出行方式,很多城市拥堵指数比2019年同期更高了,这意味着要想办法引入智能化手段,提升道路出行效率。北上广深公交系统的客流到7月份恢复到80%左右,如何帮助公共交通系统重新建立起用户的信任,也是近期我们重点讨论的。疫情之后,共享单车市场成长非常快,值得我们更多思考、投入更多资源。
近期包括我刚才提到的,支付宝、微信更关注出行服务,交通运输部在最新的交通强国里面专门把出行即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未来比较新的领域,现在很多业内领域都关注。
出行即服务的根本是大家的出行链,你可能骑个自行车到地铁站换地铁,地铁到站后再打个网约车,所以出行即服务是特别火热的,特别疫情之后大家都在讨论,这既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出行组织方式。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觉得也许会出现非常大的变革性业态或者是公司。
随着新基建快速推进,包括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出行产业肯定会进入高阶成长的新时代。这些年华夏银行一方面着力构建非接触金融服务,把业务向线上迁移,减少大家不必要的出行。另一方面,华夏银行从金融角度赋能智能出行生态,在提供传统服务之外,也把金融服务纳入企业整个生产运行链条、消费者生活方方面面。比如手机银行APP围绕出行提供车险、年检、代驾、预约出行等一系列生态化服务。
金融服务对消费者生活习惯等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包括银行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创设出丰富的产品,促进个体和家庭财富增长,也提振了百姓生活消费的信心;支付方式的改变,尤其移动支付的推广和普及,已成为日常支付的主流方式;消费信贷的发展,补充了居民用于当期消费的额度,刺激了消费需求,也激励了居民提高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消费趋势会保留或强化:一是家庭场景需求被释放,二是“一小时生活圈”,三是万物皆可在线逛。
针对新的业态,数据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资产、生产力要素,基于沉淀下来的数字,通过金融技术的变革,希望把它变为一种数字资产,产生数字信用,有数字担保,进而可以数字化授信融资,这是对银行风控和授信融资服务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网约车,我们叫它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确是互联网手段帮助传统产业提升效率的(例子),这里既有技术赋能层面,也有商业模式转变的层面。但是互联网是个提升手段,并没有替代服务,是实体服务本身。我们说运输服务、车辆载体、驾驶员本身都是实体,还要基于这些元素考虑如何将这种产业进行互联网的赋能。
当车越来越智能化,出行企业经营的不是单纯的运输平台,而是一个移动的生活平台服务,在路上创造价值,这里有更多的增值点。出行平台应该尽可能尝试更多场景合作、场景连通,因为所有出行都是有目的地导向的,出行的目标可能是工作、消费、娱乐、旅行等,如何与目的地消费关联起来,可以为出行服务商找到提升增值的空间。
当社会供给足够充分时,总体成本是下降的,出行整体成本也会下降,行业越来越充分竞争,以前网约车和出租车间竞争,网约车平台间竞争,现在是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间竞争,这种竞争提升也会倒逼着所有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提升产品多元化,每一个出行企业或者运营商如何找到一个对应的精准领域去深耕,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个时候,如果要做大而全的出行平台,可能压力会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