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互联网公司 TOP300
“新”这个字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并不陌生,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从来都离不开新的尝试、新的领域、新的思维。新互联网公司总在不知不觉间成长壮大,一鸣惊人。而在不同的阶段,“新”又有不同的样貌,在互联网的上半场,“新”是不断出现的新产品、新领域,而到了下半场,“新”则更加体现在新的融合、新的模式。怎样理解“新”,一直是经营者和观察家们共同探索的问题。
如果从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中国进入互联网已经27年了,中国互联网在这27年中实现了超高速发展,无数优秀的创业者投身中国互联网事业,创造了一个个互联网奇迹。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同一年,马云、张瑛、何一兵等人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6年张朝阳创建了搜狐的前身爱特信;1997年丁磊创立了网易;1998年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等人创办了腾讯;1999年马云及其团队创办了阿里巴巴,同年李彦宏回国创立了百度;2000年三大门户相继上市;2001年盛大《传奇》;2002年邹胜龙与程浩创立迅雷;2004年,京东开展电子商务业务;2005年赶集网上线年比特币面世……
从上面这一连串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自诞生起就伴随着高速的发展势头,每一个年头都有奠定行业格局的企业和产品诞生,整个行业看似有无线空间等待创业者们去开拓。然而,这样的竞争格局显然不可能永远持续,渐渐地,中国互联网形成了以BAT为代表的庞大互联网集团,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胜以往,像90年代那样相对宽松的创业格局一去不返了。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们看到的是快的与滴滴,美团与饿了么之间的烧钱大战,是贾跃亭的千亿“生态化反”,是拼多多的大规模下沉,是抖音的短平快。今天的互联网企业从创立到生存发展,都需要拼尽全力,速度与规模一个都不能少。高速的竞争带来的是高效的创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互联网服务的迭代已经多次出现,消费者体验到的易用性大大增加。
总的来说,竞争更激烈了,留给后来者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这并不是坏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不可能永远追求用户和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理念和产品服务生活与生产的能力,尽管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数量巨大,但真正的原创性理念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无论是社交还是移动支付,最早的诞生地都不在中国互联网,所以,中国互联网的未来需要原创性理念的孕育和落地。
原创理念的关键在生产环节,在互联网产品的生产中,需要高效的沟通和解决方法,在激烈的竞争中,C端已经是一片红海,相反,B端反倒还有不少空间,这是因为在中国巨大的消费者群体面前,抢占用户在前些年的互联网发展中尤为重要,而B端问题往往可以慢慢解决。但今天的情况已然不同。
近年来,中国科技已经走到了由规模向质量转变的阶段,互联网也不例外,相对于C端的种种模式、概念、营销,互联网的质量变革更需要B端产品的深入创新。在新互联网变革中,B端的重要性需要被强调。只有B端服务更加专业全面,C端才能孕育出更加推陈出新的产品。当然当前也出现了介于B端和C端之间的产品,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得工作和生活,企业和个人的界限某种程度上变得模糊了。
由此,SaaS、大数据服务、AI、咨询都不断打破B端与C端的界限,同时也间接促进了数字游民的产生。在当下的互联网产业格局中,大部分板块都已经从增量转变为存量,对于市场和产业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已不再是增加用户。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数量和渗透率的不断增加意味着用户数量的增长潜力不断变小,而如何引导用户使用产品成为新的挑战。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头部公司不断蚕食市场的当前,新互联网公司只能专注于用户需求。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一体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整体的行业协调性仍有进步空间,从披露的各大公司管理流程来看,不同的公司都面临一些发展效能问题,这就需要B端发挥作用,目前中国的职业环境仍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沟通氛围,同行业交流仍很大程度依赖私人关系,人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程度仍然不够。
尽管互联网是一个相较其他行业更加高速推陈出新的行业,但其仍然不可能偏离“人”的本质,即社会性,而新互联网公司也必然需要在社会性上不断挖掘,不断开辟新的方向。
从2020年来看,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在线教育都有显著的增长,支持网络产业的基础设施也更上一层楼,网间宽带已经达到14.3Tbps,移动电线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3682万个。
更宏观来看,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1.55亿,即时通讯月活跃用户达到10.69亿,综合电商、在线视频、短视频和地图导航月活跃用户数量也达到了8亿。而BAT已经占据我国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市场,三大巨头在移动大盘中的渗透率均达到了90%以上,头条系和快手系的渗透率也达到了66.7%和44.7%。
应该说,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四大领域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今天的互联网产业格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让网络应用的场景不断扩大、便捷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上升速度最快的互联网独角兽不再是互联网发展初始10年的那些以门户网站或搜索殷勤起家后迅速建立覆盖各个板块综合产品的公司,而是在现有的服务之外建立新增长点的公司。已然成功的典型无疑是字节跳动和拼多多,一个在已有的信息生产和消费模式之外彻底改变了信息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另一个则在传统的城市网购消费之外重新建立了下沉的巨大市场。
而后来者也多少在探索新的发展空间,线上+线下的融合、物联网都是近年来的热点,其本质恰恰在于互联网的用户在我国已经深度渗透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同地域、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都已经深深融入了互联网生活,所以融合才是未来的主要任务,不管是微医这样的网络+医疗,还是小红书这样的网络+美妆,乃至WeWork这样的网络+共享办公,都在不停地寻找将网络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的路径。
所以当下的互联网竞争呈现的是“不对称竞争”,新互联网公司只能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出其不意的地方生长壮大。这不仅需要新互联网公司的行动力,还需要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想象力。所以不妨说新互联网的新就在于一种整体性的互联网产业想象力。
当前是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期,但也是机遇期,新互联网公司在今天遭遇的挑战和压力不同以往,今天的新互联网公司需要协调处理多方面的问题,但这就是互联网在当前阶段的发展现状,互联网创新天然拥有着一种理想主义,回顾所有在互联网领域取得成功的公司,无不是怀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慢慢发展壮大,理想是创新的发动机,在2021,我们希望看到怀有理想的公司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